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探讨连续12周力量训练对高水平啦啦操运动员动态平衡的影响.将西华大学啦啦操代表队32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男6人、女10人.实验组除接受专项技术训练外,还进行连续12周力量训练,4周为1个小周期,每周训练3次,逐渐递增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对照组按整个实验期间只接受专项技术训练.训练前及12周训练结束后利用Biodex Balance System(BBS)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对两组运动员站立动态平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睁眼双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啦啦操实验组男运动员总体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男、女啦啦操实验组运动员左右方向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闭眼双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睁眼单足(左、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结果3项指标SI,APSI,MLSI均显示实验组动态平衡能力提升显著(p0.01),对照组运动员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得出12周力量训练,4周为1个小周期,每周训练3次,逐渐递增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对提高啦啦操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轮滑结合核心力量训练对中老年男性跌倒风险因素干预效果.选取18名男性中老年人,随机分为核心力量结合轮滑组(RC组)和轮滑组(R组),每组9人.RC组进行核心力量(30min)结合轮滑(30min)练习,R组进行速度轮滑(约60min)练习,每周3次,持续12周.训练前后测定受试者跌倒风险各指标变化.数据显示:1)轮滑组训练前、后30s座椅站起次数增加(18.33±6.04,21.33±6.67,p0.01),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增加(12.47±10.98,17.25±15.20s,p0.05);2)结合组训练前、后30s座椅站起次数增加(20.78±5.33,28.44±6.11,p0.01),闭眼单脚站立增加(13.61±6.79,26.83±15.28s,p0.05),动态平衡(得分)提高(69.93±5.80,74.36±4.70,p0.01),跌倒指数降低(41.78±13.76,37.33±14.91,p0.01).结果表明,12周轮滑训练能增强中老年男性下肢肌力和静态平衡能力,而轮滑结合核心力量练习还能显著增强动态平衡能力,对于降低跌倒风险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滑冰与羽毛球运动对青少年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试验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通过招募90名7~8岁健康男性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滑冰组、羽毛球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人,3组受试者在身高、体重、年龄3项指标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滑冰组和羽毛球组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试验前后采用IIM-BAL-100平衡机能测试仪进行静态平衡测试,实验所得数据应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滑冰组与对照组在睁眼双足站立和睁眼线型步2种站姿的4项测试指标,即重心动摇速度、重心动摇角度、外周面积和动摇总轨迹长方面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羽毛球组与对照组在5种站姿指标对比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滑冰组与羽毛球组对比,在双足睁眼与右足睁眼站立测试中,外周面积和动摇总轨迹长2项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滑冰与羽毛球运动都能改善青少年的静态平衡能力,且滑冰运动的效果优于羽毛球运动。  相似文献   

4.
以15名有2年以上羽毛球锻炼的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闭眼单足站立测试静态平衡,Balance-check动态平衡测试仪测试动态平衡,研究羽毛球锻炼对老年男性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羽毛球组与对照组静态平衡左脚支撑时间、右脚支撑时间对比P0.05,羽毛球组静态平衡能力优于对照组;羽毛球组与对照组动态平衡的四个指标对比,动态平衡等级(Grade)、最大旋转角度(MaxRot.Speed)、平均旋转角度(Rot.Speed)、动态平衡总得分(Score)P 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羽毛球锻炼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核心力量训练对摩登舞练习者平衡能力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对照组实验前后闭眼单脚站立、鹤立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而闭眼原地踏步、闭眼直线行走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摩登舞的练习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平衡能力;2.实验组实验前后闭眼单脚站立、鹤立、闭眼原地踏步、闭眼直线行走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核心力量性训练能够提升摩登舞练习者的平衡能力;3.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一般平衡力测试指标中,闭眼单脚站立、鹤立、闭眼原地踏步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闭眼直线行走呈现显著性差异;平衡力专业测试指标中,架型展示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舞步的流动无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说明核心力量性训练能够提升摩登舞练习者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6.
