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溶剂对比实验及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溶剂及最佳提取条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物料比1:18,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采用该方法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45%.  相似文献   

2.
响应曲面法优化莲子蛋白质的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B设计一最陡爬坡实验一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莲子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获得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即提取液SDS浓度为3.27%、DTT浓度为0.2%、pH=12.0、液固比(V/W)为12:1、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90min、超声波辅助时间为21.5min.在此条件下,莲子蛋白质提取率可达92.27%.  相似文献   

3.
对浒苔多糖的碱法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评价提取条件对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首先选用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碱溶液浓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多水平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碱溶液浓度;浒苔多糖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h,固液比1:40(g:m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0.3mol/L;最佳工艺条件下,浒苔多糖的提取率为3.1%.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回流提取法,经过粉碎、热回流提取、浓缩、酸沉、过滤等实验过程从甘草中提取粗提甘草酸。以甘草酸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NaHCO_3添加量、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NaHCO_3添加量0. 4%、液料比15∶1、提取时间2. 5 h、提取温度60℃。在最佳条件下甘草酸的平均提取率为33. 27%。  相似文献   

5.
以甘草为原料,碱性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甘草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氨水浓度、液固比、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为响应变量,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11,氨水体积分数1.0%,乙醇体积分数66%,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74℃。在该条件下,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2.15%。  相似文献   

6.
正交设计优选密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云南当地密蒙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溶液浸提,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密蒙花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密蒙花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本实验对密蒙花中总黄酮提取最佳方法为A3B3C3,即乙醇浓度为70%,浸提温度为75℃,浸提时间为3h,总黄酮提取率为14.50%.结论: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法可以用于云南当地密蒙花总黄酮的提取,其中浸提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剂提取法从鱼腥草中提取鱼腥草素.研究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鱼腥草素提取率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50%乙醇溶液为溶剂,固液比1:30,温度50℃,时间65min,提取率可达11.0%.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浸提法提取漳州血柚皮中的总黄酮,以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取率。分别对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对提取过程中显著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料液比1:30,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2.5h,该工艺条件下血柚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2%。  相似文献   

9.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甘草粗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时间和温度3个因素,以甘草粗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甘草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1∶1,时间2.1 h,温度63℃,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0.23%。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实验,探讨了浸提次数、时间、温度及pH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料液比为1:20,温度为90℃,pH值为8,浸提时间为90min时提取效果最佳,多糖得率为0.833%。采用上述条件,在超声仪中进行超声波提取,20min时可达到最佳效果,多糖提取率为1.250%。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甘草属(Glycyrrhiza)八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比较.本属花粉形态是单花粉类型;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近园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园形或钝园形;具3孔沟;花粉粒为中等大小(31·6~38·7μm);外壁分层明显;外壁纹饰为细网纹和网纹.用高速离心机对Gly-cyrrhiza uralensis和Glycyrrhiza glabra两种花粉进行破壁观察其外壁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3.
内蒙产甘草中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AA67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对乌拉尔甘草中1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中药微量元素含量与临床应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胀果甘草细胞的悬浮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取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根段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悬浮细胞培养,建立了胀果甘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测定了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并且研究了接种量、条件培养和激素组合对胀果甘草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来源的愈伤组织最适合作为胀果甘草细胞悬浮培养的起始培养物;悬浮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35 g/L;条件培养基的最佳用量为总培养体积的1/3;最适合胀果甘草悬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是附加了NAA 1.0 mg/L+KT 0.5 mg/L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的质量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新疆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的质量差异,本文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全谱分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甘草和栽培甘草在2θ值2°~30°低角度范围内指纹图谱无较大特征差异;野生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和Fe、Mg、Ca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栽培甘草,且成份比例也不同——野生甘草中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例是1.00:6.67:107.84,而栽培甘草中为1.00:8.70:36.42。  相似文献   

16.
甘草田昆虫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和2004年对人工甘草田和野生甘草田昆虫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甘草田昆虫平均个体数多、多样性指数低、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人工甘草田昆虫物种丰富度极显著高于野生甘草田,而均匀性指数极显著低于野生甘草田.  相似文献   

17.
甘草叶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一种高效提取甘草叶中总黄酮的方法,对比研究了闪式提取、索氏抽提、搅拌提取、超声波提取4种方法对胀果甘草叶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利用正交实验对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4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6min.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甘草叶中总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甘草属植物的长荚果系的8个种和4个变种,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法,分析它们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草属内的每个种具有明显的酶谱差异,有它们自己的特征酶带。从酶带谱的相似度指数来看,12G.glabra,12aG.glabra L.var.Rlandulis,12bG.glabra,5G.xhiheziensis,6G.eurycarpa,6aG.eurycarpa,9G.Korshinskyi,10aG.shiheziuralensis的相似度指数较高,它们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而7G.alalensis,10G.uralensis的相似度指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甘草属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产甘草属11种、1变种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2n=2x=16,并对其种间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药甘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甘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脱蛋白的优选方案.正交试验表明,水煎煮法提取水溶性甘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温度控制在90℃,提取时间为3h;超声法提取水溶性甘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超声功率为100W,提取时间15min.脱蛋白的最优方法为:三氯乙酸-Sevag法.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超声法提取水溶性甘草多糖的量是水煎煮法的2.77倍,说明超声法是从甘草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