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 6种稀土 -二氯苯氧乙酸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通式为 RE(DCP) 3 、RE(DCP) 3 phen、RE(DCP) 2 hq(RE=L a、Y;DCP=2 ,4-二氯苯氧乙酸根 ;phen=邻菲罗啉 ;hq=8-羟基喹啉 )。6种配合物均溶于二甲基甲酰胺 (DMF)、二甲基亚砜 ,但不溶于水、乙醇、丙酮。 RE (DCP) 3 为白色粉末 ,RE(DCP) 3 .phen为粉红色粉末 ,L a(DCP) 2 .hq为黄色粉末 ,Y(DCP) 2 .hq为淡绿色粉末。摩尔电导 7.44~ 33.6 1s· cm2· mol- 1。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 ,表明同类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均相似 ,游离配体及配合物在紫外光区均产生π-π* 跃迁吸收峰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高于游离配体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10,其在CH3OH溶液中属于非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3.
糠醛缩5-氨基水杨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醛缩5 氨基水杨酸为配体,合成了未见报道的 6 种稀土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热重 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实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 )2Cl]·0.5C2H5OH( RE=La,Nd ) 或[RE(L2)2Cl]·nH2O ( RE=Gd,Dy,Yb,Y ),配体以负一价离子四齿形式配位,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镧,镨的邻苯二甲酸-1,10-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以元素分析,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核样共振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2H2O,RE2L3phen.2H2O(RE:稀土离子,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邻菲咯啉),同时讨论了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RE(NO3)3·4dmso(RE=Sm,Gd)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H6L=C66H84O6)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稀土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实验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RE(H4L)(DMF)4(OH)]·H6L.  相似文献   

6.
稀土与间硝基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phen.nH2O(n=0,1)和REL3bipy.K.nH2O(n=2,4,).并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2,3-二羟基萘为母体,合成2种酰胺型配体,配体再与稀土苦味酸盐(Pic)合成系列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可能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测定分析方法考查了2个配体的Eu(Ⅲ)配合物与ct-DNA结合的模式.结果表明,2个系列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2L](Pic)(L1=C38H30N2O4,L2=C42H38N2O4,RE=Eu(Ⅲ),Tb(Ⅲ),Ce(Ⅲ),Y(Ⅲ)),2个配体的Eu(Ⅲ)配合物均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与ct-DNA通过插入模式结合,且[RE(Pic)2L2](Pic)与ct-DNA间的作用力大于[RE(Pic)2L1](Pic)的.  相似文献   

8.
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邓洪  陈超球  梁利芳 《广西科学》2001,8(2):105-107
合成钕、钆、镝、镥等稀土 (RE)· 2 ,4-二氯苯氧乙酸 (HDCP)·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DCP- 、 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 (DCP) 3· Phen (RE=Nd,Gd,Dy,L u;DCP=C8H5 O3Cl2 Phen=1,10 -邻菲罗啉 ) ,配合物中 RE3+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轻稀土离子 (La3 ,Ce3 ,Pr3 ,Nd3 ,Sm3 ,Eu3 )与 4 羟基安替比啉 (HOAP)和水杨酸 (HSal)的三元固态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摩尔电导作了表征 .确定新配合物组成为 :[RE(OAP) (Sal) 2 (H2 O) 2 ].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稀土(Ⅲ)-苯甲酰三氟丙酮(BTA)-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bipyN2O2)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BTA)3(bipyN2O2)(RE=La,Nd,Eu,Tb,Y).通过电导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稀土肴(Eu)和镧(La)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并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氨谱(14N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含Ln3+的化合物[Er2(p-CH3 C5 H4 COO)10(Phen)2](1),[H02(p-CH3 C5 H4 COO)10(phen)2](2),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固态粉末的IR、UV-Vis-NIR吸收光谱以及近红外发射光谱,并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化合物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得到的结果表明具有刚性共轭结构的配体能够为敏化Ln3+的发光供给能量.使其在近红外区具有明显的发光.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稀土配合物Sm(Hacac)2HAA和Sm0.5Eu0.5(Hacac)2HAA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组成,探讨了它们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Sm(Hacac)2HAA和Sm0.5Eu0.5Hacac)2HAA的均发出Sm3+的特征光谱,发射峰在647 nm;Eu3+的掺入提高了配合物Sm0.5Eu0.5...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具有摩擦发光及荧光性能的Eu3+与苯甲酰三氟丙酮(HTA、三苯基氧化磷(TPPO)的三元配合物.用同样方法合成的Sm3+和Tb3+的相同组成三元配合物仅有荧光特性.经元素分析及红外、紫外光谱测试,确定它们的化学式为Ln(TPPO)2(BTA)2(NO3)(其中h分别为Sm,Eu,Tb).3种配合物在Anurn紫外灯光照射下能发出很强的特征荧光,Sm配合物为粉红色,Eu配合物为红色,Tb配合物为绿色.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Eu3+三元配合物晶体只经玻璃棒轻轻摩擦便能发出闪烁明亮的红光(摩擦发光).  相似文献   

15.
从一未知种属海绵中分离得到4个新化合物,经波谱分析,测定它们的结构为N-(2′,4′-二羟基-正-二十三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六烷-鞘胺醇,N-(2′,4′-二羟基-正-二十四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六烷-鞘胺醇,N-(2′,4′-二羟基-正-二十三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五烷-鞘胺醇,N-(2′,4′-二羟基-正-二十六碳酰基)-1,3-二羟基-正-十六烷-鞘胺醇.  相似文献   

16.
以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然后和三甲胺氢氟酸盐反应得到氟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结果得以证实。同时还研究了其对2,4-二硝基氯苯氟交换生成2,4-二硝基氟苯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硫代亚甲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配体,以三氯甲烷与乙腈为混合溶剂合成了过渡金属镍、铜、银的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Ni(C40H48O4S4)2(NO3)2,Cu(C40H48O4S4)2(NO3)2,Ag2C40H46O4S4,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铜钨硫簇合物[WS_4Cu_3(PPh_3)_3][WS_4Cu_2(PPh_3)_3]。采用外延 X—射吸收精细结构分析(EXAFS)、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上述两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成簇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3个芳醛与2-甲基苯氧基乙酰肼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芳醛-N-(2-甲基苯氧基)乙酰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