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的区分,是对叙事学理论的一大发展。但是叙述视角和叙述眼光的混用又引发的新的理论混乱。本文从分析申丹对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的混用出发,来对这两者的区别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凝中篇小说《麦秸垛》的文本细读 ,着重分析了文本中对比式人物设置以及叙述声音传达出的道德评判倾向 ,由此得出 :铁凝在创作中存在着隐在的传统情结 ,不自觉地发出男性价值中心的叙述声音。  相似文献   

3.
康拉德在经典长篇小说《诺斯托罗莫》中运用复杂多变的叙述声音,给小说带来了丰富的美学效果和文学价值.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为主体的叙述声音构建并支撑了小说弘大的历史政治主题,灵活地调整了小说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产生了反讽的艺术效果,而其它角色叙述则从多角度呈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展现了康拉德对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4.
爱丽丝·门罗作为最负盛名的加拿大女作家之一,以短篇小说的创作享誉文坛。其短篇小说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讲述了九个不同的故事,展现了人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多重情感问题。其冷峻的语言风格,将原本感性的情感问题,抽丝剥茧的逼近人生真相。而其最后一篇《熊从山那边来》与前八篇有着显然不同的叙述者和叙述声音的建构。因此本文选取其小说集中的《熊从山那边来》作为探究对象,以叙事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基础,分析其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5.
阎连科小说独特的叙述风格主要来源于它对叙事节奏的控制和声音模式的应用,前者主要表现为对减缓的使用,这使得小说具有了特别的激发效果,从而导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心理效应和阅读体验。后者主要表现为小说对苏珊·S·兰瑟所区分的作者的、个人的、集体的等三种声音模式的应用,在小说中作者经常结合具体情节内容并根据自己需要表达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灵活采用特定的叙述声音模式,这不仅仅是一种叙述视角的转移,它更是一种关于叙事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凯瑟琳·安·波特的《愚人船》中没有愤世嫉俗的语言,却让人在平淡的语言中领略到"愚人满船而行"的状态和人类深陷困境的忧虑。本文从叙述话语、叙述视角以及叙述声音三方面来阐述《愚人船》中所揭示的人类不可避免的困惑和人与人对立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先天性盲人或是在年纪很小时就失明的人,他们脑部的视觉区域能够发生某些微妙的“重组”,并因此而具有超常的辨别声音的能力。这一发现也为科学家争论已久的问题“盲人是否具有非凡的声音定位能力”提供了最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花腔》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究中,贯穿了对革命与个人、爱与死、历史与声音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革命、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复杂而歧义的一面,显现了“历史的叙述不是为了接近对象,而是为了叙述本身”的历史诗学。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写法,在叙述人的设置上,将单一的、集体化的小说叙述人,发展成为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个性化的、立体化的系统,其独具匠心的叙述人设置艺术,可概括为四点:“说书人”、“曹雪芹”、“石头”之间的相互置换、交叉叠合与各有侧重;“二度叙述人”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指涉和相互渲染;“石头自叙”向说书人和“人物视角”浓淡相宜的转换;叙述人在叙述时又不断被叙述,构成最可靠和最不可靠叙述的双重声音。当《红楼梦》叙述的主旋律响起的时候,不同和声构成的多声部、立体声的乐章,使小说摇曳多姿,意味盎然。  相似文献   

