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本文定量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资源总量变化的关系,并探讨城市化进程对耕地保护造成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城市化对耕地保护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明显加快,但目前城市化水平仍较低。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制度不完善、就业弹性降低等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增长,切实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各种权益,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运输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经济问题,本文对城市化衡量标准及城市化与交通运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城市化的现状对运输经济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旧城改造、新兴城区、撤村建居、撤市改区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出现了各类地名管理问题,亟需规范.以杭州城市为例,以下方法不失为城市化进程中城区地名管理方面可以着手进行的几个措施1、保护历史地名;2、控制商业地名;3、强化法律制约;4、协商解决问题;5、坚持实事求是;6、做好地名规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城市化进程,分析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提出了村镇建设是我国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展望了村镇建设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加速阶段,预计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但城市化水平区域性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以接近城市化为主,西部地区以待城市化为主.本文基于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的现状,通过对山东省17地级市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分析,探究城市化水平区域性差异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新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以往的新城建设往往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的指导原则,生态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新城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指导我国未来的新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初步城市化阶段是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就美国城市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初步城市化阶段(1790-1870年)的进程及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初步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逾越也不可忽视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论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广阔以及中国城市群的形成。城市化对投资的巨大需求,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五化”背景下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人口迁徙与流动的日益加快,给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城市民族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与社会和谐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发达城市对口帮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力度,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保障城市各民族群众的基本权益,并在注重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加快城市民族工作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1.
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从价值观的维度透视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现象,首先从逆城市化的内涵着手,再分析人口逆城市化流动的价值观内因,最后用价值观诠释: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互动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世界各国实现城市化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和物质载体,而城市化又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国要实现城市化的历史重任,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多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自变量来研究相应的城市化水平,而以城市化水平为自变量反向研究他们的关系则不多,这种研究具有更积极的实际意义,模型也更为简单。从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两个方面,用统计数据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单位人口城市化率增量对应的人均产值增量在350~1 600元/人之间,且新世纪以来逐年提高,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单位空间城市化率增量对应的地均产值增量在2.7~12.5万元/KM2之间,新世纪以来先降后升,存在波动,2003年后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丁磊  轩敏收  田金磊  张贺 《河南科学》2012,30(2):244-248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我国四大区域的城镇化差异以及城镇化的省际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及进程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及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中西部的城镇化水平较低.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构建起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多级网络式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工业发展是城市化的起因,也是城市化率在较低水平阶段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城市化率达到较高水平时,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便转换成服务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走完了这一历程,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一转换的节点。中国城市化率进一步的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主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6.
加快西部旅游区城市化进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城市因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客源地、目的地和依托基地而成为区域旅游系统的核心。通过充分调研分析,认为加快西部旅游区城市化进程,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旅游开发。提出了必须从调整城市发展方针、适度加快大城市建设、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调整城市发展人口政策、加强城市形象建设以及加强东西部城市合作等方面着眼,加快西部地区、尤其是旅游区城市化进程,以此为先导,推进西部旅游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立足新型城镇化的"人本"视角,从人口、消费、教育、就业等八大方面,构建了包含26个基本指标的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测评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年人口城镇化质量做出实证测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差异较大,且呈现明显的区域聚类特点;各省份均有不同的发展特色;教育经济和产业医疗是决定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先决因素,人居环境与人口潜力是衡量各省份后期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因此,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应当把教育、经济与就业因素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同时不能忽视人居环境与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8.
广西城镇化滞后的负面影响给广西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广西需要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 ,建立完善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制度 ,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 ,用好用足西部政策 ,构建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元城镇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但现有的描述二元经济以及城市化模型中极少考虑诸如土地制度等中国特有的制度及现象。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影响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商品化程度和城乡之间的交易效率差距对加速城市化进程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或者简化税收程序等财政手段来促进城市化的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应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做出努力,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应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