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煤层气地面钻井中钻井、固井及压裂造成的污染而产生的近井堵塞,采用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技术,打通污染及堵塞带,沟通煤储层的裂缝系统。结果表明:将这一技术引入煤层气开发中,对因近井带污染等因素造成煤储层渗流通道不畅的煤层气井,即可以实现解堵作用,又可以沟通近井带以外的更多微裂隙及裂缝,降低流体流动摩阻,提高通道导流能力,达到气井增产的目的。该项工程工艺技术为煤层气地面钻井开发提供了一项新的增产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排水降压采气是煤层气井开采的主要方式,而煤层气井开采过程中常出现自然产量低。为促进煤层气的解吸和渗流,现场多次采用了负压排采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研究煤层负压排采技术的潜在增产因素可以完善其技术的理论基础,对今后更好地指导现场煤层气井开发生产以及推广至地质特征、生产特征相似的煤层气区块具有重要的增产意义。探讨了负压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增产因素,并且对负压排采井的选择、使用负压设备的时机提供了排采建议。研究表明:由于煤层气常以吸附态赋存以及煤储层特点,负压排采技术在增大生产压差的同时,可能会起到提高裂缝导流能力、解除表皮污染、促进井间干扰以及增强甲烷滑脱和煤基质收缩等有利效果,同时也会起到加大应力敏感以及裂缝闭合的可能性。可见负压排采技术的正确使用,能最大限度降低废弃压力,提高煤层气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水力喷射径向钻孔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的方式在主井眼中横向钻出微小孔眼的钻完井技术。通过高压水力喷射形成的微小孔眼可以提高井筒与储层间的接触面积,经济而有效地提高油气采收率。建立了水力摩阻与机械摩阻相结合的径向钻孔延伸极限模型,分析了径向射流钻孔的极限延伸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排量是影响软管延伸长度的主要因素,随着软管中排量的增加,软管的延伸极限增加。转向器的出口角也是影响延伸极限的重要因素,但转向角对延伸极限的影响很小。为径向射流钻孔提供了包括水力参数和转向器结构在内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煤层气开发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从煤层气固溶体、煤储层多相介质、煤层气超临界吸附、低煤级煤含气量、煤储层多级压力降与多级渗流、水压与气压关系、动态渗透率等方面对我国煤层气基础研究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从井间距、排采制度、钻完井增产改造、适应中国煤储层物性的开发工艺、平衡开发等方面对煤层气排采现存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趋势是由中高煤级向低煤级储层、由浅部向深部、由单一煤层(组)向多煤层(组)、由地面开发向井地立体式开发、由陆地向海洋、由煤层气单采向煤层气与煤成气共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七厂低渗透油层平均有效孔隙度12%,平均空气渗透率1.35×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透油藏,这类油藏在注水开发中,注水见效慢,油井长期无见水显示,水驱波及效率很低,导致该油层的开发效果较差。为了更好的挖潜该油层潜力,本文阐述了一种非常规开采技术-径向水力喷射技术,其比常规开采技术见效快、成本低、穿透深度长、定向、增产、保护油层效果好。该技术利用高压射流的水力破岩作用,在油层平面内喷射出孔径为40mm-50mm,长度可达100m的水平定向孔眼,提高油井径向流的导流能力,达到挖潜未动用的剩余油和提高油层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郭盈 《科技信息》2012,(16):352-352
由于煤层气储层的自身特性,使其必须经过增产改造措施,才能产生商业气流。水力压裂是日前国内外煤层气井增产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煤储层孔、裂隙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压裂液对煤层的伤害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必须对煤层气井井底瞬时压力进行分析。根据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的产出机理,以多孔介质不定常渗流理论为基础,按垂直井、无限大煤层考虑,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非平衡吸附单相煤层气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非平衡吸附煤层气井底压力与煤层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煤层气井井底瞬时压力分析方法和步骤,从而可获得有关煤层气参数和井筒参数,为煤层气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瞬时压力分析是煤层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获得煤层参数及井筒参数的重要手段,是对煤层气井生产能力的一种测试试验.为了给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必须对煤层气井井底瞬时压力进行分析.根据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的产出机理,以多孔介质定常渗流理论为基础,按垂直井、无限大煤层考虑,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平衡吸附单相煤层气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平衡吸附单相煤层气井底压力与煤层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煤层气井底瞬时压力分析方法和步骤,从而可获得有关煤层气参数和井筒参数,为煤层气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注气开采多组分流体扩散模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低渗透煤层气开发遇到挑战,依据双重介质扩散渗流和多组分吸附平衡理论,建立了注气开采煤层气多组分流体扩散渗流模型,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注气开采煤层气的增产机理.