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油田进一步开发,勘探与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套管钻井技术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尤其是通过勘探开发的结合,人们对地下油藏认识进一步加深,从钻井成本、工期、地下油气居的污染角度,套管钻井技术有着较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数字油田解决方案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油田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通过分析数字油田建设中的任务特点及当前油田建设的实际情况 ,结合数据科学化管理及分析的需求以及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流 ,认为网格计算及GIS是当前实现数字油田的最重要的技术 .并以网格计算及GIS在数字油田中的应用为主线 ,结合油田在建设及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需要 ,给出了应用网格计算及GIS技术解决数字油田问题的途径 .  相似文献   

3.
提高套管居中度是保证固井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水平井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固井居中优化已成为固井设计的重点问题。基于行业标准《SY/T 5724—2008 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模型修正、弹性扶正器力学性能参数测试、不同类型扶正器与井壁摩阻系数的准确获取,结合油田扶正器安放实际做法,研究形成了一套水平井套管居中优化方法,并在顺北油田深层水平井TK156H中得到应用,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计算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有助于指导顺北油田深层水平井套管扶正器安放设计,保障水平井套管居中与安全下入。  相似文献   

4.
马睿 《科技资讯》2014,(31):55-55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对地应力研究认识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众多的问题都与地应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油气勘探开发对地应力研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地应力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仍不够广泛和深入。该文通过介绍地应力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主要阐述了地应力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注采井网部署、压裂设计优化、油气富集区域预测等方面的影响,以此说明地应力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套管整形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油水井套管损坏形式越来越严峻,严重威胁着油田的安全生产,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套管修复中应用比较成功的一种工艺技术,套管整形技术作为修复套管损坏的一种重要技术在青海油田尕斯库勒油藏E31区块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套管损坏一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棘手难题,对套管受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保证套管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考虑开发过程中储层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围岩组合体系 的数学力学模型,根据单因素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套管的径向挤压力随注水压力、套管参数、地层参数和地应 力的变化规律:套管的径向挤压力随注水压力、套管壁厚、地层泊松比、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套管弹性模量、 直径、地层渗透系数、地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将为油田套管保护和预防套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对GPS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井位测量、井场及道路建设、油田车辆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对GPS技术在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应力测试及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地应力测试与应用工作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地应力的矿场和岩心测试方法、地应力的计算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等。分析了水力压裂法、井壁崩落法、声发射法等地应力测试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及计算方法,对目前应用的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对油田开展地应力研究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油田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是钻井地质设计,这项技术是连接勘探部署和钻探施工的纽带,钻井地质设计技术的发展在油田开发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各大油田的勘探与开发过程,和石油地质、钻井、地震、录井、测井、试油等学科密切相关的钻井地质设计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并且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水平井漂浮下套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水平井钻井技术对剩余油挖潜举足轻重,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开发低渗透油层的重要手段,可降低综合成本、环境污染风险,减少生产占地,有效开发低效储量,提升油气田的产能和开发效益。目前大庆油田水平井随着水平段加长,导致套管下入困难,施工时被迫减少套管扶正器的数量,使套管居中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固井质量差。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研制配套了系列工具并形成了一套适合大庆油田水平井漂浮下套管工艺技术,目前现场应用115口井,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套管下入时效及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1,2]基础上,就中山一桥模型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设计施工建议.使用荷载试验表明:原型桥梁各受力构件截面拟定得比较合理,刚度比较匹配,内力分配比较均匀,且有足够的安全贮备.模型桥梁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13.
轻骨料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平台的配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硅灰陶粒混凝土与普通陶粒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以及二者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预应力损失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轻骨料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损失中的钢筋种类,硅灰掺入,张拉龄期,收缩,徐变,工作环境等的影响系数,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对预应力混凝土平台罐体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配置设计,为了检验设计的可靠性,在预应力配筋设计后又对罐体结构进行了考虑预应力筋的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证明了本文建议的预应力损失参数的事便性及其用于大型复杂结构预应力的配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分别构造了存在产业差异下的团队协作静态博弈和重复博弈模型,对产业差异对团队成员的最优协作水平的影响,以及当产业差异发生变化时,其它因素对团队成员最优协作水平影响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团队协作的深刻结论.这些结论对于解释当前中国企业的一些经济行为,指导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没有流量控制站但有多年清水流量偶测数据的小面积河流,利用清水流量频率计算适线、降水与清水流量关系和区域降水径流关系,对清水流量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清水流量偶测数据应用途径。以山西省汾河上游的东碾河流域为例阐述上述研究过程,结合实际数据条件讨论上述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水文地质条件讨论流量偶测数据的代表性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钢桁架通常按铰接体系计算,而实际结构中由于构造等原因,经常形成刚性或半刚性节点,杆件端部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而产生节点弯距.通过大尺寸的、大跨度带悬挑矩形钢管桁架的模型试验,着重分析了该桁架中的节点弯距.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弯距在本桁架中的影响不可忽略,在设计中应加以考虑.还进一步对该结构进行了两种节点构造形式的有限元分析,并通过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腹杆和弦杆应分别采用相应的节点构造形式的分析结果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The V-shaped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control is investigated by a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Simu- 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genuine V-shaped form is only observed at hysteresis inversion frequency,and be- low and above this frequency an anomalous and normal hysteresis are observed.And the inversion fre- quency decreases with the resistance of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FLC)layer following logf_i=- alogR_(LC)+b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 repor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导线中张力大小对不同防振装置的防振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导线微风振动室内模拟试验,测试不同张力大小、防振方案、激振频率和激振振幅的导线振动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导线-防振装置体系的固有频率与导线中张力的大小有关,防振锤与阻尼线的防振效果随导线张力大小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而且张力大小对防振装置防振效果的影响程度也因防振方案的改变而有所差异。建立了导线-防振装置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做找形分析,在找形的基础上进行谐响应分析。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研究中得到的规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环上矩阵乘积的广义逆 ,得到了其广义逆存在的充要条件 ,给出了相应广义逆的表达式 ,推广了文献 [1 ]的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天津LNG管道填海段为例对吹填土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静力触探实验得到该填海段岩土层相关参数,对不均匀沉降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吹填土对原始海床产生的附加应力是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成因。然后采用分层总和法求得最终不均匀沉降量,并在此过程中对室内试验与现场原位结果差异性以及不同沉降量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最终选取最优计算方法,并在此计算结果基础上提出相应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