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肥胖是体内过多能量以脂肪形式积聚的状态,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一种疾病。肥胖动物模型是研究肥胖症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大鼠是肥胖症研究的最常用实验动物。本文综述了4种肥胖大鼠模型,包括自发性肥胖模型、高脂膳食诱发的肥胖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和生命早期干预形成的肥胖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鼠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模型,观察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程度和时间的动态关系.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30),高脂组(n2=30),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高脂饲料,分别检测2~4周小鼠血清TG、TC、HDL-C、LDL-C、和肝组织TG、TC含量变化;并观察肝指数,根据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和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分析肝脏脂变情况.结果:在喂高脂饲料2周后,小鼠血清TC、HDL-C、LDL-C、TC/HDL-c出现明显升高,肝脏TG、TC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的3~4周血脂及肝脂水平保持稳定上升;肝指数持续增大,有肝细胞脂肪变性,肝脏组织细胞脂变程度随喂高脂饲料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结论: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4周内可形成不同脂变程度的脂肪肝,为抗脂肪肝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0天,造成高脂血症模型,观察饮用天然矿泉水对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定康威开发公司提供的双达标优质天然矿泉水(含锶048mg/L,偏硅酸328mg/L)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饮用该矿泉水两个月(实验期间继续给高脂饲料),总胆固醇(TC)含量由12807±4657mg/dL降至7711±2752mg/dL,甘油三酯(TG)含量由14411±5439mg/dL降至8797±3604mg/dL,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饮用天然矿泉水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血脂水平,这可能与矿泉水中所含微量元素的综合作用有关。通过测定,矿泉水中除含必需常量元素外,尚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锶、镁、硒、锗、溴等。矿泉水中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影响了脂质代谢,使血脂水平下降。关于微量元素作用机理问题,所知较少,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不同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分析脂肪肝与体质指数、性别、职业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随机抽样的247名干部和365名农牧民测量的身高、体重、腹部B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墨竹工卡县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5.4%;脂肪肝组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74.5%,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的27.8%;男、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无差异;不同各职业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脂肪肝的发病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控制体重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鼠外源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峰 《科技信息》2008,(1):105-108
方法:采用高脂饲料(10%猪油、10%蛋黄、1%胆固醇、0.5%胆盐)饲喂SD大鼠,4周后,复制外源性高脂血症.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明显提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结果表明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喂可导致大鼠脂代谢紊乱,复制人类外源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长爪沙鼠高脂血症模型的4种造模方法。方法选取用于复制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4种配方饲料,饲喂长爪沙鼠60 d,分别在0 d、30 d、60 d空腹12 h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4种高脂配方饲料在30 d、60 d均使长爪沙鼠血清的TC、HDL-C、LDL-C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以TC升高最为明显,并且LDL-C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HDL-C的增加,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结论 4种高脂配方饲料均可复制长爪沙鼠高脂血症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脂血症食蟹猴模型。方法 采用高脂膳食饲料诱导食蟹猴,分别在4、8、12、18个月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指标,对其血脂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组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4个月后,TC、HDL、LD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TG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8个月后明显升高,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造模后,高脂饲料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C、HDL、LDL、T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在本实验中,模型组TC、HDL、LDL、TG均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TC、LDL明显高于食蟹猴正常参考值水平,说明模型组食蟹猴具有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初步建立了食蟹猴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随机分组的两组大鼠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0周后发现高脂饲养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组织重量及空腹血TNF-α水平均高于普通饲料组,且出现胰岛素抵抗。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TNF-α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雌雄大鼠体质量、血脂的影响,并探寻高脂饮食对雌雄大鼠形成高脂血症差异的影响,为提高动物模型的复制效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随机将 SD 大鼠按性别及喂养饲料分为 4 组,普食组及高脂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及高脂饲料 12 周。观察高脂饲料对不同性别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转氨酶等参数的影响,进而评价性别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影响。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12 周后,雄性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略高于普食组,而雌性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略低于普食组,高脂饲料的喂养使雄性大鼠与雌性大鼠之间的体质量差异进一步扩大; 雌性大鼠血清中 TC、TG、FFA、HDL-C、LDL-C 的含量均明显升高,雄性大鼠血清 TC、FFA、HDL-C、LDL-C 的含量也明显升高,但 TG 并无显著变化; 高脂饮食的饲喂使雌鼠血液中TC、TG、FFA、LDL-C 的含量明显高于雄鼠; 高脂饲料喂养 12 周后雌雄大鼠血液中 AST、ALT 的含量出现一定升高,但依然在较为安全的可控范围内。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 12 周均能诱发雄性及雌性大鼠的脂代谢异常,但雄性大鼠与雌性大鼠在体质量、血脂异常类型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雄性大鼠表现为体质量增加合并典型的高胆固醇血症( Ⅱa 型) ,而雌性大鼠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减低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 Ⅱb 型) 。这种性别差异在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及药物治疗研究中应被重视。  相似文献   

10.