研究表明,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不但减少了煤层甲烷的分压,加速了煤层甲烷的解吸,而且二氧化碳气体比甲烷气体更易吸附,竞争吸附置换煤层甲烷分子,从而提高了煤层气产量,结果表明注气开采煤层气是提高我国低渗透煤层气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煤层钻井和固井过程中,近井区域可产生裂缝扭曲,为后期压裂造成困难.高压水射流技术一方面利用水击作用能有效解除钻井、固井造成的堵塞,使井周环形区域应力再次调整,大部分区域应力下降解除压实效应;另一方面在环空增加一定压力使产生的微裂缝得以延伸,实现水力喷射压裂,可以大幅提高井周的渗透率.对高压水射流技术用于煤层气开发问题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样监测了存栏量1600头的生猪养殖场在污染治理措施处理前后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结果显示在治理措施处理前,锅炉废气中的烟尘、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浓度分别为1217.94 mg/m3、76.28 mg/m3和163.46 mg/m3。处理后,分别为131.64 mg/m3、35.16 mg/m3和163.46 mg/m3。恶臭气体在处理前,NH3和H2S强度分别为8.3 kg/h和1.28 kg/h,处理后,分别为1.1 kg/h和0.17 kg/h,强度均显著降低。废水在处理前,CODcr、BOD5、SS、NH3-N、TP以及粪大肠菌群数分别为4202 mg/L、1681 mg/L、1261 mg/L、462 mg/L、33 mg/L、256 21个/mL。处理后,分别为320mg/L、130 mg/L、126 mg/L、64 mg/L、3 mg/L、943个/mL,浓度均显著降低。固体废物方面,通过堆肥工艺处理猪粪、采取安全井填埋措施处理病死猪只、利用林地施肥处理沼渣,实现了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在采取污染治理措施后,污染治理效果明显,对今后同类型养殖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渗流是重金属扩散的主要作用之一。基于地下水渗流规律的对流、弥散、源汇作用,在不考虑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的情况下,以帷幕工程为对象,分析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阻滞效应。应用GMS 软件建立了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一维对流-弥散仿真模型和抽压水井扰动下的地下水修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帷幕工程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和运移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降低了污染物扩散半径。在污染源持续补给的状态下,365 d 的扩散距离从900 m 缩短为465 m;帷幕工程外部观测点的污染物质量浓度从2.8 mg/L 减少到1.42 mg/L,降低了50%;在抽压水井的扰动下,帷幕工程内部凝固态污染物和溶解态污染物被吸附和被稀释的反应速度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于2012年8月对韭山列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a浓度进行现场调查,并估算初级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夏季韭山列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为0.4×103~1 225.0×103个/m3,平均68.9×103个/m3,尖刺菱形藻为第一优势种;叶绿素a含量为2.2~9.0 mg/m3,平均5.8 mg/m3,初级生产力含量变化范围在170.94~1 083.10 mg/m3·d之间,平均629.46 mg/m3·d,初级生产力分布特征与叶绿素a基本保持一致,由于真光层深度的差异造成两者峰值出现的站位相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初级生产力与叶绿素a、透明度、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呈现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夏季携带高营养盐的长江冲淡水南下与近岸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与浙江沿岸流、海区上升流以及台湾暖流三种水系在该海域的交汇形成海洋锋区是高初级生产力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光照条件和营养盐含量是调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长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是上产稳产5 000×104t 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基础。由于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梁峁交 错的黄土塬区,受地貌条件与开发要求的限制,需要开展带有较大偏移距的三维水平井钻井。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困 难、泥岩坍塌、摩阻扭矩突增等瓶颈难题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规模推广。为解决大偏移距三维水平井施工难题,形成 高效开发致密油藏的主体钻井技术,开展了三维井井身剖面优化、轨迹控制攻关、钻井液体系研究,形成了致密油藏 三维水平井钻井技术。