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违章”及其治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安全敏感性行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反习惯违章的的治理效果,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应用博弈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违章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博弈模型,通过对违章人员和管理(监督)人员双方的混合策略的博弈分析,得出了"加强对安全监督人员的管理可以降低现场工人的违章发生率"和"加大对违章人员的处罚力度,短期可以抑制现场违章行为发生率,但长期会使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的变得懒惰"的结论,给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深化供电公司各专业、各领域风险管控实践,建立以流程控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认真梳理安全生产组织流程,抓住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每一关键点都体现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的工作机制.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三个组织体系"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分析"的被动管理模式向"超前预防"和"过程控制"的主动管理模式转变.实现安全管理"可控、能控、在控".  相似文献   

3.
刘任铎 《科技信息》2013,(10):98-98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笔者通过对几年实践工作的总结,阐述了如何处理好"九种关系",做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众多事故的发生,多是因为不遵章守规、违章冒险、隐患不除、安全监督不力等相同因素,不难看出许多安全生产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一起起血的教训给我们企业一次次敲响了安全警钟,发供电企业应该怎样从这些教训里吸取经验,切实搞好安全工作,可以从制度建设、培训教育、安全监督、隐患治理、落实制度等方面做起,重点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违章现象、隐患不除、监督不力、制度不落实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可分解与"点"、"线"、"面","点"指安全要素,"线"指安全流程,"面"指安全系统。在企业安全系统中,有安全信息流、安全物流、安全资金流、安全价值流、安全人员流和安全契约流6种"安全要素流"。它们相互依存和影响,统一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同时又各自独立运行,发挥作用。只有"六流合一"才能实现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出台前,各地对施工安全监督以实物监测为主,《条例》出台后,将建设单位作为龙头,把过去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为主,变成了对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安全监督部门作为政府的代表进行安全行业管理,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如何让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探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辰州矿业于2012年2月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由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及系统集成平台构成,可以实时展现井下安全生产状态,实现安全危害事前预警、安全事故事后自救和救援,进行安全资源调度管理,实现井下人员防灾、自救、逃生等整体避险功能,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提升矿山安全  相似文献   

8.
朱培军 《工程与建设》2008,22(2):274-276
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行使安全生产监理职责,确保安全生产.文章主要针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建筑工程事前、过程、事后管理等有关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虽然慢慢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但安全生产的现实提醒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有许多的不足和漏洞,一定要在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安全监督、设备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应着力于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方面确立统一的、基本的价值观念.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方法,"综合冶理"是保证.在"十二字"安全生产方针中,"预防"是重心,"预"是关键.综合治理的根本任务是:第一,为实行"预防为主"扫除障碍;第二,为实现预防效果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坚持安全发展,只有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凤凰县"8·13沱江堤溪大桥垮塌"重特大事故,就是因为重大安全隐患没有监管到位,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12.
刘乾  赤有 《广东科技》2014,(24):112-112
煤矿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职工、人民群众的安全,因此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重要,这也是对国家实行统筹社会全面发展的响应和支持。煤矿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入手,注重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最大程度地提高吕沟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搞好煤矿生产安全工作,有利于保护煤矿财产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程宝庆 《科技信息》2009,(30):307-308
安全监督机制是相对安全管理而言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与安全管理相辅相成的约束机制,以往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建立在以发生事故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现代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要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还应当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潜在的风险做出充分的评估的基础上,从超前管理、事先预防入手,建章立制,体系运作,细化安全管理,落实各级管理,强化各级监督。油田矿区物业安全监督管理小区的主要职责就是保障企业生产、服务职工生活、维护矿区稳定。HSE管理体系的方针是以人为本,而矿区服务系统的核心业务是服务和保障,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命与健康高于一切"、"安全生产就是优质服务"等理念,进一步增强搞好安全环保监督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做好安全环保监督工作。从安全管理查找隐患的基本思路应定义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制约物的不安全状态,基地安全隐患从主观上存在查处不彻底、不到位、力度不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程鹏  耿海将 《科技资讯》2011,(9):110-111
物联网是实现物与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无处不在的泛在网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其目的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探讨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并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煤矿信息化中的应用.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设计与实施煤矿物联系统,将其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把煤矿的所有要素分为"人、机、环、管"四类要素,通过煤矿物联系统将这四类要素系统集成,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煤矿物与物之间的相互通讯,从而实现煤矿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技术是煤矿企业实现集约式生产和低碳化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B/S的安全管理系统的模型,并描述了一个基于该模型的安全管理系统--SMP(Security Management Platform )的组成结构及其具体实现机制,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其中包括系统架构、系统安全机制、安全风险模型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济南二环东路高架桥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着重探讨了如何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在施工中如何管理,管理重点控制哪些方面等,通过管理把安全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真正达到"安全事故零指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生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煤炭行业实现先进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加快速、便捷、方便、科学地对煤矿行业进行高效管理,实现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煤炭企业应该在降本增效的情况下,使用生产管理系统,推进煤炭生产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有些企业的职工在工作中,重生产、重效益、淡化安全管理,从而导致事故不断发生的错误做法,从安全是实现稳定的前提、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安全是幸福的源泉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旨在引导企业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把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陈鸿富 《科技信息》2010,(5):338-338,357
目前施工安全用电管理水平不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要提高施工安全用电管理水平,必须改革原有的、被动的、靠监督检查来实现安全生产的落后方式,要用科学的预测预防管理办法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技术上所采取措施和组织上所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各种制度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20.
赵彩霞 《科技资讯》2007,(34):43-43
对矿山来说,安全是"天字号"大事,是第一位的工作.抓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群众最根本利益,就是要不断优化职工安全生产环境,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整体素质,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指令、指示精神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安全第一",是党的一贯方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前一时期国务院作出了改革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安全监察与管理分开,建立垂直管理的煤矿安安监察体系.改制后,如何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衔接,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