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油藏润湿性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石表面润湿性是影响油、水在岩石孔隙中分布、流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岩石润湿性直接制约着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毛细管力以及石油采收率。从岩石表面矿物组成、原油的组分、地层水、注入水的离子含量和离子组成、pH以及温度等方面讨论了油藏岩石的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CO2对原油的抽提及其对原油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高压PVT(压力-体积-温度)试验装置,模拟3种不同性质的原油油样非混相驱时CO2-原油的接触过程,重点考察CO2对原油的抽提作用以及CO2抽提后剩余原油的物性,测定抽提过程中进入气相的轻质组分的体积(抽提油量)、残余油黏度及组成.试验结果表明:CO2优先抽提原油中的轻质组分,原油越轻,CO2的抽提油量越大;抽提后残余油黏度普遍提高,残余油样黏度是原油黏度的1.1~2.0倍,且温度越低,黏度比越大;提高注入压力或降低CO2注入量可防止油气性质差异变大.研究认为,抽提作用对重质原油的黏度影响较大,导致CO2抽提后残余油的采出难度加大,建议CO2驱油技术应优先应用在轻质油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地震对油井的增产机理。方法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机械振动对岩心和原油性质的影响。结果机械振动可使原油黏度降低,驱替过程岩石的毛细管阻力下降;振动可使岩石的润湿性得到改善,增加油、水相对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结论人工振动对油藏处理后,油井原油会普遍地增产,含水率下降,提高了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筛选方法复杂等问题,建立了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模型。在原油组成的分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原油特征基团、烃类分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结构间的内在关系,开展表面活性剂筛选方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与适用的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一定构效关系,可根据不同油藏原油结构特征优选出适用的不同结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储层原油吸附对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大庆低渗透储层原油在岩石表面吸附的机理及其对油水渗流的影响。实验表明,原油中沥青质和非烃组分可以被岩石表面吸附,形成吸附层。吸附层的存在减小了岩心的孔隙半径,增大了油水流动阻力。粘度相同的含有沥青质的模拟原油与精制油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流动曲线差别较大。在原油/岩石体系中,原油在岩石孔隙表面的吸附层厚度将达到孔隙半径的30%以上,在原油/地层水/岩石体系中,油膜厚度与孔隙半径的比值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增大,特低渗透岩心中吸附层厚度可达到孔隙半径的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油相和水单相渗透率。  相似文献   

6.
运用矿场提供的岩块、地层水及火驱生产井套管尾气等资料,设计了纯蒸汽驱替实验与蒸汽混合火驱生产井套管尾气复合驱替实验,再对驱替实验后的岩心与原油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实验与原油族组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纯蒸汽驱油相比,蒸汽混合火驱生产井套管尾气复合驱能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9.8%;孔隙喉道变大,储层岩石原生粒间孔隙中出现直径为1μm的次生微孔隙,原油烷烃、芳香烃组分增加,非烃组分减少。火驱生产井套管尾气混入蒸汽回注油藏能改善储层孔隙性与原油族组分组成,与杜84块油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原油沥青质吸附与沉积对储层岩石润湿性和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油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和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是造成储层损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首先,采用改进的自吸速率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原油沥青质吸附所引起的砂岩岩样润湿指数的变化;然后,利用岩心流动实验方法,定量评价了稠油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润湿指数随沥青质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导致油相的相对渗透率降低。地层水的离子组成是影响水湿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层水所含无机阳离子的化合价价数越高,它与沥青质的协同作用所引起的润湿指数下降的程度越大。储层岩心油相渗透率下降的程度与沥青质沉积量和储层岩心的原始渗透率有关,沉积量越大或原始渗透率越低,则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越大。因此,对于原油中富含沥青质的油藏,特别是稠油油藏,尽可能抑制沥青质的吸附和沉积是保护储层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原油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和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是造成储层损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首先 ,采用改进的自吸速率法和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原油沥青质吸附所引起的砂岩岩样润湿指数的变化 ;然后 ,利用岩心流动实验方法 ,定量评价了稠油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岩心润湿指数随沥青质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 ,从而导致油相的相对渗透率降低。地层水的离子组成是影响水湿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层水所含无机阳离子的化合价价数越高 ,它与沥青质的协同作用所引起的润湿指数下降的程度越大。储层岩心油相渗透率下降的程度与沥青质沉积量和储层岩心的原始渗透率有关 ,沉积量越大或原始渗透率越低 ,则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越大。因此 ,对于原油中富含沥青质的油藏 ,特别是稠油油藏 ,尽可能抑制沥青质的吸附和沉积是保护储层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产出液高含水期油田的、具有提高残余原油采收率作用的廉价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重芳烃石油磺酸盐(HAPS)及其特殊的驱油方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HAPS与现场地层水配伍性良好ω(HAPS)为0.2%-0.3%的水溶液在产出液高含水情况下,可使残余原油采收率的累计增加保持在7%-8%的范围内,胜利油田弧南N-2801井区现场试验表明,低质量分数的HAPS驱具有明显的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采出原 物性较一般的水驱有显著的变化,对于非均质性不太突出的油藏,HAPS驱具有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SN油田S7块油藏为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进入多孔介质后,在岩石/油/水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渗流、驱油过程。表面活性剂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分为乳化、运移、富集3个方面。低界面张力体系能使油珠分散,使油珠直径变小,使油珠易于流动。实验研究表明,注入表面活性剂后,相对渗透率曲线发生变化,水相曲线左移,液相渗透率明显提高,残余饱和度减少。  相似文献   