并在YAP 5H 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钻井过程中未出现泥岩坍塌、摩阻扭矩正常、井眼轨迹平 滑,完钻水平段长1 535 m,试油产量119.7 m3/d。该井的顺利实施,首次实现了致密油水平井由二维向大偏移距三维 钻井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为长庆油田水平井开发方式的转变和实现致密油经济有效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小麦叶绿素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铅铬溶液处理小麦苗,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铅铬处理后1、3、5、7 d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在小麦苗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均能降低小麦苗叶绿素在小麦苗中的含量.处理后1 d,除200 mg/L Pb+100 mg/L Cr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处理后3 d,除100 mg/L Pb+50 mg/L Cr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降低53.1%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处理后时间的继续延长,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又恢复至不受影响的正常状态.本研究为铅铬污染胁迫的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东海陆架外黑潮区颗粒有机碳(POC)和生物硅(bSiO2)的研究表明:台湾东北部黑潮主流真光层(100m)POC和bSi0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1μmol/L和0.68μmol/L;^234Th/^238U不平衡法获得POC和bSi02的输出通量分别为3.7mmol/(m^2·d)和1.6mmol/(m^2·d).黑潮沿东海陆架北进过程中,POC和bSiO2的含量及输出通量均呈增加趋势.位于日本西南的黑潮主流中,POC和bSiO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85μmol/L和2.63μmol/L,输出通量分别为6.7mmol/(m^2·d)和4.0mmol/(m^2·d).黑潮与陆架水形成的锋面区,POC和bSiO2浓度均高于黑潮主流.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多孔高分子载体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废水处理效率的部分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3120-11000mg/l,水为停留时间为1-3h。有机容积负荷高达90-150kgCOD/m^3.d时,COD去除率保持在90%左右;床层最佳膨胀率为30%-35%。  相似文献   

18.
对白蜡多年卧孔菌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其摇床发酵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500 mL三角瓶装液量200 mL,初始pH值为6,摇床转速180r/min,10%接种量培养7d,最大产量达到15.46 g/L.发酵罐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装液量6L/10L,初始pH为6,搅拌速度380 r/min,10%接种量培养120h,最大产量达到19.47 g/L.  相似文献   

19.
在中温条件(35℃)下,利用CSTR厌氧反应器半分批式启动处理白酒酒糟,对启动过程的工艺参数(如pH值,VFA等)进行研究.结果,CSTR反应器采用初始物料低容积负荷1.0kgVS/(m3·d),并以负荷0.5kg VS/(m3·d)逐增的方式启动,当容积负荷在1.0~2.5kg VS/(m3·d)范围,厌氧系统单位容积日产气量基本保持在1.45L/(L·d)以上,甲烷含量稳定在60%左右,pH值稳定在6.9~7.3,VFA稳定在1000mg/L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78.7%~93.7%.研究提高了糟渣的利用率及沼气产量,降低了反应器启动的成本,具有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几种园林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白蝉(Gardenia jasminoides var.f ortuniana Lind.)、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Willd.)、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L.)、香港鹅掌柴(Schef f lera arboricola cv.Hongkong)、米仔兰(Aglaia odorata Lour.)、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8种园林植物的成熟叶片分别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设0.1、0.2、0.3、0.4mg/m34个甲醛浓度处理,以空气为对照,测定植物叶片的伤害指数、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叶片细胞膜透性,研究8种园林植物的成熟叶片对甲醛污染的反应。结果显示,甲醛污染处理后8种植物叶片均出现褐色斑或水渍状斑两种症状,伤害指数与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存在正相关;在甲醛处理浓度为0.1mg/m3时,各植物叶片的CAT活性都较对照降低,细胞膜透性明显增大。综合来看,三角梅、红花酢浆草、小驳骨对甲醛污染极为敏感,米仔兰、白蝉、朱槿次之,而香港鹅掌柴、九里香对甲醛污染的抗性则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