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成果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定位站定位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米槠群落是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米槠群落维管束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前三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值为39.058,Shannon—Wiener指数值H′为4.665,Pielou均匀度为81.56%.Simpson指数为59.022.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983,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1.949。3.740,82.32%,26.792,0.963;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9.658,4.110,81.59%,36.897,0.973.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小叶黄杨群落高等 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前两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该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为1.806 8,Pielou均匀度为49.67%,Simpson指数值为2.914 6,PIE为0.6569。群落禾木层与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2.2312,71.16%,5.0783,0.8031;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3371,83.08%,3.5327,0.7169。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亮叶水青冈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亮叶水青冈林是山地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亮叶水青冈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为1.2973,Pielou均匀度为34.71%,Simpson指数为2.4777,PIE为0.5964,群落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高,各项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757,89.11%,12.1179和0.9175,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极低。  相似文献   

4.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的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采用标准地调查和室内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区内6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的植物种类多样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物种14~33种.其中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为1~7,Shannon-Wiener指数为0~1.8095,Simpson指数为0~0.879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580~0.929 9.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为3~12,Shannon-Wiener指数0.950 3~1.9517,Simpson指数0.6488~0.8241,Pielou均匀度指数0.6175~0.865.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5~24,Shannon-Wiener指数0.7541~2.163 2,Simpson指数0.495 8~0.850 6,Pielou均匀度指数0.4686~0.7218.草本物种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中占绝对优势,而乔木种类非常贫乏.杂木林的乔木层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和蒙古栎林最低.杂木林的灌木层多样性最高,岳桦林的均匀度指数较高.蒙古栎林的优势草种比较明显,各多样性指数在所有样地中均达到了最低水平.物种数目随海拔梯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规律,呈明显的双峰格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未受干扰的马尾松林与人为干扰马尾松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正常未受干扰马尾松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3.0,Shannon-wiener指数为4.6、Pielou均匀度0.7,Simpson指数为10.0;干扰恢复马尾松林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值比正常林高,分别为16.5,5.3,0.8和33.4,其中亚冠层和灌木层所起作用较大.利用群落优势度衡量2个群落的稳定性,表明正常林的群落优势度远高于人为干扰林.而受到干扰的马尾松林,马尾松生长几乎停滞,阔叶物种入侵后迅速抢占有利生态位,争夺阳光和空间资源.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可能是生态系统对外界轻度干扰的一种适应,是生态系统恢复稳定的一种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青冈属(Fagus)植物是北半球温带森林的重要建群种,其中以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分布最为广泛.以湖北神农架为研究点,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应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对米心水青冈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2.55,Simpson指数5.31,均匀度指数0.70,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的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径级分布研究表明整个群落更新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的9个样方的调查资料,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该区主要森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生于坡地的森林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生于谷地的云冷杉林和红皮云杉林.同一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也存在差异,丰富度指数除在云冷杉林和红皮云林中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外,其它群落中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谷地云冷杉林和红皮云林及坡地毛缘苔草毛榛子红松林中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在其它群落中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各群落间变化比较复杂,但其变化趋势相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还与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有关,就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松林而言,随着群落的演替,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增加的趋势,当到达顶级群落时又略有降低;而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国家森林公园的群落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稳定程度,采用浙江铜铃山45个样地数据对其不同林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林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毛竹针叶混交林、毛竹常绿混交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_W)和多样性阈值(D_v)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林型,灌木层各指数之间差异没有乔木层明显,但毛竹林显著比其他林型低,草本层毛竹林和针叶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铜铃山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灌木层的S、H′和D_v指数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而草本层各指数与海拔关系均不显著;7个群落均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明确关系,可能与各群落仍处于演替过程中后期阶段未发育至顶级群落有关.  相似文献   

9.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森林群落蝽类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7种森林群落的蝽类昆虫进行研究,共采获蝽类昆虫标本928号,计45种.云南松人工林和印楝人工林的蝽类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Simpson优势度最低;而牛筋条-黄荆林物种丰富度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及Pieiou均匀度指数最低,Simpson优势度最高.Jaecard指数显示7种森林群落蝽类之间为不相似水平,体现了各群落的蝽类多样性,是维护元谋干热河谷生物多样性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Eucaly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评价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分布与更新方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更新后5年,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为植苗林〉萌芽林〉采伐迹地;草本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植苗林为最高,采伐迹地次之,萌芽林最小;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以萌芽林为最高,植苗林次之,采伐迹地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林与植苗林草本层植物之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伐迹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萌芽林(P〈0.05),其余均无显著差异。3种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冠层透光系数、土壤孔隙度、坡向、速效磷对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4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组成变异的90%以上;冠层透光系数、坡向、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孔隙度对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5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86%。【结论】微生境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组成的变化;适度干扰(不炼山、不施除草剂、带状整地、带状抚育)有利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