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地理学角度认识我国快递服务发展的区域和省际差异,分析了快递价格、居民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对快递服务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发现我国快递服务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的快递量远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快递服务发展的省际差异极其显著。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是制约地区快递发展的主要原因。利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建立反映区域各要素之间变化关系的最优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快递服务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婕 《江西科学》2022,(2):405-412
山西省属于资源依赖型区域,其经济发展长期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较为发达,但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加深,探究山西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选取山西省2010—2018年9 a的人口结构和经济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山西省人口结构中的主要因子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究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回归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山西省高素质劳动人口占比与经济发展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社会少儿抚养负担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立足贵州人口受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灰关联模型,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贵州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就在教育方面如何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规模、交通运输、居民生活水平、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活力等5个方面,构建了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经济活力的综合评价得分方程,再通过系统聚类法对公因子得分进行聚类.结果表明,能源利用效率对经济活力的影响最大,居民生活水平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次之,省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差异,江苏、广东和浙江等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青海、贵州和云南等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规模、交通运输、居民生活水平、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活力等5个方面,构建了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经济活力的综合评价得分方程,再通过系统聚类法对公因子得分进行聚类.结果表明,能源利用效率对经济活力的影响最大,居民生活水平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次之,省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差异,江苏、广东和浙江等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青海、贵州和云南等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优质大学主要是指拥有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本科第一批次资格的大学。结合全国不同省份实际人口的数量,通过对2011—2015年全国不同省份考生被优质大学录取的机会差异现状以及不同省份考生2016年被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录取的难度系数的呈现,发现尽管优质大学实际录取率的省际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较大,且基本呈现出"两极"录取差异的稳定性高于"中间"部分的显著特征。造成这种省际录取差异的原因既有科举分省定额制度的影响,又与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现实区域布局、教育政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脱不了关系,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高考移民"现象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昭示着这一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基于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消除差异为目标,通过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中西部有潜力的高校,合理分配全国优质大学的招生计划,严格控制优质大学的属地招生比例,注重新建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在更大程度上缩小省际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等多种方式,将优质大学招生名额的省际差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改变原有省际考生入学机会不平等的现状,力争在人口公平、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取得相对平衡,最大程度维护不同省份考生平等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收集百度指数2011年~2017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对平遥古城的日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差系数,并引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趋势的库兹涅茨比率,对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的省际分布差异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选取对应年份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口规模、互联网普及率等面板数据作为样本,研究了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11年~2016年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存在显著的省际分布差异且不断扩大;(2)地区人口规模、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对平遥古城的网络关注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省距平遥古城的空间距离对平遥古城的网络关注度呈显著负相关,各省人均消费水平对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影响不大;(3)各因素变化对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影响的弹性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距离、受教育程度、地区人口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平遥古城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消费水平省际差异变动趋势与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省际差异的变动有轨迹可寻,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通过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能缩小省际差异,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第4~6次3期人口普查数据,在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口性别比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老年人口性别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015年有所回落.在空间上,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一字型"向"工字型"演化的特征,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有所缓和;省际老年人口性别比差异不断缩小,但差异仍显著存在,极高值、极低值出现在新疆和西藏.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老年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中国表现出一致性,但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较发达地区水平.老年人口性别比空间格局受自然环境(海拔、温度)、人口迁移、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地方性疾病等多要素共同作用,自然环境是老年人口性别比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人口迁移及地方性疾病等对老年人口性别比空间格局起扰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县(区)尺度,选取16项指标衡量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均方差决策、变异系数和ESDA-GIS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时间演化趋势一致,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趋势;(2)HH型县域呈现不断向黑吉交界的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而LL型呈现不断向辽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集聚的趋势,东西部差异成为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3)自然区位、经济条件、政府导向、空间作用和边界阻隔是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变动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侯平路 《科技信息》2010,(17):98-99,80
文章选取2007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个交通运输指标(国家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货运总量,货物周转以及交通运输业生产总值5个指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此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全国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的区域谱系图;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国省际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区域间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省与省之间国民收入差异的衡量,并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笔者认为:差距先是缩小,后是扩大.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9年我国31省市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总收入、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五个主要因素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城镇居民收入的研究模型,并对样本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依居民收入情况聚类分析可以有效地将全国31省市区分为四类,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都有了较快发展,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仍差距悬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滇贵渝桂川5省市旅游产业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时序差异,旨在为西南旅游经济提出战略发展方向。方法选取旅游总收入、外汇收入和旅游增加值,应用Excel2003、CorelDRAW12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做图。结果四川与滇贵渝桂5省市旅游总收入差距在逐年增大,这可能与其旅游资源禀赋有关。西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旅游资源对国内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拓宽海外市场是该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贵州省旅游增加值占该省GDP总量的比重在2012年已达到13.52%,为5省市的最高比率。旅游产业已经是贵州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该省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时应该走低碳、节能、高效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居民消费结构不仅反映地区居民消费偏好程度以及对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而且能反映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原理,构建类之间最小距离关于分类数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曲线在分类数点的曲线斜率变化特征确定分类数,对201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结构还存在较大差异,将近三分之二属于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消费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产业数字和数字应用4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测算了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数字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存在“数字鸿沟”现象,南昌市数字经济水平远高于江西省其他地级市;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造业升级水平越高,同时居民工资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固定投资水平和外资直接投资显著影响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区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为缩小地区旅游业发展差距提供参考依据.借助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中国大陆31个省(市及自治区)2000年-2016年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并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G指数、锡尔系数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格局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模拟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年-2016年中国大陆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均有所提高,正在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型;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板块内部,但区域差异已波动缩小;旅游业综合效率受旅游产业地位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纯技术效率受到交通可达性的正向影响最大,规模效率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重视程度驱动.  相似文献   

18.
影响农村消费的收入结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同时讨论多个相互关联模型的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方法,以2000年-2006年我国31省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7大类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住房支出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影响显著;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食品、衣着、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支出作用明显;转移性收入主要影响农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9.
基于Super-SBM模型测算2007年—2017年中国旅游生态效率,再结合可变时长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对其俱乐部趋同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索其时空演变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生态效率虽整体水平不高,但呈波动上升态势;省域分布虽不均衡,但呈俱乐部趋同效应.2)不同时长下,中国旅游生态效率均呈俱乐部趋同分布,时长越长,固化效应越弱;等级相邻俱乐部间更容易发生转移.3)不同邻居水平下,多数省域与其邻域效率转移方向一致,而部分东南及西南省市实现向上转移,少数中西部省市陷入“低效率”陷阱.4)影响旅游生态效率俱乐部趋同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旅游人次比、旅游专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政府规制、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为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59年—2017年13届全运会奖牌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角度对60 a来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等级分区中80%为中低水平区,高水平区仅占20%.东、中、西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递减的特征.2) 各省级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绝对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相对差距呈现缩小趋势.省际竞技体育实力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略有改善,但幅度不大.3) 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重心聚集在鲁、豫、皖三省的空间范围内,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4) 从2005年全运会开始,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相邻省级地区“高—高”、“低—低”聚集分布的特征.在60 a的发展历程里,东北地区经历了“强—弱—强”的过程,中部地区与之相反,经历了“弱—强—弱”的过程,东部地区是逐渐增强的过程,而西部地区则是一直处于弱势状态.HH和LL类型分别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集聚,LH类型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HL类型分布比较分散,四大地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