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赋予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的语言文字代号,它借助语言符号来表示一定的地理部位,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融合.采用归纳法、历史文献法、统计法等方法,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级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环境学角度和人文地理学角度,将地名按地理属性划分为自然地理类名称和人文地理类名称两大类,并从地名的语言类型,探析新疆地区的地名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它也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研究吉林省的乡镇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采用数理统计法、地图法和GIS的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地名进行分类处理并且对其空间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做出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的自然类地名和人文类地名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同的:自然类的主要集中在以吉林市为主的东半部分,而人文类的地名主要分布在以长春市为主的西半部分.而这种空间的分布状况是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统治时期的朝鲜慈江道和两江道共1 228个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学角度,对慈江道和两江道地名进行分类与分布特征分析.将两道地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2个大类,以及山系、水系、方位、交通、意愿等14个亚类.两道总体地名类型分布为自然地名数量高于人文地名数量.两道在人文地名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均为意愿地名、军事地名和交通地名的数量为前3位.在自然地名中,慈江道的方位地名数量最高,两江道的山系地名数量最高.基于ArcGIS软件,对两道地名分别进行核密度、空间自相关、高程、坡度和坡向分析,得出两道地名分布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性和空间正相关性,两道地名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分布具有一致性特征.两道地名均集中于高程较低、坡度偏小、日照条件和强度良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体现一个区域自然与人文空间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反映区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北京房山区为例,统计区域内28个乡镇及地区下辖的村级、社区地名,根据其得名原因分为自然类、经济类、文化类和空间位置类地名,运用GIS分析,探讨各类型地名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与房山区自然人文环境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区域内自然类地名分布较为均匀;经济类地名、文化类地名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这与现有的文化空间格局并不十分相符.建议未来在地名规划时,应在尊重历史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典故和地域文化来命名新片区和道路地名,以突出区域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体育和地理都将空间、空间内人与物运动及相互作用的方式作为关注点,体育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成为体育和地理间联系的纽带,以地理为视角,研究体育文化也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采用文献法、交叉研究法,对影响体育文化形成和传播的地理学因素,体育文化发展中的地理学特性以及地理学特性对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解析得出,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空间扩散、空间组织等地理学特性,并受纬度、地形、城市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按照地名反映出的自然及人文特征进行统计分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地名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与人类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非随机且呈显著的集聚模式,形成“中部高、外围低”的核密度分化特征;对地名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文物古迹数量、人均GDP、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年均降水量、坡度与路网密度;地名的空间分异受到自然生存环境与社会人文活动的综合约束作用,其中,文物古迹数量与人均GDP的交互占据主导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遗留的文化足迹,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地名的来源和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有关,承载着先人的历史足迹,也从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热情.本文采用统计法、图表法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铜陵市行政村地名进行地理学分析,从地形、方位、传说、意愿等方面分析地名所反映出来的人地关系,对于人们了解铜陵市各地不同的自然和社会风俗特征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数据整理、图文分析等地理学研究方法,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两方面入手,主要包括意愿、地形、水文、建筑、姓氏等要素,对芜湖市933个行政村名语源与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揭示出芜湖市行政村名空间分布与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芜湖市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为地名的传承奠定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湖南长沙市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分析与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村级地名所体现的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研究.将湖南长沙市村级地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村级地名形成的影响,探索长沙市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地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和方位标记,也是一个地方的风貌特征与文化记忆,更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和中华民族的遗产.通过对广东省清远市的村名进行研究,运用文献查阅、数据统计等地理学研究方法对这些村名进行分类,研究得出广东省清远市的村名与当地的自然及人文因素都有着密切联系.