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刘博  庄波 《科技信息》2014,(10):125-126,130
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移动2G/3G切换成功率的因素,通过对2G基站"系统间入切换开关"参数的设置,提高2G、3G间切换成功率,提升客户感知。  相似文献   

2.
用最大QoS共享路径算法改进MRSVP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MRSVP(Resource Resercation Protocol with Mobile Hosts)协议的基础上,针对MRSVP协议在处理单播流时的缺陷,提出了最大QoS(Quaity of Service)共享路径的概念,给出了计算最大QoS共享路径的算法并对MRSVP协议进行了改进.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RSVP协议相对改进前,在网络重载情况下,缩短了重新进行资源预留的路径,从而提高了资源预留成功率,增加了移动主机在子网间切换的成功率,缩短了移动主机切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方便WCDMA/GSM双系统间的切换,在定义某WCDMA小区逻辑邻小区时,不但要在其所属的RNC中定义该小区的WCDMA逻辑邻区,有时还要定义WCDMA系统边缘GSM逻辑邻小区.介绍了WCDMA/GSM双系统中RNC邻小区设置的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4.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域间垂直切换,提出一种基于可信第三方的切换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协议分别考虑了向上切换和向下切换两种切换场景.文中还改进了一种三方密钥分配协议,用于实现域间垂直切换认证过程中的临时密钥分配.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案在安全和性能上具有较好的折中性.  相似文献   

5.
IETF提出的SIP(会话发起协议)标准已被3GPP2采用作为无线Internet网络会话管理的基础,3G R5版本已经选择SIP作为3G移动通信多媒体领域的信令。概述了SIP协议后,详细描述了SIP在应用层上对无线Internet网络移动性的支持,并提出一个具体的无线Internet网络架构,用无线Internet网络实例分析SIP是如何支持无线Internet网络的移动性。  相似文献   

6.
聂晶 《广东科技》2010,19(24):66-67
3G技术中的WCDMA、CDMA2000在很多国家已经相对成熟运营,中国的TD-SCDMA相对另外两种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接力切换技术,但是对于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技术,在未来网络的发展融合中也有着更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切换技术,作为3G技术研究的工作,以期待对3G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并介绍3G移动通信系统三种不同技术标准分别采用的切换技术,包括软切换的实现过程,硬切换发生的场合,接力切换的工作原理等。  相似文献   

7.
在间谍工作中,限制性边邻域连通度和限制性邻域连通度比一般连通度和边连通度更加稳定可靠。文中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限制性邻域连通度和限制性边邻域连通度。证明了如果图G的线图L(G)是κ’NC图,那么κRNC(L(G))=λRNC(G)当且仅当G不是super-λRNC。并且证明了如果G是λpN C+1,q+1(G)连通图,那么L(G)是κpN,Cq连通的,并且κpN,Cq(L(G))=λpN C+1,q+1(G)。  相似文献   

8.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是3G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的主要网元,是接入网络(UTRAN)的组成部分,负责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链路管理和移交机制等等。RNC是一个多板卡构成的多处理机系统,其内部的IO通信机制是衡量RNC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安全稳定的IO通信机制,已经成了各通信开发商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此为课题,讨论IO通信机制的优化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IETF提出的SIP(会话发起协议)标准已被3GPP2采用作为无线Internet网络会话管理的基础,3GR5版本已经选择SIP作为3G移动通信多媒体领域的信令。概述了SIP协议后,详细描述了SIP在应用层上对无线Internet网络移动性的支持,并提出一个具体的无线Internet网络架构,用无线Internet网络实例分析SIP是如何支持无线Internet网络的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保证了最小的切换时延和尽可能小的切换开销,但对快速移动的主机,切换代价仍然很大.这是因为在新旧接入路由器间的隧道建立之前到达旧路由器的数据包将会丢失.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切换协议.为了降低数据包传输开销,改进的快速切换协议在前路由器端引入了一个缓存,存储转发到其他路由器的数据包.参照切换过程的时间表,对快速切换和改进的快速切换在数据包传送代价和缓存占用方面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前路由器端加入缓存可以大大优化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切换性能是影响移动Wi MAX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一种混合无缝切换算法(hybrid seamless handover,HSH)。研究结果表明:HSH在F-HMIPv6算法的基础上集成MSCTP协议进行子网间快速切换,有效地消除数据分组的隧道传输及HA绑定更新过程所引起的服务中断;采用快速重复地址检测(F-DAD)机制可减少DAD产生的服务中断时间;在基站中设计业务调度缓存机制减少了子网间切换时因快速机制引起的丢包;结合CIP协议实现子网内链路变换的软切换方式,有效降低了服务中断时间和丢包率;与F-HMIPv6相比,HSH的子网间切换延迟降低近30%,子网内切换时的丢包数减少近60%。  相似文献   

