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简称TMS-GC法),研究了水玻璃老机制,结果表明:由于硅酸聚合性质,水玻璃中存在着单硅,二硅,三硅等聚硅酸的混合物,在放置过程中,单硅酸含量逐渐增加,高聚硅酸含量也相应逐渐增加,即发生,“两级分化”现象;水玻璃经改性后,低聚硅酸含量提高,而高聚硅酸含量降低;水玻璃经回流冷凝后,组成有向原来方向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应用水玻璃和硝石灰在絮凝过程中形成硅酸及其盐的特性作了分析,对水玻璃—硝石灰沉淀法处理电解锰废水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与常规硝石灰沉淀法比较,结果表明,水玻璃—硝石灰沉淀法保持了常规硝石灰沉淀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找出了水玻璃砂VRH-CO2硬化法的真空度与脱水率及强度的关系。发现在真空脱水时,真空室内有一个降温过程,在本实验条件下最大降温达11℃,用扫描电镜观察到VRH-CO2法的水玻璃粘结膜是由细小而均匀的硅酸胶粒所组成,而普通CO2法的粘结膜是连片的硅酸凝胶结构。提出水玻璃砂VRH-CO2法的真空度以1.33-2.00kPa为宜,并指出了CO2吹气量及保持时间,原砂质量,残留水分和环境湿度对型  相似文献   

4.
聚硅酸铝的絮凝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制备聚硅酸氯化铝(PSAC)和聚硅酸硫酸铝(PSAS)的基础上,考察了水玻璃浓度,Al/Si摩尔比对聚硅酸氯化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水玻璃浓度;Al/Si摩尔比,铝盐种类,放置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聚硅酸铝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硅酸铝的稳定性随水玻璃浓度增加而降低;PSAS与PSAC絮凝性能的差异和Al/Si摩尔比密切相关,PSAC在Al/Si摩尔比为0.75-1时絮凝效果较好,而PSAS在Al/Si摩尔比较低时絮凝效果好,搅拌强度和放置时间也明显影响药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制含有硅酸钙盐,氟化物,磷酸盐的复合型水玻璃固化剂,考察室温固化过程中干燥失水率,硬度以及涂层浸水时SiO^2-3和Na^+溶出率等性质随固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作矿相和形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找出了水玻璃砂VRH-CO_2硬化法的真空度与脱水率及强度的关系。发现在真空脱水时,真空室内有一个降温过程;在本实验条件下最大降温达11℃。用扫描电镜观察到VRH-CO_2法的水玻璃粘结膜是由细小而均匀的硅酸胶粒所组成,而普通CO_2法的粘结膜是连片的硅酸凝胶结构。提出水玻璃砂VRH-CO_2法的真空度以1.33~2.00kPa为宜,并指出了CO_2吹气量及保持时间、原砂质量、残留水分和环境湿度对型砂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酯硬化水玻璃砂机械法再生及再生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八次旧砂再生循环,研究了酯硬化水玻璃砂和酯硬化膨润土水玻璃砂机械干法的再生和再生砂的性能。结果表明,用机械摩擦再生法,其再生砂可在砂混合料中100%地使用,并可减少水玻璃和酯硬化剂的用量,节约成本;膨润土能增强酯硬化水玻璃旧砂再生的能力,并能极大地降低酯硬化水玻璃再生砂的残留强度,且对其常温性能无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改性剂对水玻璃的改性效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化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对水玻璃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的粘度随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改性剂的加入量而减小。当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0.6%时,水玻璃砂的抗压强度最高,跟化学改性剂相比,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效果有所提高。当改性水玻璃加入量为4%时,在低吹气时间时十二烷基磺酸钠对水玻璃砂溃散强度的改善优于聚丙烯酰胺,而在高吹气时间时,聚丙烯酰胺对水玻璃砂溃散强度的改善优于十二烷基磺酸钠。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铝,水玻璃和铝酸钠为原料制备了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聚合硅酸硫酸铝进行了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聚合硅酸硫酸铝及其复合絮凝剂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恒温箱中测定了粉尘试样添加CaCl2或MgCl2和水玻璃后的含水率与环境温度、湿度、有效抑尘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当环境温度低于31℃,相对湿度高于60%,粉尘试样中CaCl2和水玻璃含量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20%和10%(MgCl2和水玻璃含量的质量分数为23%和11.5%)时,试样的含水率就能保持大于5%(质量分数);(2)当环境温度低于40℃,相对湿度高于50%,粉尘试样中CaCl2和水玻璃含量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26%和13%(MgCl2和水玻璃含量的质量分数为30%和15%)时,试样的含水率就能保持大于5%(质量分数);(3)CaCl2或MgCl2与水玻璃复合后,其粘尘功能进一步增强,而且其溶液的弱酸性得到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碱性硅酸凝胶堵水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碱性硅酸凝胶是一种重要的堵水剂,它是在碱性条件下将水玻璃用活化剂活化制成。