刘健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344-7346
建立肥胖易感(OP)和肥胖抵抗(OR)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以高脂饲料喂饲雄性SD大鼠3周。根据体重筛选出OP和OR大鼠。继续喂饲高脂饲料10周,期间检测大鼠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BMI指数。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测量体脂肪含量。OP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体重、Lee’s指数、BMI指数、体脂含量等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OR组动物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动物相近,提示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与肥胖抵抗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11.
多氯联苯(PCB_S)在聚乙二醇──碳酸钾──过氧化钠体系中于90℃反应6小时,PCB_S降解率达99.45%。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健乳灵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治疗组,用雌二醇和孕酮诱导大鼠发生乳腺增生,观察乳头高度、乳腺组织结构、测定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模型对照动物液中的垂体促乳素,促卵泡素和雌二醇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促黄体素和孕酮则明显降低;模型对照动物的第2、3对乳头高度显著增高;在治疗组中,结果显示健乳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体内垂体-性腺的激素分泌活动;并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乳腺组织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目的是为广大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脂肪肝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田鼠在实验动物化方面的研究经过多年地努力,已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就我国在东方田鼠分类、分布、形态、生态、实验室营养和环境、部分生物学特性、遗传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阐述,同时,提出了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是模拟人类心梗及溶栓再通治疗,研究缺血预适应机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常用的动物模型.本文通过较大数量的动物试验,在制备大白鼠心肌缺血模型方面进行尝试,除对目前采用的方法作出改进之外,提出模型制备成功时的心电图表现特点,并就影响造模成功的几个关键问题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三聚氰胺对孕鼠的毒性作用建立动物模型。方法以120、240、360、480、600、720 mg/kg·d剂量的三聚氰胺给孕鼠灌胃,对照组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孕鼠的生长及生产情况,采用ELISA检测新生鼠血液和肾脏中的三聚氰胺、检测新生鼠肾脏功能、HE染色观察新生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灌胃剂量为720 mg/kg·d的实验组出现明显变化:孕鼠体重增长率降低(P〈0.05);新生鼠产量降低(P〈0.05);新生鼠血液和肾脏内三聚氰胺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鼠肾脏功能下降;肾脏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结论灌胃720 mg/kg·d浓度的三聚氰胺对孕鼠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成功建立了三聚氰胺对孕鼠毒性作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阐述珍珠行业国家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技术路线和方案,以及标准结构研究,并将本标准与国际上同类水平的标准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细致全面,技术要求定得高,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同类研究水平现状,在名词术语,内容覆盖面,产品分级等方面处在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技术对模拟肝衰竭患者血浆的净化作用.方法:利用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或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处理含有一定浓度代谢产物的血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中胆红素,胆汁酸,氨,尿素和肌酐浓度,并利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可显著降低血浆胆红素水平,而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影响.胆汁酸的降低幅度在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组显著高于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组.两种方法对水溶性代谢产物氨、尿素和肌酐的清除作用相似.结论: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清除血浆中白蛋白结合物质的作用强于持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水溶性物质的清除,二者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9.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在非甲──庚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TTV病毒。实验结果表明:TTV病毒可能是引起非甲──庚型肝炎的新型DNA病毒。  相似文献   

20.
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在一定条件下,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可以预示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同时,用FT-IR和^1HNMR表征了环氧封端酚酞型Cardo聚芳醚腈(E-TMPCE)的分子链结构,测定了E-TMPCE试样的环氧值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