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度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重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发酵生产rhCu/Zn-SOD的诱导温度进行了优化,考察了37℃和30℃下重组菌的生长规律及产物表达。在5L自控发酵罐中的发酵结果表明:较低温度时菌体的比生长速率较低,菌体活性与质粒稳定性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外源蛋白稳定性与可溶性也有一定的提高;30℃诱导时rhCu/Zn-SOD的酶活性最高,每毫升发酵液的酶活力为4757U,约为37℃诱导时的2.7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rhBMP-6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0S的作用,分别用含rhBMP-2和rhBMP-6及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窒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实施任何千预的空白对照组和用rGFP干预实验对照组相比.rhBMP-2和rhBMP-6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穿膜数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rhBMP-2和rhBMP-6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spase-3和FIEN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口腔扁平苔藓及5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aspase-3和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Caspase-3的阳性率上皮层和固有层均为100%,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表达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100%,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口腔扁平苔藓中Caspase-3与PTE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aspase-3和PTEN蛋白均参与口腔扁平苔藓病变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且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探究染色体驱动蛋白KIF4A与胃癌细胞迁移运动的关系,从而为胃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用G418筛选的方法构建了两种细胞株:KIF4A低表达的胃癌SGC细胞株与KIF4A过表达的胃癌SGC细胞株,Western与免疫荧光的验证后,对其分别进行细胞划痕与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KIF4A对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成功构建了KIF4A低表达的SGC细胞株(SGC-shKIF4A)与KIF4A过表达的细胞株(SGC-KIF4A),在KIF4A低表达的SGC细胞株中细胞的迁移速率增加,在KIF4A过表达的细胞株中细胞的迁移速率减慢。染色体驱动蛋白KIF4A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为进一步研究KIF4A与胃癌转移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被认为是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状态的重要标志,为评价正畸牙移动过程中ALP活性的变化趋势及其所起的作用,选择17颗需远中移动的正畸尖牙,分别在加力前与加力后1h、24h、7d、14d、21d和30d收集尖牙近远中侧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生化分析ALP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加力后7d、14d和21d,GCF-ALP活性均较受力前显著增加(p〈0.05),且在14d达到峰值(p〈0.01);近、远中位点GCF-ALP活性存在差异,近中侧大于远中侧(p〈0.05).表明GCF-ALP活性的变化趋势反应了正畸力作用下牙周骨组织改建模式,并与牙移动过程密切相关.ALP是反应正畸牙移动和牙周组织改建生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浅层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垂向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福州市西湖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AP)的垂向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活性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初步的研究表明:西湖沉积物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底泥中溶解性磷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高浓度的溶解性磷对APA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活性的来源与水体中沉积下来生物的残体以及微生物代谢物有关.  相似文献   

7.
将会仙喀斯特湿地中心区划分成7个小区,于2009-2010年枯水期的早、中、晚期4次采集0.5 m深水样(每小区采样点10~15个),分析上覆水部分水化指标和磷酸酶特性.参考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会仙喀斯特湿地上覆水处于Ⅳ~V级营养化状态.湿地的Ⅲ、Ⅳ小区水面积最大,两区植物组成对磷均有较好的吸附、吸收和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基因重组融合蛋白纯化过程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晗  刘存歧 《科技信息》2012,(14):95-95
基于目前重组人朊蛋白体外成纤维实验研究,本文简单总结了重组人朊蛋白纤维的特点,以及利于重组蛋白纤维化的条件和方法,包括酸性pH、低浓度变性剂和高速振荡,旨在推动建立体外重组人朊蛋白成纤维模型,为揭示朊病毒致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中的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对碱性磷酸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用金氏法测定其活性,并用Folin-酚法测定酶含量,然后筛选碱性磷酸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在此条件下研究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对兔肝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兔肝中碱性磷酸酶的最适pH值为9.84,最适温度为39℃。在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中甘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和天冬酰胺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而丝氨酸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激活作用,这说明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对酶活性抑制或激活作用与其侧链基团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骨桥蛋白(OPN)和PTE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IGF-I、OPN、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①肿瘤组织中IGF-I、OP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IGF-I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PTE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②IGF-I的表达与OP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IGF-I、OPN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IGF-I、OPN、PTEN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的表达对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睾酮可通过抑制StAR蛋白的表达调节自身的分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睾酮的自分泌调节机制,选取2-3周龄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为研究材料。不同浓度的睾酮(0、10mg/mL、20mg/mL、50mg/mL、100mg/mL)与间质细胞共孵育48h,更换培养液,加入hCG(50U/mL)孵育4h,收集培养液,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睾酮、hCG和cAMP的浓度。然后用浓度为50mg/mL的睾酮与胆固醇,5mg/mL;孕烯醇酮,500ng/mL;脱氢表雄酮,500ng/mL;雄烯二酮,500ng/mL和22R-羟胆固醇(3μg/mL)共同孵育间质细胞48h,更换培养液,加入hCG(50U/mL)孵育4h,收集培养液和细胞,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睾酮,用免疫印迹测定StAR水平。