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镀铬废液、铬鞣废液回收制作铬鞣剂循环利用的最新技术、方法及其在工业方面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塑胶电镀的广泛应用,废含铬粗化液的处理必将成为企业的后顾之忧。本文所提出的利用废粗化液制取皮革工业中普遍使用的铬鞣剂,工艺简便,实用性强。既利用了废物资源,又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为电镀行业开辟了一条较好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废镀液再生利用技术工艺的研究,能充分利用化工原材料,显提高生产效率,既节约了热能又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采用沉淀-双氧水氧化法,对制革铬鞣废水中铬(Ⅲ)的治理和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该法对铬(Ⅲ)的回收率达92%,处理后废水澄清,无色,无味,稳定,pH值8~8.5。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浓缩电镀废液中的六价铬,使排放废水达到0.2mg/L,低于国家0.5mg/L的排放标准。同时将返洗交换的六价铬用甲醇还原制取磷酸铝铬胶粘剂,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实验室废碘液中提取碘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采用分离、萃取、升华等工序回收废碘液中碘的工艺.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液中的l2还原为l^-,浓缩后加入工业级硫酸铜作沉淀剂,在适量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使l^-全部转化为Cu2l2沉淀,然后加浓硝酸氧化之获得单质l2的工艺.通过实验得知,这两种方法所得的碘纯度高、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镍、铜和铬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浸出--硫化沉铜--两段中和除铬--碳酸镍富集工艺,从电镀污泥中综合回收铜、铬和镍.考察了各工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酸浸过程中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50℃,硫酸加入量为理论量的0.8倍;沉铜过程中,沉铜剂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 h和85℃;采用两段除铬工序有效降低了沉淀过程中的镍损失.整个工艺中,铜、铬和镍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8%、99%和94%以上.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浓缩电镀废液中的六价铬,使排放废水达到0.2 mg/L,低于国家0.5 mg/L的排放标准.同时将返洗交换的六价铬用甲醇还原制取磷酸铝铬胶粘剂,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废刹车片中的铜转换为五水硫酸铜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 叙述了对试样的预处理、浸取条件及回收率等问题,对废刹车片进行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回收了资源.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前期的筛选实验发现,旱伞草对铬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以此为基础,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旱伞草在不同总铬质量浓度、不同p H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对镀锌厂含铬废水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10~30 mg/L的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旱伞草对镀锌厂含铬废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修复效果,能使废水中的铬和锌的质量浓度显著降低,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改性茶渣对电镀废水中Cr6+的吸附,探讨温度、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pH为7.5(25℃)时,0.4g改性茶渣处理Cr6+质量浓度为2.852mg.L-1的电镀废水35mL,吸附平衡时间为120min,Cr6+平衡吸附量为0.214mg.g-1,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掷孢酵母对含铬废水的生物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掷孢酵母(Sporobolomyretaceae sp.)对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和菌体的培养时间是影响该废水生物吸附的重要因素,适宜的pH为3.5~5.3;培养时间为55~72h.活性污泥的联合使用能有效地促进铬的生物吸附效果.当污泥质量(湿)浓度为10g/L时,25g/L菌体对34.4mg/L总Cr的去除与33.0mg/L Cr^6+的还原分别高达87.3%、91.9%.对吸附机理和毒性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菌体对铬的吸附由表面吸附、跨壁膜运输和体内积累组成,其中体内积累对吸附的贡献值最大,达到总吸附量的70.6%;细胞壁对铬毒性的抗性理想,300mg/L铬不会对细胞壁产生0.1nm以上的形态破坏:活性污泥的联合使用有助于铬的还原。  相似文献   

14.
用磁场流化床从电镀废液中直接回收铬和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叙述用含有 Zn粒的磁场流化床 ,直接从电镀废液中回收铬和镍。通过实验确定理想的工艺条件 ,在此操作条件下 ,该床连续运行 2 h,铬和镍的回收率分别为 97.5%和 98.2 % ,纯度均在 97%以上。研究中还分析了影响回收效果的主要因素 ,为回收工业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改性硅藻土处理含锌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高效廉价的处理电镀废水,对天然硅藻土进行处理制备成改性硅藻土.在静态条件下,对改性硅藻土处理含锌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改性硅藻土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温度对除锌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4.0~7.0、锌浓度0~100 mg/L范围内,按锌与改性硅藻土质量比为1/30投加改性硅藻土进行处理,锌去除率可达98%以上,且处理后废水近中性. 含锌电镀废水经改性硅藻土处理后,废水中锌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表7,参10.  相似文献   

16.
中和沉淀Cr3 的 pH范围较窄 (6 .3~ 9.5 )决定了采用NaOH或CaO时投药量必须严格控制 .MgCO3 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导致体系具备pH缓冲性质 ,且该缓冲 pH值 (pH =8.4)能够满足中和沉淀Cr3 的条件 ;Cr3 在MgCO3 表面生成Cr(OH) 3 沉淀的界面溶度积 (KSSP=10 -3 3 .50 )小于在溶液中的溶度积 (KSP=10 -3 0 .2 7) ,Cr3 在界面区域比在溶液中更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表面沉淀生成之后 ,MgCO3 表现出类似Cr(OH) 3 的动电行为 .采用含MgCO3 矿物菱镁石为净化剂 ,在较低用量下能够净化极高浓度含铬废水 ,不仅净化效果好而且具有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等优点 .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镀废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提出了铝板作为极板的电絮凝设备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rn+、Cu2+、Zn2+,研究了初始pH值、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絮凝过程中,初始pH值在4-8之间时,金属离子的去除率最好,但当初始pH值超过8时,铬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并且随着电流密...  相似文献   

18.
在聚四氢呋喃废水回收磷的试验中,采用结晶法回收磷,分别考察了反应物体积比、陈化时间、搅拌强度等因素对析出晶体量及晶体结构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乙醇∶废水)为1.5∶1,搅拌强度200 r/min,静沉时间2 h时,磷酸盐去除率达85%以上,获得的晶体晶形与搅拌强度有关,经X-衍射光谱分析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在静态条件下,对PQAAM吸附含重金属离子Cr(Ⅵ)的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QAAM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6.0~8.0,Cr(Ⅵ)浓度0~100 mg/L范围内,吸附时间为100 min,吸附温度为20 ℃,按Cr(Ⅵ)与PQAAM质量比为1∶30投加PQAAM进行处理,Cr(Ⅵ)去除率可达98%以上.含Cr(Ⅵ)的电镀废水经PQAMM吸附后,废水中Cr(Ⅵ)的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表5,参9.  相似文献   

20.
利用阴阳离子聚合物与Na2S和FeSO4结合共同处理含有Cr6+的废水.选择Na2S和FeSO4作为还原剂,明胶、PAM作为絮凝剂.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处理数据,最终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当Cr6+初始浓度为20 mg/L时,Na2S投加反应浓度为24.70 mg/L,FeSO4投加反应浓度为25 mg/L,明胶投加反应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