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过表达p38信号通路激酶p38β对人类肿瘤细胞293T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1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的分布从细胞质膜到核,其功能涉及核酸、蛋白质、糖脂类分子的转录、合成和成熟,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周期调控以及细胞防御等.文献分析并没有发现上述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是p38β激酶现有直接底物的证据,提示其可能为新的p38β激酶相关蛋白.这些结果表明,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是寻找激酶新靶标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植物蛋白激酶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MAPK)是一类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体中的丝氨酸/苏氨酸型蛋白激酶。它被上游激活因子MAPKK磷酸化而激活,并通过将底物蛋白上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而传递信号。它与其他一些信号分子组成MAPK级联信号通路,接受外界刺激信号,将信号转入细胞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它的作用受到不同因子的调节。文章主要介绍了植物体中的MAPK的结构特点、分类以及其在病原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过表达p38信号通路激酶p38β对人类肿瘤细胞293T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1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的分布从细胞质膜到核.其功能涉及核酸、蛋白质、糖脂类分子的转录、合成和成熟.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周期调控以及细胞防御等.献分析并没有发现上述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是p38β激酶现有直接底物的证据。提示其可能为新的p38β激酶相关蛋白.这些结果表明.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是寻找激酶新靶标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用RT-PCR的方法分离到了水稻蛋白质激酶CK2催化亚基(OsCK2α)的cDNA,通过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系统表达了OsCK2α,并利用亲合层析的方法纯化了重组蛋白质GST—OsCK2α.得到的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质GST—OsCK2α能够体外磷酸化CK2的常用底物酪蛋白,并且该磷酸化反应能够被CK2的特异性抑制剂肝素所抑制,研究表明重组CK2α具有典型的蛋白质激酶CK2的活性,为研究水稻CK2及其底物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溶解素基序(LysM)是在多种蛋白质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域.植物LysM蛋白能够感知几丁质及其寡糖等分子配体,从而启动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在水稻、拟南芥等植物免疫应答过程中,LysM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通过不同形式的寡聚化,激活多种类受体胞质激酶及其下游的MAPK(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级联反应传递信号.同时,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和蛋白质降解途径可以负调节LysM蛋白介导的防御信号转导.文章综述了植物免疫过程中LysM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模糊逻辑来推断蛋白质信号网络的建模方法,能够同时处理蛋白质信号网络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采用概率模糊规则建立蛋白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参数模型,并利用模糊后件分布函数族的差异程度来度量因果关系的强度,进而推断蛋白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模拟数据和人体T细胞实验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蛋白质信号网络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拟南芥信号传递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拟南芥发育过程中一些调控基因表达的信号是如何传递的。广泛查阅近期有关发育生物学方面的文章,综述了拟南介信号传递的过程。发现植物体有许多与动物相同的信号传递途径,如磷酸化级联途径。在拟南芥中Raf1激酶,蛋白激酶(MEK)、蛋白激酶激酶(MAPK)都与信号转导直接有关。另外发现磷酸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卷须蛋白(CLV1)的自动磷酸化。植物信号转导途径类似于动物,通过磷酸化作用传递各种信号,来保持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正>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E3泛素连接酶Nedd4-1水平和功能的失调存在密切关系,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其分子机理的研究并不深入.寻找鉴定Nedd4-1的底物蛋白,建立相对完整的相关蛋白质水平的调节信号网络,深入研究探讨Nedd4-1对于肿瘤发生、发  相似文献   

9.
纳豆激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纳豆激酶对4种人工合成底物的水解活性,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等,比较了两株高产纳豆激酶菌株发酵产生的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结果发现两菌株产生的纳豆激酶的最适底物均为N-Suc-Ala-Ala-Pro-Phe-pNA;两菌株产生的纳豆激酶对牛纤维蛋白原的水解过程基本一致,反应不同时间,对牛纤维蛋白原不同分子质量的亚基的水解速度不同,9 h后,牛纤维蛋白原基本被全部水解.这为纳豆激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Hippo信号通路最早在黑腹果蝇中发现,现已被证明在哺乳动物中也是保守的.Hippo通路在器官发 育和组织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Hippo信号通路异常与许多癌症的发生相关.Hippo信号通路依赖于核心激酶级 联反应,磷酸化转录共激活因子Yorkie(Yki)进而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尽管Wts是Hippo通路的关键激酶组 分,但其蛋白质活性调节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通过质谱分析,发现并验证了Hippo信号通路核心激酶Wts与杜 氏肌营养不良症相关蛋白dy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发现dys能够通过促进Wts的细胞膜定位激活Wts进而调控 果蝇器官大小.  相似文献   

11.
重叠社区发现是复杂网络挖掘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可以应用于社交网络、通讯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代谢路径网络、交通网络等多种网络的数据分析,从而服务智慧交通、传染病防治、舆情分析、新药研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传统的单机运算架构已经难以满足各类大规模复杂网络的分析和计算要求.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提出将社区发现应用到网络...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团从社会现象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并没有很长的时间,但它的研究却在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讨论已经进入了阶段性的转折点。本文即是对网络社团发展阶段性的研究述评和未来展望,全面回顾其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不足,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社团分析算法无法在大规模网络上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社团抽取算法,可以高效地分析网络的社团特征.该方法无需事先获取网络的全部拓扑结构,采用网络搜索与社团判定相结合的思路,可有效地抽取结构未知的社交网络上的某个特定社团,从而使分析超大规模网络社团结构成为可能.在仿真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抽取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得出网络平均度越大抽取准确率越高.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社团抽取算法的准确率与现有方法接近,并且执行效率明显高于现有方法,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构建老干部网络学习社区必要性,分析了构建老干部网络学习社区的可行性,提出了老干部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社区智能化建设的原则与目标,分析了智能社区网络系统建设的等级定位,论述了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结构设计框架,并探讨了社区网上通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传递是网络具有的基本特征,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传递和峰值聚类的自适应社区发现算法。首先,定义了节点与邻居之间的信任度函数,每个节点基于信任度独立的向网络中扩散信息量。扩散结束后,节点总信息量即为峰值聚类中的密度;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所含节点信息量的倒数替代。然后,提出一种自动选取核心节点方法并为核心节点分配不同社区,把剩余节点分配到与它距离最短的核心节点所在社区,完成社区划分。本算法的优点在于无需额外参数并且能够发现社区内部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发现的社区结构更加接近网络真实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17.
虚拟社群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bbs到新浪微群,虚拟社群出现在当代人网络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文章关注虚拟社群发展,提出了虚拟社群分类研究的学术价值,陈述了虚拟社群的一些特点,探讨了学术研究领域虚拟社区和虚拟社群的区别。提出了虚拟社群的三个分类依据,即形成原因、存在时间和发展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概括了虚拟社群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未来网络舆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社区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构建社区信息共享空间的意义,阐述了构建社区信息共享空间采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社区信息共享空间的建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是当今网络学习的新兴渠道之一,正逐渐被网络学习者所接受。然而,目前关于传统学习模式学习动机的研究对自组织学习社区并不适用。分析了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成员的学习动机,探讨了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提出了激发与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策略,包括设立学习目标、完善社区规范、提高社区活跃度、制定奖惩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校园网的学习型虚拟社区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校园网的学习型虚拟社区的内容及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青岛大学虚拟社区的思路。认为学习型虚拟社区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对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积极影响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