本文根据胶凝时间、凝胶强度和使用浓度等三个标准选择了这种凝胶用的活化剂,研究了碱性硅酸凝胶胶凝时间和凝胶强度的影响因素,对比了碱性硅酸凝胶和酸性硅酸凝胶的优缺点,提出了碱性硅酸凝胶堵水剂的使用配方。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玻璃制备了具有较佳形态的活性硅酸,研究了该活性硅酸对不同B值铝盐助凝时模拟体系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该活性硅酸具有明显的助凝效果;当有活性硅酸助凝时,体系Zeta电位明显降低,而除浊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有活性硅酸参与下的混凝机理有别于单纯铝盐,活性硅酸的介入会削弱铝盐在混凝中的电中和作用,但同时强化了黏接架桥与网捕卷扫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范喜群  张红坡 《科技信息》2012,(33):517-518
延迟硅酸凝胶调剖剂具有价格低,可解堵,便于现场大剂量注入的优点,相比有机聚合物冻胶类堵剂,可降低调剖作业成本近1/2,但在推广应用中,对该堵剂进入地层后性能变化、成胶效果却无法监测和评价。通过30m超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考察了吸附及水体稀释等综合因素对该堵剂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延迟硅酸凝胶胶凝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稀释与吸附,吸附导致延迟硅酸凝胶体系成胶组分匹配关系的破坏.但是该体系在吸附和稀释后依然有较好的成胶效果。  相似文献   

14.
Everett DH  Haynes JM  McElroy PJ 《Nature》1970,226(5250):1033-1037
Investigations of the phase behaviour on freezing and subsequent melting and of other properties indicate that anomalous water is a solution containing a fixed amount of relatively involatile material in normal water. There seems to be no need to postulate the existence of a new polymer of water in such solutions. If only water and silica are present, the properti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a silicic acid gel.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商品饮用水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运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对样本的特征性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饮用水的特征性指标主要由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偏硅酸和pH值组成;钾离子与钠离子为同一类指标、镁离子和钙离子为同一类、偏硅酸与pH值也是一类.此结论基本上是正确合理的,对商品水的质量控制及其质量检验部门的初步检测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检测步骤、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成本,为选用步骤少效率高低成本的检测对象来反应饮用水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波辐照对硅酸溶胶进行胶凝实验,发现微波辐照可使硅酸溶胶的凝聚速度大大加快.通过物理参数的对比测定,发现在微波照射条件下可得到更大的表面积和细小孔径的硅胶.对一定浓度的硅酸溶胶进行不同时间照射,探讨了微波凝聚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酸化剂对硅酸聚合胶凝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应用乙酸进行硅酸聚合胶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硅酸溶液中有乙酸化合物时,硅酸聚合胶凝的时间将延长.其表现为:(1)改变了聚硅酸溶液中的组分浓度,(2)降低了硅酸聚合过程中OH-的影响作用.得出乙酸对硅酸聚合具有阻抑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隐晶质石墨的提纯工艺中焙烧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及矿样原始尺寸对焙烧过程中脱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是最难脱除的杂质,其主要赋存物相为高岭石、石英和云母;采用碱焙烧法以及氢氟酸法相结合的工艺可以使脱硅率达到80%以上;采用酸浸加压等强化措施后,最终得到的石墨纯度可达99.56%;碱焙烧过程的活化能为40.694 kJ/mol;降低了原矿平均粒度,提高了焙烧温度;添加矿化剂有助于提高脱硅效率.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生成“铅树”反应成功的关键是硅酸凝胶的坚固性,找到了较好的硅酸凝胶的制备条件,使该氧化还原平衡移动的反应成功率提高了90 %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