探寻踝关节功能训练对女性着高跟鞋时的平衡能力的影响,旨在寻找切实有效的功能训练方法。随机选取成都体育学院18名普通女大学生,将其纳入训练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9人;T组实施为期6周的踝关节功能训练,每周5次,每次40 min,C组则保证日常活动但不实施干预。分别于实验前和训练6周后,采用Biodex Balance System测试仪和Helmas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测定被试者的平衡能力。指标包括总稳定度指数(OS)、前/后指数(AP)、中间/侧向指数(ML)、完成时间(LOST)、总体方向控制得分(DC)、总平衡度指数、站立时间(左、右)。结果表明:踝关节功能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受试者的平衡能力,提示踝关节功能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女性穿高跟鞋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具有较好的预防跌倒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完善"打猴鼓舞"的研究体系,讨论"打猴鼓舞"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以小学4~6年级的4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8周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睁眼单脚站立和闭眼单脚站立能力均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对照组睁眼单脚站立能力有显著性提高,但闭眼单脚站立能力差异却不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打猴鼓舞"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平衡能力,特别是对闭目平衡能力的提高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建立老年男性站姿平衡能力评价体系.选取46名平均年龄为(65.77±2.86)岁的健康老年男性作为平衡能力测试对象,利用COGNI平衡评估训练系统,采集睁、闭眼条件下,双脚站立、左脚站立、右脚站立6种姿势的静态平衡指标参数.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主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平衡能力评分公式,对综合得分进行频数分析并制定评价标准.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能较客观而系统地评价老年男性平衡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改善糖调节受损(IGR)老年人胰岛素敏感性和提升肌力、心肺耐力、平衡和步态表现的运动方案,招募75名IGR老年人,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糖代谢、下肢肌力、耐力、平衡和行走能力等测试,然后进行随机分组,将受试者分为肌力训练组(M组)、心肺耐力训练组(C组)、平衡训练组(B组),按照每组训练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各组训练皆以3~4人团体进行运动,每次30~40min,每周4次,总共48次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干预结束后3d内进行后测,项目与前测一致.结果:C组和M组对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取得显著改善作用(p0.05),而平衡训练组虽具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髋屈曲肌、膝屈曲肌、踝跖屈肌和踝背屈肌肌力均有显著增加(p0.05).M组和C组的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采用肌力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方案的老年人6min行走测试后测结果显著优于接受平衡训练的老年人(p0.05).M组、C组、B组受试者平衡能力均取得显著进步,且C组在串联行走测试的结果显著优于M组和B组(p0.05);心肺耐力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行走步频、步幅均显著增加(p0.05);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步频、步幅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心肺耐力训练组显著高于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p0.05).得出心肺耐力训练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下肢肌力、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等得到显著改善,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对下肢肌力、平衡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闭眼单脚站立、闭眼原地踏步、闭眼十米走和功能性前伸实验四种测试方法,对合肥市方兴小学180名7~10岁小学生进行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7~10岁小学生静态平衡能力无性别差异,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闭眼原地踏步测试所测得指标为最适合作为动态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在不同性别与年龄段上均呈显著性差异;小学生的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上均有差异,并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辅助设备的跟随控制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人体姿态信息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根据康复机器人的结构特性和功能要求,建立机器人运动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构建机器人平台上的人体姿态行为信息采集传感器系统,通过分析位移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得到表征人体姿态行为变化的相关信息,经上位机计算生成康复机器人的期望跟随速度;同时,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了跟随控制器。