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羌建新 《世界知识》2014,(17):56-5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改革方兴未艾。在多边开发金融领域,中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世界银行改革的同时,相继提出成立金砖开发银行(以下简称“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倡议,这是中国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改革方面推出的重大举措。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金砖银行、亚投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正在日益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2008年秋季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衍生金融产品及其过度杠杆化,而制造和炒作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证券公司则被认为是罪魁祸首。“贝尔斯登”和“莱曼兄弟”这些如雷贯耳、呼风唤雨华尔街多年的世界超级投资银行在自己一手制造的危机中玩火自焚,率先倒下;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机构无一幸免,损失惨重,大量倒闭。  相似文献   

3.
亚洲金融动荡掀起的波澜起伏跌宕,至今尚未平息。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亚洲。亚洲,这片曾屡创奇迹的土地能否永葆辉煌? 带着疑惑和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专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陶礼明。问:引发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南亚国家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首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风险的国际法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不仅风险大,而且具有难以监管的特点,因国内法监管风险的局限性,有关国家若单纯从国内法的角度去监管金融衍生跨国交易风险,则很难达到风险监管的预期效果,因而需要有关国家的合作,通过制定国际条约的形式对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风险进行强而有力的国际法监管才能达到及时防范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从国际法层面完善目前有关金融衍生工具跨国交易风险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负面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危机。通过对发生在 5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反思 ,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出台的紧缩政策的失误和对危机国家的负面影响。透过这种表象会使我们发现 ,在金融日益全球化 ,各国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条件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面临的种种难以克服的尖锐矛盾和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策性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虽然改革速度放缓,但是其功能与作用却愈发显赫。政策性银行法律规制的缺位使得在抵抗金融危机等大的金融运营风险方面深显苍白、无力,因此在认识到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以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农业投资银行和现代的亚洲开发银行为现实背景,应该与时俱进的完善国内政策性银行立法。  相似文献   

7.
当今,金融衍生市场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强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已越来越引起国际性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事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加强政府对衍生市场的监管由于金融衍生市场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金融衍生市场潜伏着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的信用风险,因而加强政府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监管法规,有效防止金融衍生市场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有序运行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监管工作包括: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金融工具的衍生和发展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活力。近年来,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有关的一系列触目惊心事件的发生,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高风险及市场、信用、流动、操纵、法律等风险,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严重的冲击,扩大了经济的虚拟化和泡沫程度,一再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注意和反省。本文试图从金融衍生工具涉及的风险分析着手,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的思考,进一步对其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鹏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1):61-62,50
本文介绍了我国金融衍生交易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我国金融衍生交易法律的生存及发展环境,深入挖掘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风险的产生原因,借鉴各国金融衍生工具法律风险的表现各异的监管方法,明确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既是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风险备受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我国的金融业也潜伏着严重的金融风险,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大、比例高等问题没有彻底根除,这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沉重的历史包袱,是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隐患。不良贷款是指: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或呆账状态,而使银行资产风险加大并面临资本损失的那部分贷款、按照人民银行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在这五类贷款中,次级、可疑和损失视同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1.
亚洲金融危机的迅速扩散以及亚洲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唤起了亚洲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关注。本文从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底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造成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低效,乏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混乱的银行监管制度无疑是诸多最终导致危机的内在原因之一,这里提出了东亚金融自由化进中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浩 《科技信息》2011,(29):405-406
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极大冲击。东南亚金融危机从外汇市场的货币贬值开始,接着出现国际资本的流动性风险,货币市场利率风险,证券市场动荡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酿成世界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由于金融工具的过度创新,房地产中介机构和银行发放房贷给还款能力较低的客户,并且将房贷证券化,打包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当贷款利率提高后出现了大量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本息的现象,造成房地产中介机构和银行的破产倒闭,最终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中国正处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金融市场和国外金融市场同样存在利率差异,容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值得金融监管当局重视。同时严格的金融监管十分必要。要解决中国金融领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只有通过金融改革的继续深化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稳步推进金融业及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4.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近些年来表现欠佳的日本经济。它是否正在卷进这场危机中,抑或成为阻止危机扩展的“防波堤”?它的金融问题与其他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是一回事,还是有质的区别?它是否也会面临在某些亚洲国家出现的经济骚乱,或是继续保持平静?近两个年度的经济反差在东京的神田街,我向一位小商店主问路,顺便聊  相似文献   

15.
以东亚金融危机为借鉴,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份、银行不良资产、国际收支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金融隐患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制;财政、信贷、企业等方面协调配合,消化银行不良资产;强化资本项目管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化解金融隐患、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融衍生工具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金融风波使金融衍生工具成为人们关注焦点;金融衍生工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国引进和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方面的一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结构性产品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该文就影响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相关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完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对策,促进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观察     
《世界博览》2010,(3):11-14
为什么银行会强者更强?加拿大《新时代》杂志发表文章,称受危机影响最大的银行并不在金融危机的策源地美国。用纳税人的钱输血后,美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金融活动的核心取决于信誉、信息网络和在这基础上进行市场交易的能力。因  相似文献   

19.
从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重新组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以来,美国金融和银行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近几年美国银行购并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欧洲、日本等大型全能银行集团竞争加剧,市场争夺日益激烈,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大,使得美国各银行利润明显下降,旧的银行机制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日趋活跃的需要。美国银行购并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急剧发展大大加强了个别和局部金融危机迅速转化为区域或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金融危机的防范和解决已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为了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国际性蔓延。控制危机的传播渠道毋庸置疑,但更为重要的是,各国政府还应该极力维护本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控制国内金融危机的发生,以此切断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源头,并且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合作。通过协调的经济政策来预防金融危机的国际性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