实验结果如下:(1)随着睾酮浓度的增加,睾酮对自身合成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睾酮浓度为50mg/mL,睾酮分泌、hCG的结合率以及间质细胞内cAMP的浓度分别下降了69.93%、61.24%和52.4%。(2)尽管睾酮抑制了胆固醇和雄烯二酮向睾酮的转化,但对其它几种前体物的转化没有明显影响。(3)睾酮不但抑制了基础水平StAR的表达,而且也抑制了hCG刺激的StAR蛋白的表达,这表明睾酮可以通过抑制StAR蛋白的表达降低自身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重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片段(LysGP33)的抗肠癌效应.大肠杆菌原核表达LysGP33活性片段,GST亲和层析柱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MTT比色和细胞划痕方法检测LysGP33活性片段对SW48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mol/L LysGP33活性片段对SW480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够有效地抑制SW480细胞的迁移,并呈现时间依赖效应.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了肠癌细胞的迁移,在抗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重组的F3 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F3-PE39KDEL)的抗肿瘤作用,采用MTT 法检测F3-PE39KDEL 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人卵巢癌细胞SKOV3 和人肝癌细胞HepG2 的生长抑制活性。采用半数致死剂量法观察F3-PE39KDEL 对小鼠的毒性反应。以接种人肺癌细胞的裸鼠为模型,观察F3-PE39KDEL 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培养72、120 h时,F3-PE39KDEL对于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0.41、0.42 μg/mL,4.95、2.53 μg/mL。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给予F3-PE39KDEL 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782 mg/kg,动物出现自发运动减少,死亡集中在给药后1 d 内,死亡动物及实验结束存活动物剖检未见异常。F3-PE39KDEL 对荷瘤裸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剂量分别为0.1、0.2、0.4 mg/kg,其抑制率分别达到37.0%、43.2%、53.1%,显示出良好的量效关系。F3-PE39KDEL 在靶向治疗肿瘤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三叶因子3对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重组人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 TFF3)作用于人结肠肿瘤细胞,研究重组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该蛋白在较低的浓度(10~50 mg/L)下对细胞的增殖基本没有影响,在100~200 mg/L浓度下该蛋白对细胞仅有微弱的刺激作用,提高浓度对细胞增殖作用没有改变。同时研究了TFF3对损伤的单层结肠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发现TFF3对细胞有明显的促进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组的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re FIP-fve)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促分泌作用及对血细胞的凝集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SP Sepharose XL色谱柱纯化重组的免疫调节蛋白;将纯化后的蛋白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血细胞,用MTT法检测蛋白对脾细胞增殖和血细胞凝集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蛋白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结果经过SP Sepharose XL色谱柱纯化后可获得纯度为86%的重组蛋白;纯化蛋白浓度在80μg/m L时最大限度促进细胞增殖;蛋白浓度在2μg/m L时开始出现凝血;ELISA检测结果显示:重组的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论经过SP Sepharose XL色谱柱纯化后可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纯化后的蛋白与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同培养,不仅可以促进脾细胞的增殖,而且能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水平;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培养能够促进血细胞的凝集.  相似文献   

17.
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1(Serum amyloid A1 protein,SAA1)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创伤或感染后在血浆中迅速上升.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SAA1蛋白表达载体p ET28a-SAA1-β,原核表达重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1的β亚基,纯化获得高纯度的SAA1-β蛋白.同时,将表达的SAA1-β蛋白与白色念珠菌SC5314共培养,检测其对SC5314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蛋白浓度为0、2、20、200 mg/L时,菌落平均个数分别为423、385、262和217个,抑菌率分别是0%、8.98%、38.06%和48.70%,表明SAA1-β蛋白浓度在200 mg/L范围内,对白色念珠菌SC5314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蛋白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从小鼠肌肉组织中提取了总RNA,经RT-PCR,扩增出蛋白磷酸酶2C(PP2C)基因,并构建了pUCm-T载体.经核酸序列分析证明PP2C基因序列正确后,将pUCm-T中的PP2C基因插入pET28a载体中,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PP2C,并转化到E.coli BL21(DE3)进行表达.经测定,该菌株表达目的蛋白PP2C的最适条件为:诱导物IPTG的终浓度为0.8 mmol/L,37 ℃,诱导时间为20 h.在此条件下,PP2C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PP2C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8.2%,其中在裂解上清液、沉淀中分别占总蛋白的7.1%和11.1%.经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42 000.应用Ni-NTA柱实现了可溶性PP2C的纯化,收率达80.5%,纯化的PP2C比活力达34.5 U/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myc蛋白在胃癌细胞系BGC823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细胞BGC823经他莫昔芬(TAM)处理后,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10 5MTAM处理胃癌BGC823细胞系24 h后,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及细胞计数,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并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C-myc在胃癌BGC823中高表达,经10 5 M TAM处理24 h后BGC823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C-myc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C-myc在胃癌细胞BGC823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与TAM介导的BGC823细胞活力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C-myc蛋白在胃癌细胞系BGC823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细胞BGC823经他莫昔芬(TAM)处理后,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10 5MTAM处理胃癌BGC823细胞系24 h后,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及细胞计数,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并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C-myc在胃癌BGC823中高表达,经10 5 M TAM处理24 h后BGC823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C-myc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C-myc在胃癌细胞BGC823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与TAM介导的BGC823细胞活力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