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减小机器人实时跟踪使用者运动过程中的误差,实现康复机器人对人体运动姿态良好的跟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全蹲、踮脚蹲、座椅蹲与半蹲等不同蹲型态所产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的变化,采用运动学及动力学同步测试手段获取15名健康大学生男子篮球爱好者从事4种蹲动作的相关生物力学参数.结果显示:①前倾角度表现为全蹲最大、半蹲次之、踮脚蹲最小,而前倾角速度则一致表现为座椅蹲最快、全蹲次之、踮脚蹲最小;②不同动态蹲模式下座椅蹲水平位移最大、踮脚蹲次之、全蹲与半蹲最小,垂直位移则以座椅蹲与全蹲最大,踮脚蹲次之,半蹲最小;③压力中心的前后移动以踮脚蹲最大,座椅蹲次之,半蹲最小,而左右移动则以踮脚蹲与全蹲最大,座椅蹲次之,半蹲最小;④下蹲阶段的垂直力峰值与动态蹲类型无关,且起身期垂直力峰值出现的时刻明显晚于下蹲期.认为以动态蹲作为健身运动或肌力训练时,应从下肢关节负荷较小且动作相对较稳定的半蹲动作开始,随肌力的增强而减轻了运动时关节的负荷后,再进行全蹲动作以降低下肢伤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特点对光学自由曲面铣床进行了设计,并对光学自由曲面铣床进行了有限元(FE)建模及静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力载荷条件下铣床原点位置时,重力平衡装置未工作时导轨直线度为0.7μm,重力平衡装置工作时导轨直线度为0.035μm,重力平衡装置未工作时丝杠直线度为2.3μm,重力平衡装置工作时丝杠直线度为0.2μm.提取了不同结构方案及材料方案光学自由曲面铣床的固有频率,振型显示影响加工精度的铣床首阶振型为第三阶,最优的动态特性设计方案为铣床Z轴电机安装在顶板上及铣床结构材料采用天然花岗岩,铣床结构材料采用天然花岗岩相比于铸铁可以显著提升铣床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何莉 《科技咨询导报》2012,(12):49-50,52
燕山石化二催化装置增压机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振动增大,运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对数据采集器现场测量的振动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与故障诊断,判定为电机某部件出现松动进而对电机转子动平衡产生影响。通过电机解体检查得以证实:电机转子平衡块松动,破坏了电机动平衡,导致振动增大。对电机转子做动平衡处理,机组投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非公路驾驶员座椅的乘坐舒适性,设计制造了一种基于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和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座椅,通过控制比例阀输入电压和磁流变减振器输入电流调节座椅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构建了座椅的振动特性实验系统。试验研究了激励频率、比例阀输入电压及磁流变减振器输入电流对座椅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座椅悬架的固有频率、位移传递率及加速度均方根值均随比例阀输入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在高频振动区,磁流变减振器的输入电流对加速度均方根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机驱动方式,设计一种用于辅助行走和康复训练的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装置.将下肢外骨骼简化为矢状面内的五杆机构,建立相应的D-H(Denavit-Hartenberg)模型,推导出一个步态周期内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脚尖的坐标方程.在ADAMS环境下,对下肢外骨骼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所得到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坐标变化曲线表明:下肢外骨骼各关节在空间中具有连续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共治疗8周,每周治疗5 d,每天训练2次。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进行等速肌力训练。通过、FMA评分表、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表、上肢肩关节外展和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肌电积分值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通过BI指数和DASH量表对生活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平均功率、总功四个力学指标对肌力进行评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指标、生活方面评分指标和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各指标均有很大的改善。可见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屈伸肌力,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式运动功能改善,帮助患者加强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P300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P300信号的诱发方式多为视听刺激诱发,容易导致患者视听疲劳,同时也限制了视听障碍患者的使用。针对这些不足,设计一种基于触觉P300的脑控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在被试的左右食指处各放置一个振动器,通过调整左右手振动器的刺激间隔、刺激时长及刺激比例让P300信号更容易诱发和区分;利用共空间模式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被试通过选择关注左手或右手的振动刺激输出不同指令,从而控制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相应动作。实验证明,被试通过感受振动刺激可以轻松诱发脑电中的P300信号,在不进行P300信号平均叠加的条件下,分类准确率为86.50%,既保证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又缩短了指令输出时间。每位被试均可通过下肢康复系统顺利完成训练任务,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