10.
玉如枫树代表着加拿大,金合欢树也可以代表非洲。非洲大草原上到处都是浑身长刺的金合欢树,它的刺很特别,就好像一根针长在一个圆球球上。圆球球里面是空的,风吹过时,圆球球会发出吹哨子一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探讨《人寰》的叙事策略人手,通过对具体文本中的时序、视角的分析,发现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内在一致性,分析严歌苓小说异于传统的先锋叙述特色;探究特异的视角,具体阐述作者、人物、叙述者的语态关系,发掘严歌苓创作中时常存在着的经历者和叙述者的双重声音。从以上角度对《人寰》的叙事结构做出整体性认知,并对严歌苓小说的叙述特色及其带来的文本张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单纯的图像具有信息集成的特征,使单纯的视像陈述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因而电影有必要在视觉化的叙事中加入言语因素,而将言语录制为声音,与视像同步,二者以往全相伴的方式进行两种叙述则使电影实现了讲述复杂故事的可能。电影中声音可分为同声、画内音、画外音三种,而声音叙事在整个电影叙事的功能主要有命名、链接镜头与场景、讲述视像之外的行动与事件。声音叙事的出现与发展有力弥补了单纯的视像叙事所具有的缺陷,同时,声音化的叙事又常常超越视觉画面的讲述,它大大增加了电影叙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从人物话语、情境设置、叙述人声音的介入三个方面对张爱玲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反讽手法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张爱玲多重视境下的人性关照。  相似文献   

14.
老舍小说的表达方式属于讲述型,叙述者的叙述声音比较清晰,读老舍的小说常有听评书的感觉。老舍小说叙述声音清晰的重要标志是较强的阐释性和多用议论比喻。较强的阐释性包括叙述者对小说故事高屋建瓴的通盘把握、频繁使用表达叙述者的意图的小括号、在故事外叙事时“我”、“我们”字样的反复出现、叙述者对于小说人物的代言人性质诸方面。议论与比喻是显露叙述者公开身分和表达叙述者主观感受的重要艺术手段。老舍小说叙述者多用议论和比喻,在议论和比喻中表现自己的见解,引导接受者的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5.
郑兰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71-1376
《墙上的斑点》作为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而倍受关注。作为女性主义思想家的伍尔夫,致力于用写作来争取女性话语权。《墙上的斑点》通过对叙述视角、关键词及幻象进行精心修辞设计,成功传达了女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王蕊 《科技信息》2007,(26):163
作为《简爱》的前篇,《藻海无边》"回写"了罗彻斯特的前妻,疯女人安托瓦内特/伯莎的故事。简.里斯采用了双重乃至多重声音交替叙述的策略,赋予了女主人公话语权,颠覆了欧洲中心话语营造的英殖民帝国权威。  相似文献   

17.
林白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以回忆作为叙述方式,通过自我言说敞开被男性话语遮蔽与扭曲的女性经验,从而建构具有权威意义的女性声音。此外,意象化与感官化的诗化语言也是文本彰显,女性感觉的一个重要形式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中以孔雀为起兴,叙述了主人公刘兰芝被逐出夫家,最终投水自尽的悲剧命运。《潜水鸟》中以潜水鸟为象征,讲述了皮格特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在经历了迷茫、寻觅、无奈、幻灭之后葬身火海的悲剧。加拿大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的小说《潜水鸟》与中国古代长篇叙述诗《孔雀东南飞》之间有许多的类似,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对两部作品的叙事风格、人物性格刻画、象征意蕴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 Authorware开发工程制图多媒体 CAI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制作方法。主要叙述了在课件整合过程中通过调用 Active X控件、相应的多媒体扩展函数来控制动画和声音的播放等关键的技术问题。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主要用于辅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从小说叙述者的视角看,作家马克·吐温借短篇小说《竞选州长》指出了小说作者并非小说叙述者,作者不直接专断地叙述故事,而是通过"隐含作者"将故事提供给文本叙述者,叙述者再将故事叙述呈现给读者。其间,作者以"隐含作者"的身份置身于作品中,站在高处统观全局;叙述者可以是个人物,也可以是个声音或者符号,他(它)充当着沟通作者与读者的媒介的同时,又不单是媒介,其叙述的可靠性取决于读者判断;真实读者不同于"隐含读者",付诸叙述者各种各样的期待。这种叙述视角以及非人物化叙述者在小说中的介入不仅为小说创作、阅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更增强了文本的可阐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