从空间上看,山、水、植物和土壤一类的自然类村名都表现出与当地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姓氏类的人文村名在各县市都有一部分,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但都反映了当地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人们所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所属民族和宗教信仰等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制约,所以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对福建省乡镇地名运用统计法、分类法和综合分析法的研究,得到的自然类地名分布与福建省内降水分布、山地丘陵等的分布有较高的契合度,人文类地名分布也与福建所处地域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福建乡镇地名的研究对福建地理环境、人文情怀以及历史变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为识别周围的地理环境要素与周围其他地区而对居住地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符号.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地名的命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融合.天津市的乡镇地名可以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且以人文类为主;天津市的乡镇地名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的代号,是人在地理环境基础上活动的产物,是与一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等因素有着很大联系的实物.通过对地名语源类型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因素对地名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各村地名的语源类型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对行政村名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图文分析法等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滁州市行政村名的分布规律,这有助于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滁州市行政村地名的影响,加深我们对滁州市行政村名的了解,同时对研究当地文化和促进人地关系发展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核密度的宝鸡地名文化特征与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自然和人文方面分析宝鸡市乡镇地名表现的地理环境特征、宝鸡市地名命名规律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分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方法借助Arc-GIS10.2核密度分析工具,以宝鸡市152个乡镇名作为离散点,绘制宝鸡市各类地名核密度分布图。结果与结论地名中凝结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姓氏和地形地貌命名的地名在整个宝鸡市分布形成不同的核密度分布中心。而其他类别的地名的形成和分布也呈现各自的规律性,水文植被类地名受气候与河流的影响,历史文化传说类地名分布与人文现象紧密相关,方位数字类地名分布与地理位置空间密切相关,人们选择以吉祥类动物为地方名称的代表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吉祥,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省石城县客家地名为研究对象,借助K均值聚类和空间插值方法对自然景观地名和人文景观地名进行聚类分析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城县地名点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状态,中部地区的地名密度高于北部和南部地区,这与石城县的自然地貌特征相一致.在聚类结果中,从自然景观角度来看,山貌、水系地名多于动植物、耕作地名,反映出石城县"八山半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客家"山地文化"的特色;从人文景观角度来看,建筑交通地名少于方位、方言和美愿地名,印证了石城县"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人文景观特征和客家方言的特色.说明石城县的地名文化景观深植于自然与文化地理特征中,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客家文化的交融与整合.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一个区域内的历史、地理、文化、语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该地所处的区域环境密不可分,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十堰市行政村进行归纳分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和其他因素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地名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经研究得出,十堰市行政村名的命名和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湖北省十堰市的村级地名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名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以日照市具有详细来源信息的村落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查阅、数理统计和GIS等方法,对地名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地名与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村落地名的区域景观特征.研究发现:地名的分类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要素关系密切.日照市自然类地名景观在空间上表现为以五莲县中西部为主核心、莒县东北部为次核心向东港区和岚山区沿海一带扩散,与日照市地势形态空间特征相吻合;人文类地名景观在空间上表现为以莒县南部为主核心,五莲县中东部为次核心,莒县北部和岚山区北部相对集中的格局,反映了日照市人文历史演化由西向东、由陆地向临海扩展的空间特征.总体上,村落地名景观在空间上表现为以五莲县中南部、莒县中西部为主核心,东港区和岚山区交界地区为次核心向周围地区扩散,体现了区域自然要素空间态势与人文演化的复合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兰州市三县区村级地名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统计分析自然、人文地名类别.结果表明,兰州市自然类地名符合过渡带复杂地貌特征,集中分布在适宜人类生存的高海拔区;在人文类地名趋同自然类地名条件下,经济类地名变化规律趋同自然类地名,几乎重叠聚落地名,表示经济类活动不仅需要优越地理条件,更倾向于集中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军防地名占比最大,由于防守、关卡等军事目的,该类地名多位于水源充足、易守难攻的险峻地带,且可以为驱逐匈奴的战争轨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地名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印上了出生地之自然和文化的烙印,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本文通过统计分类法从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对贵州省9个地级单位的1 401个乡级地名进行分析,并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各乡级地名的空间分布,体现出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并对我们继承和发扬地名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对某一地方的命名,它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当地的一些地理特征.通过采用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四川省的4 706个乡镇地名的语源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乡镇地名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2)在自然类的乡镇地名中,以地形、水文、方位所占比例较大;在人文类的乡镇地名中,以建筑、意愿、姓氏的命名为主;(3)四川省乡镇地名与当地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