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张玲芬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3):20-22
讨论了光的偏振态的矩阵表示和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利用坐标变换关系,能快捷地求出偏振器件的琼斯矩阵;而当偏振光依次通过几个偏振器件时,只要连续应用矩阵相乘,就可以方便地求出透射光的偏振状态。矩阵表示法对于讨论偏振光偏振态的变化非常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4.
矩阵方法在几何光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如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
本文使用矩阵方法,将几何成象的ABCD定律、光学系统的放大率、高斯光学主要参数等用系统变换矩阵诸元的形式简单表示出来,并讨论了几何成象特性矩阵元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矩阵光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检验的依据;建立了实验测试系统,并利用偏振光实验平台,测定了出射光的马吕斯定律曲线.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以光轴平行于表面的石英和金红石晶体为例,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对波片琼斯矩阵的3种典型算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说明了在使用主折射率相差较大的晶体作滤波片时,O光和E光的空间分裂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线偏振光测量的关键器件--光电传感器进行了研究,报导了一种简便的对比,选择、测量线偏振光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测量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传感器输出线性化及测量最佳灵敏点问题,提高了线偏振光的测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线偏振光从非均匀光学介质层上下两表面反射出两束光迭加后导致偏振态的变化,特别以射后偏振态为圆偏振光的条件,并给予初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张秀全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6(3):53-58
P-增广矩阵是利用P-集合的动态特征改进普通增广矩阵得到的增广矩阵新结构.利用P-集合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给出P-增广矩阵与普通增广矩阵的关系,及P-增广矩阵的合取范式扩展-收缩逻辑特征;利用P-增广矩阵动态特性与系统工作状态吻合的规律,把P-增广矩阵数学模型应用于动态跟踪识别系统,为判断系统的状态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左国超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6):64-66
本文在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属性关系,指出属性关系可用属性矩阵来表示,同时,给出了属性一致矩阵的定义,讨论了其性质及合成运算,研究了属性一致矩阵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弹塑性本构矩阵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非关联流动法则,在空间状态下基于M—C准则导出一种新的屈服准则以及相应的弹塑性本构关系,该屈服准则与M—C准则所得的塑性体应变增量完全相等,并体现了中间应力σ2对屈服的影响.并把新准则与其他准则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把本文提出的新准则与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效法结合起来,通过对c、φ的等效替换,利用ANSYS通用程序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所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菲涅尔公式和偏振光的Jones矢量表示法,导出了光在介质表面反射和折射的Jones矩阵。并以线偏振光为例,研究了几种特殊情况下反射、折射光的偏振态.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给出了伴随矩阵的几个引理,并利用这些引理及初等方阵的理论,对n阶方阵A,B,证明了(AB)*=B*A*,即有关方阵乘积的伴随阵的等式,其证明方法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较易接受.此外,应用这一等式,十分简洁地证明了关于伴随矩阵的若干性质.尤其是关于幂等和幂零阵的伴随阵的性质证明. 相似文献
19.
矩阵式变换器技术中缩短器件开关时间可有效提高电压利用率和波形质量。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RB-IGBT驱动电路。通过三段驱动方法在缩短开关时间的同时可以有效抑制电压、电流应力的增加。在此基础上,使用600V/100A的RB-IGBT实现了一台三相/三相矩阵式变换器样机,用于驱动一台三相异步电机。换流技术是矩阵变换器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传统基于电流方向的四步换流策略采用电流霍尔检测电流方向,在小电流情况下准确性低。该文检测器件集射极电压确定输出电流方向,并据此实现四步换流。实验证明,该方法电流方向判断准确性远高于传统方法,同时成本大幅度降低,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两种关于偏振光的矩阵运算形式入手,分别研究了它们的几何物理图象,给出了两种运算之间的详细差异,从而得出在处理包含消偏一类问题时应使用MULLER运算,而对于位相间题则应首选JONES运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