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作市资源利用与大气环境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焦作市大气污染较严重,属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其主要原因,一是能源结构不合理,二是资源利用率低。煤炭和水泥灰岩是利用最为典型的两种资源.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且以原煤的直接燃烧为主。水泥灰岩等资源的利用对焦作市大气环境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控制焦作市大气污染所应采取的生态对策,包括改变利用结构和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提高企业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加快城市绿地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水源热泵开发研制的背景截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转变,即从木柴转向煤炭,由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继而又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据资料估计,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石化燃料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性能源以煤为主的情况下,如何构建资源、能源、环境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是从现在就要开始重点研究并逐步实施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能源互联网推动下的氢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体系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结构转型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能源互联网是以信息传递为基础,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主要一次能源供体,以电能为核心,以储能技术为媒介的新型能源体系,具有智能化、清洁化、操作灵活化等优点,是未来能源结构发展的理想形式。氢能具有热值高、无污染、可再生、长周期储存和远距离运输等优点,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电能-氢能"的多样化转换,可作为能量储存、传递和转换媒介在能源互联网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从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氢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在核能制氢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氢能和氢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下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氢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村镇资源当地化和能源的清洁可再生化为前提,通过将村镇能源系统的成本分解为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2部分,建立了村镇能源系统低成本要素定量化评价模型,其中环境成本以生命周期评价清单输出为数据基础.以15年为周期,将我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3个典型村镇的12个能源系统方案作为算例进行综合成本比较,从量化分析结果看,以化石燃料(煤炭、液化石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经济成本较高、环境成本较高;以秸秆、柴薪为主的能源系统经济成本较低、环境成本较高;以秸秆气、沼气为主的能源系统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都较低,且人均综合成本小于5 000元,是未来农村能源系统规划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交通运输与能源的关系为出发点,论述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和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铁路能以煤和其它能源为动力,具有综合利用能源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我国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提出采用多元通径分析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消费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设计了这一方法的应用步骤.计算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分析传统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的新的资源型城市形态——正能城市的概念。正能城市不但拥有充足的能源,而且以清洁能源为主,具备较高的能源使用效率。与传统资源型城市相比,正能城市在产业发展、城市规划方面的优势为其在低碳能源利用方面赶超发达国家水平提供了机遇。最后为正能城市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鹏飞 《科技信息》2012,(32):451-451
目前世界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所使用能源的结构中,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占了近90%,据保守预测,煤炭还能维持人类使用100年,而石油则仅能维持50年。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虽然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却相对贫乏,目前我国的石油消耗一多半需要进口,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使后继发展乏力,并且使我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我国整体战略安全。因此我国必须寻求并利用新的能源以减小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本文主要介绍页岩气开采技术、全球页岩气资源储量分布、国内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结构和空调冷热源的能耗,根据发电能源以煤炭为主的事实,指出电力空调会带来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严重负面影响,建议空调冷热源的选择应适应新的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并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煤作为一种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分别为94%、5.4%和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安永花 《科技信息》2010,(22):I0386-I0386
一、前言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值,石油、天燃气资源不足,以煤碳为主的能源供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的CO2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并且随着常规能源的枯竭,将会极大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与民生。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世界石油峰值及我国油气供需预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立足国内为主、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能源发展的多元化战略,以及开拓海外油气资源、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我国煤烟型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防治大气污染、改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措施是煤的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电力清洁化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其核心是电源结构如何优化重构。通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对比了2060年福建省在3种“最优”情景下的电力能源结构及其特点。结果表明:(1)福建省当前电源结构呈现火电占主导、水电占比逐步降低、核电占比升高、风光能初具规模、生物质能仍待发展的特征;(2)未来若全省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碳排放较低的能源结构,需将电力装机容量提升至25500万kW,并大幅增加清洁能源和储能设备的部署力度;(3)若以电源结构丰富、配置均衡为目标,需将电力装机容量提升至18000万kW,推动电源结构向多样化发展;(4)若形成以可控能源为主导、稳定性较好的能源结构,则需将装机容量提升至20550万kW,但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部署力度大、费用高。研究发现,CCUS普及率达到82%并每年获得超过2620万t的自然碳汇“配额”是全省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并实现电力行业碳中和的关键阈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提出的"从油井到轮胎"(well-to-wheel,WTW)评价体系和交通运输中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控制和能源使用(greenhouse gases,regulated emissions,and energy use in transportation,GREET)交通运输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排放量和能耗方面的区别,同时以4个能源结构差异明显的国家为例,对电动汽车从能耗和排放两个方面进行了环境性方面的分析.从模拟输出数据可以看出,以新能源为主的国家比较适合发展纯电动车,其排放量明显小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国家的排放量,可见研究能源结构和电源结构对新能源汽车的环境性影响意义较大,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是以煤为主,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带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大,防治污染费用高。而天然气作为高效、洁净的燃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1 石河子市天然气发展现状及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新疆、四川、陕甘宁等区域, 而石河子市位于新疆准葛尔南部,具有使用天然气的地理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日趋显著。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在末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煤炭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工业的发展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全局。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学》2016,(5):810-816
利用统计数据首先分析了1995—2013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并核算京津冀地区服务业碳排放量,其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服务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服务业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能源结构多元化系数和产业规模是北京市服务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最主要影响因素,人口效应和能源强度是天津市服务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最主要影响因素,能源结构多元化系数、人口效应、产业规模、能源强度和河北省服务业碳排放呈中度关联关系.提出京津冀地区服务业能源消费有待向碳排放量低的天然气等能源转变,北京市和河北省服务业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