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地区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以及后危机背景下,提出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理论依据,论证了民族地区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民族地区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引导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重视民族地区低碳金融对低碳经济产业的转型支持,并提出金融机构在民族地区发展低碳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巨大潜力。本文在界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必要性,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倡导低碳生活新概念、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工业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和路径,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保障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需要拓宽,科学发展观要用正确的发展模式去实践。绿色低碳化发展就是欠发达地区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以粤北梅州为例,阐述欠发达地区低碳转型的重要性以及低碳经济的含义,提出低碳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国策,物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物流业的能耗较高,碳排放量较大。文章首先阐述低碳物流的内涵,然后论述低碳物流是西部地区物流业调整与振兴的发展方向,提出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物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环境下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乐山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著名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大力实施低碳旅游发展战略。乐山市低碳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为低碳旅游实践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支持,引领了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向。乐山市低碳旅游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政府支持、碳足迹测度、低碳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低碳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等。  相似文献   

6.
诠释了如何发挥金融市场的导向和调节作用支持广西低碳经济产业发展;如何培育和完善碳金融交易体系,加快开发碳金融衍生工具,促进广西低碳经济发展.广西的金融业应树立低碳金融理念,将金融服务拓展到低碳经济各个层面,让金融业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最终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  相似文献   

7.
推进低碳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加快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低碳产业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驱动机制和产学研合作互动体制,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积极打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制定低碳技术创新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目前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正逐步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危机,借鉴和学习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将是一项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举足轻重的复杂工程。本文在阐述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并为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军 《科技与经济》2012,25(6):106-110
低碳发展是人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在自然界产生的碳足迹而推行的新型发展理念。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政府加快构建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完善江苏自主创新体系,提高江苏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邵钰涵 《甘肃科技》2015,(4):104-107
发展低碳建筑是当前我国加快向低碳经济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支持我国低碳建筑的激励政策而言,选择正确的评价工具能够帮助决策者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政策。本文通过运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模型,来阐述当前制定相关低碳政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大连市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但产业结构转型压力较大,缺乏有效的低碳技术研发激励机制,碳金融产品匮乏。大连市实现低碳发展,必须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改善能源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多元融资机制,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规划和推进低碳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成学  武春友 《科技与经济》2012,25(4):96-100
生态产业链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如何提高产业链中的资源效率问题,保证生态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共生理论,从低碳经济的视角分析了生态产业链的多元稳定因素,认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是影响低碳生态产业链多元稳定的因素,进而构建低碳生态产业链多元稳定共生理论模型,为生态产业链低碳运行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芝加哥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转型,表现出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高端的知识型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的演进历程,其特征表现为实施多中心城市群发展,促进城市郊区化拓展,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促进城市的绿色低碳化转型.芝加哥多中心模式给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应该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推动城市服务化转型升级,建立均衡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与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碳关税的概念,它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新兴的表现形式。碳关税的征收将有促进我国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正面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削弱我国出口能力、增加失业率等一系列的负面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尽量消除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既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又是一个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对于转变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分析了辽宁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对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了阐释,并分别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建立碳基金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台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方略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很多不利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对高碳模式的矫正和更新。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要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要求制度和管理的创新。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当代各国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英国政府在这方面有着较为成功的做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英国政府不仅起了主导作用,还实行了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将低碳经济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整合组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部门;鼓励低碳升级改造、引导低碳技术研发;尝试建立政府参与投资的绿色银行;积极宣传低碳理念等。我国在进行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学习英国的一些成熟做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每万元生产总值电耗升降数据分析,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需要以生态效应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引领未来的发展;结合宁夏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生态发展趋势等因素,提出宁夏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发展低碳经济。分析宁夏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提出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利用外资、调整吸引FDI方向与战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低碳激励政策、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力度等低碳经济目标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经济发展模式,自提出以来的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讨论。低碳经济的历史潮流给中国发展既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挑战,各级政府应该坚持何种立场、履行哪些职责、发挥什么作用、采取哪些对策,以保证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成为理论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低碳经济,以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低碳化发展为核心。概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就,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绿色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了碳强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激发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努力方向,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广西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紧跟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面临着种种困难与障碍。通过对广西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数据的分析,探讨广西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面临的障碍,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