11.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相间传质实验过程中,分析CTAB在油水之间的相间传质行为及其与原油中酸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水相pH值、原油酸值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及其对碳酸盐岩表面的润湿性反转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原油羧酸与CTAB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对,能促进CTAB在油水之间的传质与分配,且随着水相pH值的增加,CTAB在油水相间传质能力增强;原油羧酸-CTAB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对成为油湿表面的有效亲核,可使碳酸盐岩表面的润湿性转变为水湿,而且浓度高于CMC的浓度时,润湿反转作用更强,因为CTAB溶液中胶束的存在有利于岩石表面羧基化合物的解离.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地将驱油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即在极性硅胶柱上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淋洗分离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富集在淋洗液中 .用指示剂法及红外光谱法对分离情况进行检测 .对表面活性剂的定量测定表明 ,回收率可达 99%± 2 %  相似文献   

13.
水驱是油田开发的主要技术,但常规水驱只是通过向地层补充能量的方式提高采收率,而离子匹配水驱技术则是基于油藏介质中固-液微界面作用强的特点,通过对注入水离子类型和强度的精确离子匹配实现剥离残余油膜提高驱油效率。以西峰油田为例,结合室内驱油实验、Zeta电位测量、原子力显微分析和界面作用力数值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离子匹配精细水驱技术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水离子类型的调整和离子浓度的改变,在二次采油和在三次采油模式下,离子匹配精细水驱分别比模拟地层水驱提高采出程度15.6和9.8个百分点。其中,界面的Zeta电位和分离压的大小与离子匹配精细水的离子类型关系密切。相同离子浓度情况下,数值计算与原子力显微分析实验所得结果均表明,Na+比Ca2+和Mg2+的分离压高,从而表现出了更有利于从岩石表面剥离油膜的能力;同时,随着注入水离子浓度的降低,盐水-原油-岩石界面的Zeta电位负值和分离压均呈增大的趋势,油和岩石表面之间的斥力增大,致使残余油更容易从岩石表面剥落,离子匹配精细水驱有助于提高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储层岩石界面电性对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影响,考察了矿物组成、无机盐、pH值、极性物质以及表面活性剂对碳酸盐岩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越大,其相应的Zeta电位就越趋向于正值;Ca~(2+)比Na~+对碳酸盐岩Zeta电位影响大,可使Zeta电位由负值转变为正值;溶液p H增大使得碳酸盐岩Zeta电位减小,但在Ca~(2+)的影响下,碳酸盐岩Zeta电位降低幅度较小;碳酸盐岩吸附极性物质后Zeta电位变大,这与极性物质改变碳酸盐岩表面润湿性相关;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碳酸盐岩Zeta电位的正负由表面活性剂的电性所决定,表面活性剂对碳酸盐岩Zeta电位的调控能力与表面活性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能力有关。这些研究结果不仅阐明了碳酸盐岩与不同流体之间的界面电性,而且也有助于理解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用测接触角法研究两个储层基质渗透率极低的碳酸盐岩油藏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本研究工作中制做的接触角测试装置。装置是用玻璃和聚四氟乙烯制做的,每次实验可以同时做四组岩样,解决了实验中岩石表面的污染问题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油藏的储层岩石表面都是亲油的;川中油藏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随水相矿化度或pH值增大可由亲油转变为亲水。  相似文献   

16.
Apollo环保酶对油井驱油解堵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pollo环保酶的特性,从降低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发生构象反转与原油发生诱导楔合,电性作用与原油形成楔合物,疏通被堵塞的油流通道,降低地层流体流动阻力,改变油藏岩石表面润湿性,提高原油流动性等方面,分析了Apollo环保酶驱油解堵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用富含沥青质的单家寺原油制备了天然油湿岩心,与通常用硅油处理的岩心相比较,该岩心的油湿特性更接近油藏岩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油湿程度较高,油湿持久性好,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基本不受影响.评价了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其中老化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随温度升高,岩样的油湿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油藏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油藏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根据原油的物性、族组成特征,将该区原油分为三类,并对每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对该区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其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原油的油源对比,探讨了该区油气纵、横向分布,运移成藏及源岩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埕北30潜山油藏的连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油藏地球化学角度出发,根据原油中C9-C17支链烷烃和环烷烃的色谱指纹特征,轻烃指纹对比,轻烃成熟度指标,对埕北30潜山油藏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埕北30潜山油藏各井原油的油源相同,但原油中C9-C17环烷烃和支链烷烃指纹,轻烃指纹,轻烃成熟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油藏在横向上是不连通的,各油藏单元的古生界和太古界原油色谱指纹一致,其储层在纵向上是连通的。  相似文献   

20.
江汉油藏油及其注二氧化碳体系高压粘度的实验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产江汉原油进行了组成分析;实验测定了井流物在油自条件下的粘度以及在油藏条件下注CO2后样品的粘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得实测数据已应用于江汉油田注CO2混相驱开采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