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柴兵虎 《奇闻怪事》2007,(11):12-13
刘洋(化名),是一个写字习惯和卫生习惯很不好的男孩,握笔姿势不正确,书写零乱。他写字时,时常把自己的手指和手掌弄得黑黑的,学生起外号“黑手党”,有时连脸上和衣服上都沾上墨水,变成了“花脸猫”。为了让他写好字,我可费了不少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芮是我从教以来遇到的一名非常特殊的孩子,典型的高智商低行为。当我刚接班的时候,就有好心的老师告诉我,说班上有几个“皮猴”,其中最厉害的就是芮,说芮患“自闭症”(经过了解他是感统功能失调),是最难对付的,在班上经常会无缘无故“发神经”。我笑着调侃:“有差异就是资源。”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特别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或者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以及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相似文献   

4.
鲍勃j了近郁闷坏了,真是干啥啥不顺,不管是写字还是吃饭,妈妈会不停地在耳边提醒他:“用右手,用右手!”这“紧箍咒”念得鲍勃一个头都有两个大了。鲍勃就不明白了,就算自己是个左撇子,可也没招谁没惹谁,为啥妈妈就非要把他变成个“右撇子”呢?  相似文献   

5.
<正>我有一个同学习惯用左手写字和画画,大家都说他是左撇子。那么,动物中也有左撇子吗?A: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做各种事情,只有少数人习惯用左手来做一些复杂的动作,如写字、握筷子等,这些人我们常  相似文献   

6.
童灵敏 《奇闻怪事》2007,(6):19-19,18
特殊家庭孩子是指父母离异、父母一方已故,或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无法跟随其生活的孩子。特殊的家庭环境,给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各种各样不利的因素。我们要了解并合理对待他们各种心理表现,在给予特别爱的基础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合力,帮助他们正确走上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7.
张凯 《奇闻怪事》2007,(10):30-30
韩月文(化名)是我们班的一名借读生。父母整天忙于做生意,很少顾及他,但是在花钱上却是很照顾他,基本上是要多少给多少。这也就进一步促成了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刘红 《奇闻怪事》2007,(10):33-33,39
顾梓正(化名)是我班一位男生,胖乎乎的脸,胖乎乎的手,刚接班那阵我觉得他特别可爱。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星期,他就让我感到头疼了——课上,他坐不了3分钟就把头埋进课桌,手中还不停地拨弄着什么。老师提醒暗示。他就正襟危坐,过不了3分钟又恢复原样;做作业时,他可以在快速写字的同时,手里不停地玩着橡皮,  相似文献   

9.
翔宇的转变     
“这孩子确实变了,班上选物理科代表,他第一个举手毛遂自荐!”班主任惊喜地说。“默写50个单词或短语,他竞得了90分!”英语老师这样夸他。“他”是谁呢?初二(2)班的翔宇(化名)。初二重新分班,他可是这个班的最后一名啊!听任教过他初一的老师介绍,他的英语考试总是不及格,甚至常考30多分。  相似文献   

10.
范梅(化名),一个内向羞涩的小女孩,由于用左手写字,所以与众不同。 一向胆小的她上课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在认真听课,好像我身上天天有新奇似的,这样的孩子我喜欢,老师操心少,她也学习好。在我心中,她像一朵小小的梅花,我期待她将来盛开。可今天她心神不安,恍恍惚惚的,上课老走神,所以有了下面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10,(4):96-96
大部分人小时候都玩过积木(building blocks)。一堆正方体,加上若干长方块,一个三角块(用来做屋顶),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地搭出他心目中的房子、高楼、大厦、教堂……  相似文献   

12.
马卫国 《科技信息》2012,(17):155-156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反思的印度影片。而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和它有太多的相似地方。在家庭中,父母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每一个家长都不断思考的问题。尊重个性差异、善待孩子、在游戏中激发热情,培养兴趣,利用表扬和批评的有效保障促进每个孩子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在现代社会中,不少家长都非常注重子女的早期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中心人物,家庭成员,过分关心他的存在。对他们的需求有求必应。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智力投资,拜师学艺,培养孩子写字,画画等,使孩子能有一技之长。然而,已由于独生子女的“独”,使更多的家长过分迁就,溺爱孩子,使幼儿容易形成的自私,任性,依赖,胆小怕事等心理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缺乏忍让精神和配合意识,更谈不到助人为乐。在他们的眼里根本没有别人。这样的一类幼儿聚一起谁会关心谁、谁能忍让谁?都要“我”为中心。如新玩具“我”要先玩,好吃的“我”要先尝,所有的小朋友所“我”的指挥。否则就哭就骂,就打就闹。决不吃点亏。  相似文献   

14.
中午,我刚踏进校门,数学老师就告诉我说,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家长来找我,问:“凭什么不让他的孩子来学校睡午觉?”听她这么一说,我想起是昨天我们班的“好学生”(学习好)华齐(化名)因为午睡时违犯纪律让我劝回家午睡了。怕他不告诉家长,上午我用手机与他的家长联系了几次都未联系上。不用说这家长一定是他的了。  相似文献   

15.
《科技知识动漫》2007,(7S):32-32
(1)目光迟疑,视而不见,说明孩子有难以启齿的心事,应加以开导。(2)眼神无光,昏昏欲睡,说明孩子对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3)眼睛向下,不敢正视,说明孩子做错事了。(4)目光专注于某一事物,表现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5)目光凝视,说明孩子正聚精会神地探索。(6)东张西望,目不暇接,说明孩子对周围事物有浓厚兴趣。(7)目光集中在大人脸上,说明孩子有所祈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现在,在教育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其理由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时间短(只有双休日),孩子的学业他们也不懂,无法帮,他们所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满足其物质需求。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他混日子长个子,老师不能批评。前不久,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一老师要求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回家。可是刚放学不久,学生的家长来接他说:回去,下个星期来完成。老师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愿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愿管孩子,只要我们教师多用心,家长自然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组有一位平凡而不平凡的同学——张绳机。他是一个很朴实的农村孩子,穿着俭朴。十三四岁,本是朝气蓬勃的年龄,他却多了几分忧郁和无奈,因为他左眼视网膜脱落,这只眼视力几乎为零,每天都得趴在窗台上写字。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事情,他却得花九牛二虎之力,但他总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然而,最令我震撼的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奇闻怪事》2007,(7):62-62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大门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他说:“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能讲那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  相似文献   

19.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一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在学校有的学生作业不完成,来校后谎称忘带,起初几次,我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给予了原谅,希望他们今后该改正。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情况愈来愈糟,忘带作业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我慢慢地发现了问题,便规定:没带作业就是没做,也不准家长送。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不带或没做的逐渐减少。有个学生以《以忘的教训》为题写作文,感激老师帮他改正了缺点。开家长会时,家长也认为这个办法好。有的学生忘带书,家长送,其实家长也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样做家长是真的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吗?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20.
1.作为20世纪公认的伟大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提出了要给孩子“爱与自由”。她认为每个孩子在出生时就含了一个“精神胚胎”,里面记录着大自然为人类制定的发展计划。成年人所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让他按照这个计划去触摸、探寻能够协助他发展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