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清江流域古文化时空演进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江流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从远古时期的\"长阳人\",新石器时期的古代巴人,到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址,无不揭示这一地区人类历史的渊远流长.从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分布规律与江河、洞穴及其它地理条件的关系来0看,流域古文化时空演进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而说明了人类适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5.
刘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4):64-68
清江流域拥有众多知名的民间工艺产品,但缺乏系统指导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的政策思路,由此阻碍了清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在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的纵深发展。通过建设创新机制、品牌带动、特色发展等策略,走产业化、市场化以及人才推动之路,促进清江流域民间工艺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清江流域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依据2008~2013年清江流域畜禽养殖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估算了畜禽粪便量,并对各地区畜禽粪便对耕地和水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3年畜禽粪便耕地负荷平均为20.30 t/hm2,对环境已呈现一定的影响,按照目前增长趋势,到2016年底清江流域畜粪便负荷将接近限值30 t/hm2,此时畜禽养殖对当地的环境将呈现较严重的影响.各种污染物中年均产生量最大的是COD 223057.59 t,占污染物产生总量的39.72%,最小的是NH3-N 18433.59 t,仅占污染物产生总量的3.48%.各种污染物因子中对水体影响最大的是TN、TP,等标排放率分别为40.43%和34.58%.畜禽养殖业中生猪、羊、牛和家禽养殖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55.83%,26.41%,14.06%和3.68%.在清江流域10个县市中,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最大的是宜都县,贡献为16.33%,其余依次为长阳县、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五峰县和鹤峰县,其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分别为14.68%,13.24%,11.69%,10.72%,9.90%,6.78%,6.66%,5.20%和4.80%.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旅游的实践形式,探险旅游更侧重于旅游地的原始性与游客的内在体验性.清江流域独特的地貌条件,丰富的水体资源为该流域开发探险旅游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从清江流域开发探险旅游的可行性入手,提出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可能性,进而提出了清江流域探险旅游开发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清江流域生态系统植被不同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清江流域的南部和北部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将2个调查地段分别等距离划分为高、中和低3个海拔区域,研究林分因子在不同海拔范围内的差异,并比较2个地段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变化的总体趋势.结果表明:2个地段的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格局.在南部,林分因子(平均胸径、最大胸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的增加逐渐下降;在北部,林分因子(平均胸径、最大胸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尽管相同的林分因子在两个地段呈现不同的变化格局,但两个地段林分因子的变化都可以用二次曲线方程y=ax2+bx+c(a、b、c为常数)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9.
10.
朱世学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5,27(4):8-14
清江流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不仅被视为早期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而且是廪君巴人活动和迁徙的重要地区,蕴涵着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1.
河西黑河流域水文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历来是科学工作者研究寒区、旱区水文、水资源的典型区域.通过对它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西北寒区、旱区冰川、积雪、冻土、高寒山区、山前地带和下游径流散失区的水文、水资源状况,进而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用卫星监测祁连山积雪、冻土水文功能、黑河上游融雪径流预报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近几年来,黑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在出山径流模拟与预测、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在黑河流域的研究将发展到以水循环为核心的,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各圈层在时空尺度上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系统研究阶段,高新技术手段在实地观测和遥感、遥测中的应用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曾美艳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1-63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前外贸领域仍然存在着外贸依存度过高和出口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的问题。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石羊河流域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流域的供水现状和用水现状,归纳了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实施调水工程等方面给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牛君仪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29-533
通过构建城乡发展协调性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测度了淮河流域29个地级市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淮河流域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特征显著,以郑州、扬州、徐州(济宁)连线成三角形的顶点区域城乡发展协调水平最高,三边区域次之,中心区域最弱;城乡协调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城乡协调性越好;淮河流域城乡协调程度可以分为协调型、基本协调型、濒临失调型、失调型和严重失调型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现代城市建设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对生态城市的概念本质、特点进行探讨,探寻未来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殷海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7):120-122
分析了阳高县白登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域可持续农业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明确了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太原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基本相关理论,分析了山西太原生态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其政府导向、重视不够、污染等问题。最后提出发展太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是进行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重要基础,但它却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地区和县域2个空间层次上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探讨,获得4个主要结论.其一,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东重西轻、经济重心偏东.其二,黄河流域经济活动沿干流及渭河、汾河等主要支流集聚,构成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的主要轴线.其三,黄河流域经济空间总体上是一个多极多元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并在向着点-轴-圈结构模式演化.其四,黄河流域内经济空间呈现出有规律的3个梯度面,即由东向西递减的梯度面,由干流或主要支流沿岸向两边递减的梯度面,由济南、郑州、太原、兰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周围递减的梯度面.这些研究结论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揭示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规律提供了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19.
焦百强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22(1):64-68
对外贸易在宁波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如何实现宁波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针对宁波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综合评价,提出宁波外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外贸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