13.
3G和WiFi无线网络能提供更精确的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的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算法能提高网络间切换的效率。本文基于网络终端的位置,移动速度及方向角信息,区分切换类型,设置可变入界、出界距离,并以接收信号强度值辅助比较判决切换,减少了乒乓效应,降低切换阻塞率及切换延时,实现同构、异构网络的无缝切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3GPP LTE网间切换安全协议,发现通过监听网络消息的方式,入侵者可以在协议的信息交互过程中获取协议的2个核心密钥,并将其用于非法活动而不会被系统发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保留原协议信息交互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3GPP LTE网间切换安全协议.该改进协议引入了公钥体系,保证密钥不会因为第三方的截取而...  相似文献   

15.
π-演算是以进程间移动通信为研究重点的并发理论,本文扼要叙述π-演算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如何用π-演算描述和验证安全协议,具体以Station-to-Station协议的一个不完全版本为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并在π-演算的工具MWB中证实了协议中存在的一个攻击,分析受到攻击的原因并给出了协议的改进版本.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v6 协议(MIPv6)中的切换延迟一般为2~3 s,这对于实时性业务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快速移动IPv6协议(FMIPv6)通过获取链路层信息来预测切换事件从而大大减少了切换延迟.本文首先分析了MIPv6切换流程及延时,然后引入了快速切换中的二层事件抽象原语,并结合二层事件对切换延迟进行分析,接着给出了Linux平台下FMIPv6软件的设计模型及实现流程,最后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测试结果表明,FMIPv6的切换延迟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文中论述的快速切换机制可应用于各种IP移动性解决方案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无线模块的切换方法有望实现快速的AP间切换,但是缺乏具体的实验论证,特别是切换过程中该方法对网络吞吐量的影响。为此,本文建立了快速AP间切换实验床,并对该方法的切换延迟和切换过程中的网络吞吐量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执行AP间切换时的网络延迟不超过10毫秒,并且对端到端吞吐量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从实验上论证了该方法可以实现快速的AP间切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固定宽带无线接入(BWA)802.16d协议标准的基础上,IEEE制订了支持移动性能的802.16e移动协议标准,即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协议,与802.16d版本相比较,支持了用户站以车速移动和基站或小区高层切换功能,为无线城域网中的"最后一英里"连接提供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蓝牙网络中BLUEPAC IP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 IP协议的基础上 ,介绍了适用于 BLUEPAC网络的 BLUEPAC IP协议 ,给出了 BLUEPACIP协议栈的基本结构 ,讨论了 BLUEPAC网络的建立过程 ,以及如何在 BLUEPAC网络中实现移动用户的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及移动切换等问题 ,并对 BLUEPAC网络中 ,切换过程对系统信息速率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 ,展望了 BLUEPAC IP协议在个人无线接入网络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无线模块的快速AP间切换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无线模块的切换方法有望实现快速的AP间切换,但是缺乏具体的实验论证,特别是切换过程中该方法对网络吞吐量的影响.为此,建立快速AP间切换实验床,并对该方法的切换延迟和切换过程中的网络吞吐量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执行AP间切换时的网络延迟不超过10 ms,并且对端到端吞吐量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从实验上论证了该方法可以实现快速的AP间切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