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皋陶是我国上古时期与尧、舜、禹并列被后人誉为“上古四圣”之一的历史人物,也被后人尊为我国“司法鼻祖”、“德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梳理和分析了皋陶的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德治是中国独特的法律化现象,德治观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杰出法律思想家长期思索的结果,德治作为冶国手段,既有独特的优越性,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德治和法治并不冲突,我们可以借鉴德治的思路,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皋陶传说放在原始宗教巫术的文化背景上去观察.通过皋陶的神羊决狱、巫术考验、生理残疾、动物助手,以及其子伯益的巫术行为,论证了皋陶的巫人性质.  相似文献   

4.
姚治中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37-41,88
皋陶(yao)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萌芽时期呈现的文明曙光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基石之一。皋陶文化不仅是皖西地方的,也是中华全民族的。科学地研究皋陶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我国历史上确有皋陶其人。但皋陶的形象已经后世儒家改塑,因而今本《尚书》中有关皋陶言论的记述及其与儒家的关系应当审慎界说;本文还认为,史传皋陶立法确有其事,而且皋陶的历史贡献也主要表现在法制建设领域,因而我们应突破那种视儒家思想为中华法系的内涵与特征的传统观点,看到远在儒家学派形成前的久远年代中华法系已经有了初步发展,看到皋陶其人实为中华法系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故事     
<正>法官皋陶是我国传说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与尧、舜、禹并称"上古四圣",还被尊为中国传统司法官的始祖。他是我国典籍记载的第一位法官形象。据载,上古时期社会动荡,皋陶经过认真考察,认识到应该制定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传说皋陶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大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皋陶进行普法教育,使人们知法、畏法  相似文献   

7.
中原华夏族群在其边缘的不断扩张和漂移中,华夏知识精英开始不断修改和调整华夏历史的话语。由此,处于华夏边缘的六安本土历史被重新建构,逐渐被纳入华夏早期历史架构。此后,六安本土精英欣然接受臧文仲、《史记》关于皋陶后裔封于英、六的叙事架构,并受到《华阳国志》的影响,通过方志、族谱、文人诗文,逐渐形成关于本土古史的新的族群认同和选择性的历史记忆。秦汉以后对于皋陶与六安古史的重新构建,有一个重要表征,即"皋陶祠"的建置与反复修建。人们透过对皋祠或皋墓的膜拜,在各自的心灵世界中,又一次升华了对于皋陶的历史构建与书写。皋祠或皋墓,在具体的六安传统话语中,被赋予了一些非一般祠墓所具有的人文意涵。  相似文献   

8.
德治和法治,作为两种最基本最通用的治国方略。要从理论上考察二者的互动,必须深入剖析德治-法治互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机理,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深入思考中对道德和法律的互动达成共识。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和西方德治与法治互动的思想,提出必须密切关注德治与法治的差异和冲突,并高度重视德治和法治的重叠和融合,积极促进德治与法治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德治与法治具有共同的目的 ,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德治是法治的内在灵魂 ,法治以德治为基础 ,为德治提供保障。二者相互为用 ,联手共治 ,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法律控制与社会规范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论述,进而引申到德治的提出缘由,再论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最后谈论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1.
李芳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3,(6):194-194,196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形势与政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该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现状入手,讨论新的历史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习惯,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一种兼具哲学、心理学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它的形成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以及特定的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有关,从理论来源上看,它还受到多种道德哲学传统、道德心理学传统和道德教育学传统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道德责任的主体是个体的人,但当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集体也是道德责任的主体、道德评价的对象。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在当代西方哲学界衍生出了一个庞大的问题域,何谓集体道德责任、哪些群体应负道德责任、集体道德责任如何分配等问题已经成为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心灵哲学等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下,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做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融合,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共有的特质:政治文明是道德文明的制度前提。道德文明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备条件,二者共同起着调控社会的作用。坚持政治文明与道德文明的良性互动,必须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与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人民当家作主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决策失误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造成公共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亦有客观方面的.在深入探析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控制公共行政决策失误的对策:培训提高公共行政决策人员的道德伦理和素质能力;强化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创新公共行政决策的辅助机制一一建立决策失误的评估机制、辨析决策失误的影响因素、实施多元参与的决策模式、健全行政决策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共行政实践出现的行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行政失范、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行政价值缺失等诸多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公共行政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主要是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主义”造成的。对此提出了以德治为基础、以服务为本位的服务行政模式。并对这种服务行政模式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行政道德在廉政建设中起着"道德的强制性仪规"作用,其理论解释多样。因而特别需要在行政道德规范理论和行政道德内化理论的辩正关系上进行研究,以形成理性因素的基本经验用于我国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船山把明德新民定位在君德、化民成俗的关系来阐发《大学》一书义理,即是说新民必本于"已明之君德",除此之外化民成俗还必须有齐治平功夫。因此船山对《大学》全书的诠释就具有明显的政治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20.
财产权学说是洛克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克消极的政治哲学观倡导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因而财产权就被赋予了政治哲学的意义,成为评判政治权力正当性的道德基础之一。文章研究的主题是洛克财产权学说中关于财产权的限制的问题,从分析这一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开始,进而探讨了洛克关于财产占有与享用的限制、财产积累的限制等问题,最后阐述了学界关于洛克财产让渡权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