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MOS级过氧化氢及无水乙醇中痕量银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制定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银的分析程度,试样经挥发浓缩,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还确定了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原子化条件等,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回收试验及实测样品等,该方法的精密度为3.76%,检测限达0.066ng/ml。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型在线氢化发生装置,研究了微型氢化物发生AAS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方法。考察了共存离子对银的干扰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干扰元素允许量比普通氢化法大5-100倍,灵敏度高,干扰少,银的检出限为0.68μg/L,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试剂消耗少,样品分析精密度RSD=2.52%,适合地质物料中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对掺银三氧化二铝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结 ,用XRD、SDT对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掺银三氧化二铝可在 12 0 0℃保持银的含量 ,这对掺银三氧化二铝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化学修饰电极近年发展十分活跃,把络合剂修饰到电极上并进行痕量元素的浓集和测定,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我们利用石墨电极作为基底电极,经予处理极化,浸渍聚丙烯腈并和含目的功能团的化合物反应制成了聚丙烯酰胺肟电极,红外光谱图证明,目的功能团已进入电极表面,该电极用于银的测定,手续简便快速、灵敏度达10~(-8)M左右,用于复杂样品中银的测定,不经分离、测定结果和标样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5.
纳米银催化的甲烷选择还原NO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浸渍方法制备银担载量为3%-15%的Ag/H-ZSM-5催化剂,考察其在CH4选择还原NO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分子筛中3%-5%银的引入对催化剂活性提高较小;在银担载量高于7%的催化剂样品上,NO转化率显著提高,通过XRD、UV-vis和TEM技术对催化剂样品的表征,发现在担载量高于7%的催化剂样品上有聚集的纳米银颗粒的形成,并且银颗粒的大小随银担载量增加而增大。将表征结果与反应数据相结合,说明了分子筛外表面纳米银颗粒的形成,提高了银催化剂在CH4选择还原NO反应中的活性。银催化剂上NO/O2共吸附后的TPD和TPR研究揭示了纳米银颗粒参与选择还原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溅射法制作了银薄膜,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银薄的电子显微像和电子衍射图样,银薄膜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fcc)晶格。我们以银溅射膜作为标准样品确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相机常数。  相似文献   

7.
载银氧化镁(MgO)的烧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载银氧化镁 (MgO)在不同温度下烧结 ,用XRD ,SDT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载银氧化镁中银的含量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烧结温度到 132 0℃时 ,银的含量几乎为零 ,给载银氧化镁抗菌陶瓷烧结温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标准样品加入法,用火试金测定技术,对凉山地区银锌矿分析,通过国家标准样品和外检样品分析,本法高效、准确、易操作,完全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铜精矿中银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各环节剖析,总结出在样品加工和前处理中要充分考虑其成份组成复杂、干扰情况各异、银含量差异较大等特点,注意样品的加工过程和银的赋存状态,以保证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尽量避免样品在处理过程中的挥发损失、包夹、共沉淀吸附等情况的发生。并根据其含量配制相应等级浓度的标准溶液,以满足测定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采用室温转化法、分别用乙二胺与氨水做模板合成硒化银量子点,对合成的硒化银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研究了模板对合成硒化银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铜精矿中银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各环节剖析,总结出在样品加工和前处理中要充分考虑其成份组成复杂、干扰情况各异、银含量差异较大等特点,注意样品的加工过程和银的赋存状态,以保证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尽量避免样品在处理过程中的挥发损失、包夹、共沉淀吸附等情况的发生。并根据其含量配制相应等级浓度的标准溶液,以满足测定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在十八烯体系中合成Cd S量子点,用光诱导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并将两者复合,制备成4种复合样品,分析复合样品的荧光谱,在银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分别对应于富含缺陷的硫化镉量子点的带边荧光峰和表面态荧光峰时,发生了带边荧光淬灭而表面态荧光增强的现象.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金属和量子点之间的距离,能够控制带边荧光辐射和缺陷带荧光辐射的比例,从而控制白光量子点的色温.采用395 nm紫光LED作为激发光源,将涂有荧光样品的玻片与激发光源组装成银纳米颗粒/量子点复合结构白光照明器件原型,银纳米粒子能够改变Cd S量子点样品发光颜色,荧光效应的增强程度随着量子点样品的厚度减小而加强.该研究为认识荧光物质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探讨了该器件在变色发光材料方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添加载银纳米TiO_2对硅橡胶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添加载银纳米TiO2对硅橡胶的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将载银纳米TiO2粉末按不同质量分数0~2.5%添加至硅橡胶,在140℃高温硫化1.5h制成样品;采用浸渍培养法检测样品的抗菌性能;采用MTT法检测样品的细胞毒性,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检测样品对细胞黏附的影响,实验细胞为小鼠成纤维细胞(Ratfibroblastcells,L929)。研究结果表明,在TiO2粉末含量为0~2.0%时,硅橡胶的抗菌率随添加载银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添加量为2.0%和2.5%时,其抗菌率均达100%;当TiO2含量为0与2.0%时,浸提液对L929无细胞毒性;与L929接触培养48h后,在TiO2含量为2.0%的样品表面,细胞呈长梭形,伸展良好,而不添加TiO2的样品表面,细胞伸展欠佳,多数细胞蜷缩变形成枣核状;添加载银纳米TiO2后硅橡胶具有抗菌性、无细胞毒性并有利于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14.
