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陶瓷微滤膜净化微污染水的效果,采用电絮凝预处理工艺提高陶瓷膜的出水水质。研究了电流密度、进水流量以及过滤模式对组合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电流密度2.0 m A/cm2,进水流量4 L/min,过滤模式为错流过滤浓水全排除。同时,对比了化学絮凝和电絮凝对陶瓷微滤膜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及化学絮凝,两者的差距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孔过滤过程可当作渗流来处理,并建立了微孔滤过滤过程的数学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同某工厂锅炉烟气脱硫与除尘及其废水封闭循环系统中微滤池的运行结果能很好地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微絮凝砂滤工艺由于其占地面积小、造价和运行费用低以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该研究通过模拟和试验分析对微絮凝砂滤工艺去除粪大肠杆菌进行探讨.从生物安全性和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对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的去除效果并对其进行了简单模拟.结果表明:当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数量级为6.1~6.44时,微絮凝砂滤工艺可以去除0.6~1.0个数量级的粪大肠菌,絮凝剂剂量对粪大肠杆菌的去除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滤速的增大和滤层深度的减小均会降低其去除效果.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微絮凝砂滤对粪大肠菌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Haberer工艺由上向流轻质滤料技术、再絮凝过滤技术及其载粉末活性炭过滤技术组成,集接触絮凝、过滤及粉末活性吸附为一体,以扩大过滤的原水范围,提高水处理效果,变革了水处理传统工艺.本文分析了其除浊、去除有机物的机理及特点,并提出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絮凝-金属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借助X射线能谱、电镜扫描等微观表征以及动态膜污染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微絮凝-金属膜组合工艺运行方式与膜污染机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的浑浊度、UV254以及CODMn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97.6%、80.0%和63.1%.选用0.3μm金属膜滤芯时,采用恒通量过滤模式,膜比通量随着通量的增加逐渐从44.44L·(m2·h·kPa)-1增至58.33L·(m2·h·kPa)-1;采用恒压过滤模式,膜比通量随着压力的增加逐渐从47.91L·(m2·h·kPa)-1降至17.63L·(m2·h·kPa)-1,金属膜在恒通量运行时的膜比通量高于恒压运行,说明恒通量运行时膜阻力增长较为缓慢.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膜表面污染物中含有O、Al和Si等元素,推断膜表面主要污染物是硅酸铝盐;通过电镜扫描与动态膜污染数学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金属膜膜污染的主要形式为滤饼层污染.  相似文献   

6.
电振机振幅控制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振机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慢变参数的非线性系统。用微偏线性化法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反映了振幅定值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微滤膜部分堵塞过滤模型的建立和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过滤机理是目前膜过滤工艺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描述微滤过程的速率变化数学模型,通过假设膜通道均为连通的网络型通道,将Kozeny-Carman方程与Darcy方程联立,建立了微滤膜部分堵塞过滤机理模型,并以孔隙率与水力半径为关键因素,推导了基于Darcy方程的微滤速率变化规律。在恒压条件下,通过醋酸纤维素(CA)平板膜死端过滤实验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在线测定了微滤速率和滤液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数据和推导的模型基本吻合;且微滤存在Hermans-Bredee的3种机理(即机理指数n=2,3/2,1)以外的堵塞过滤机理,即n=4/3次方的机理。本文提出的部分堵塞过滤机理,可以与传统精密过滤中的基于Poiseuilles方程的堵塞过滤理论一起,应用于包括微-超滤的精密过滤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以兰化303厂雨排污水为例,提出了微絮凝过滤处理合乳化油废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肯定了其良好的除油效果,油的去除率可达80%左右,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含水油浓度、滤速、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反冲洗方法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适宜的膜过滤运行工艺,为膜过滤法饮用水处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试验以抚顺大伙房水库水为原水,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为试验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处理水量、过滤时间、加药量等因素对微絮凝-超滤膜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确定显著影响因素和最佳运行工艺参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得出微絮凝-超滤膜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处理水量为2 m3/h,过滤时间为40 min,加药量为5 mg/L,其中显著影响因素为处理水量.结论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最优参数运行条件下,可以有效处理水中浊度和有机物,处理效能远高于传统常规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短纤维为过滤材料构建一种新型毯式过滤器,对唐山市北郊净水厂的絮凝出水进行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毯式过滤器的出水浊度稳定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过滤周期长,为其替代传统工艺中沉淀池过滤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