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文章根据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PM2.5污染物监测数据,定量评估南昌市2014-2017年除夕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昌市2015年除夕的降雨有效抑制了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对大气PM2.5浓度的增高速率。南昌市2014年、2016年和2017年除夕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PM2.5的贡献量分别为65.8、102.9、21.2μg/m~3,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中PM2.5的质量浓度增加显著。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可显著提升南昌市除夕期间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PM2.5污染物监测数据,定量评估南昌市2014-2017年除夕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昌市2015年除夕的降雨有效抑制了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对大气PM2.5浓度的增高速率。南昌市2014年、2016年和2017年除夕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PM2.5的贡献量分别为65.8、102.9、21.2μg/m~3,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中PM2.5的质量浓度增加显著。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可显著提升南昌市除夕期间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拉萨节假日烧香、燃放烟花爆竹和汽车尾气三者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认为烟尘对城市空气质量有很大影响,使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下降,而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相似文献   

4.
2014年1月和3月,利用福州市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自动监测数据(PM10、PM2.5、SO2、NO2和O3)、在线黑碳(BC)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数据,结合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对福州市典型大气污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福州市有三种典型大气污染类型,即外来输送型、本地积累型以及特殊突发型。其中,输送型大气污染的特征是高空、远距离输入气团输送较高浓度PM10和PM2.5,造成其浓度快速上升;突发型大气污染的特征是燃放烟花爆竹造成PM10、PM2.5和SO2大量产生,与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吻合;积累型大气污染的特征是污染物没有明显的浓度峰值,浓度水平均较高,尤其是PM10和NO2。输送型和突发型大气污染中,苯和甲苯浓度的比值(B/T值)基本大于0.5,积累型大气污染B/T值基本小于0.5,说明输送型、突发型大气污染很大程度上受煤炭燃烧的影响,积累型污染主要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烟花爆竹历史悠久,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不可否认,只要燃放烟花爆竹,就有污染物排放。从国情出发,中国目前没有完全禁放烟花爆竹,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烟花爆竹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烟花爆竹生产大省的湖南,应着手研究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如何控制PM2.5,这是确保人民群众健康环保的需要,也是烟花爆竹产业保持生命力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该文通过对厦门市2014年1月30日至2014年1月31日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如下:烟花爆竹的燃放直接提高了当地PM_(2.5)与SO_2的浓度,允许有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在2 h内污染物浓度达到峰值;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受污染迁移的影响,污染物浓度也在6~10 h内达到峰值。为防止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应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行为的控制,同时减少人群在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期进行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燃放烟花爆竹,以增加喜庆的气氛。虽然现在不少地方都禁止在划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安全购买和使用它们,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烟花爆竹购买建议国庆长假将至,为保证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林中: 调整标准,加强监管,降低烟花爆竹危害程度 赵林中带来一份<关于调整烟花爆竹生产标准并加强监管的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出台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具体细则,既保障公民权利和民俗,又将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为了活跃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顺应广大群众的呼声,越来越多的城市解除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尝试有条件、有限制允许市民燃放烟花爆竹。作为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在给我们带来欢乐祥和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避免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元宵节燃放烟花爆竹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11年元宵节(2月17日)前后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SO2、NOX、CO和O3)的浓度数据和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元宵节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宵节大量鞭炮的集中燃放导致了PM10的急剧升高,影响时段主要在2月17日19:00到18日7:00.全市PM10最高小时浓度出现在17日23:00左右,全市平均达到469.3μg/m3,单站最高达到1307μg/m3;烟花爆竹的燃放对SO2、NOX和CO也有一定影响,且对CO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燃放烟花爆竹对O3浓度影响很小;不同的采样点之间空气质量有所差异.另外,元宵节前后北京市的气象条件相对较好,API中烟花爆竹的贡献较高,但在良好的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很快消除.  相似文献   

11.
沙维奇 《科技信息》2008,(9):259-260
通过对鞍山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监测,研究了鞍山市环境空气中PM2.5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分布规律;对化学PM2.5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不同季节PM2.5的组成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燃放烟花爆竹早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无论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还是开业庆典或生日乔迁,都会用燃放烟花爆竹来助兴,以此增添热闹气氛,到了无“响”不成“喜”的地步。无论你在乡村,还是在闹市街头,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那呛人刺鼻的烟雾让你欲躲还难。还有那冲天绽放的烟花.把夜空装点得五彩缤纷,把宁静变化成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3.
阎毅  白静文 《科技资讯》2013,(29):143-143,145
细颗粒物PM2.5,如今已成为国内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其污染现状也引起了国家和公众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PM2.5的成因,并结合国家新颁布的环境空气相关标准,分析了承德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污染现状及污染成因,并提出了承德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伟  韩爱菊 《科技资讯》2013,(2):161-161,163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部制定井向社会公开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该标准中新增加了PM2.5的质量标准。燃蝶锅炉是传统排放度气的污染源,了解其对环境空气中PM2.5的影响程度对提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燃煤锅炉排放烟尘中的枉径分布,依托大气扩算预羽结果初步分析燃煤锅炉排放烟尘对PM2.5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降低环境空气中PM2.5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莞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颗粒物PM2.5如今已成为国内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其污染现状也引起了国家和公众的重视。主要阐述了PM2.5的意义及其危害,并结合国家新颁布的环境空气相关标准,分析了东莞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污染现状及污染成因。针对广东省及东莞市的现状,提出了东莞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年俗,有助于营造热闹欢乐的氛围,但也具有安全隐患,会污染空气、产生噪音等。过年一定要噼里啪啦地燃放烟花爆竹才有年味吗?红红灯灯笼笼、中国结,年年货货市市场场年年味味浓浓寒假里的一天,小记者带着相机跟爸爸去年货市场买年货。刚走进年货市场,小记者就感受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店主们纷纷将节日用品摆在货架上或悬挂在门口,年货市场成了一片红色海洋。小  相似文献   

17.
只茂群 《科技信息》2007,(25):45-46
本文针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所采用TEOM微量震荡天平和Beta射线这两种测量方法在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测量的应用,首先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概念,自动监测的发展及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在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自动监测上做了分析与说明,详细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监测方法。同时,结合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两种测量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近20a来城市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变化的特征和近几年对PM10、PM2.5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TSP与PM10、PM10与PM2.5之间的线性方程。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浓度由1982年的0.729mg/m^3下降到1997年的0.291mg/m^3。南方城市、沿海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显著低于北方城市、内陆城市。1997年,南方城市、沿海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均达到了GB3095-1996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中PM10污染很严重,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环境空气质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幸福指数至关重要。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本文对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具体分析了重庆市2013—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收集重庆市2013—2018年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_2)的月度统计历史数据平均浓度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空气污染负荷系数法分析其变化特征和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8年大气PM2.5月度浓度大多超过平均年浓度限值,PM10浓度月度均值也大多也超标,SO_2均达标。相关的整改措施使得大气中PM2.5与PM10均呈浓度下降状态,SO_2基本呈稳定状态。年内变化显示,各污染物的浓度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污染物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大体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全市的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程度显著降低,空气质量不断变好。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近20a来城市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变化的特征和近几年对PM10、PM2.5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TSP与PM10、PM10与PM2.5之间的线性方程。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浓度由1982年的0.729mg/m3下降到1997年的0.291mg/m3。南方城市、沿海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低于北方城市、内陆城市。1997年,南方城市、沿海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均达到了GB3095-1996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中PM10污染很严重,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