掺杂银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银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银的TiO2纳米粉体,并采用XRD、HRTEM、FT-IR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XRD结果表明,掺杂银和未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均为四方相锐钛矿型,平均粒径大约为6-12 nm.适量银的掺杂有效抑制了粒径的增大以及向金红石型的相转化.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掺银的TiO2比纯TiO2对有机染料刚果红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明显提高,且银的最佳掺杂量是3%.此外,样品3%Ag-TiO2对次甲基兰和罗丹明B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而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不明显,原因可能与染料分子的不同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研究了AgI-Ag_4P_2O_7非晶态快离子导体中的银沉积问题。给出了在电子束轰击下银计数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开始时银沉积率随时间而增加较快,然后变得缓慢,最后趋于一个极限值。对于晶化后的样品,由于晶界的阻碍作用,向轰击区迁移的Ag~ 离子减少,离子源枯竭快,银计数率达到极限值比未晶化前快。文中同时给出了电子束轰击区的二次电子像、背射电子像。AgLαX-射线扫描像。在银沉积过程中,发现在电子束轰击区周围伴生有枝叶状的脉纹似的析出物,是由于电子束轰击样品产生温升而导致玻璃中银和银的化合物析晶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亚硝基R盐存在下,银取代亚铁氰化钠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显色适宜的酸度pH=4和pH=6,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 nm,银含量在0~10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方法可用于一般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选用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注银碳基生物医学材料样品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抗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注银后材料表面形成的富银层是材料抗菌性的主要原因.对注银剂量相同的样品,直接接触比其滤液的抗菌效果好,说明注银碳基材料的抗菌性是溶出的银离子和材料表面未溶出的络合状银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银离子溶出杀菌为主.通过紫外光谱法探究银离子和细菌染色体DNA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银离子与DNA之间存在静电和碱基作用,导致DNA分子天然构象遭到破坏,起到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在高氟酸-硫脲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0~3.0μg/ml,回收率为96.3%~103.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2%。本法适用于地质样品和选冶流程样品中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光谱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实验工作主要为新样品和新电极材料的研究,SERS光谱的应用研究也在逐步展开,银电极表面吸附吡啶、六氢吡啶、硫脲和硫氰酸钠分子(离子)的SERS光谱研究已有报道,实验研究给出影响SERS光谱表面增强效应的因素较多。本文就苯甲酸 KCl水溶液系统,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获得的银电极表面吸附苯甲酸根离子的SERS光谱作简单介绍。一、样品配制和银电极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叶清 《厦门科技》2007,(5):60-60
2006年8月5日-7日。刚刚完成第十八次科考任务,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航行四万三干多海里完成多学科环球海洋考察的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作客厦门.并且对公众开放。代表着我国最尖端科学技术的科考船“大洋一号”.自投入使用至今总航程已达26万多海里,相当绕地球赤道12圈。不仅采集了不少5000米以下海底岩矿样品.还发现大洋中脊喷着黑烟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且获得富含铜、锌、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热液硫化物样品和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