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论Internet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略介绍了国内外Internetr的发展,讨论了Internet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犯罪问题。提出了Internet健康发展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1Internet及其对我国经济信息网络的影响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连系统Internet,始建于1969年。Internet是InteractiveNetwork(交互网络)的简称,是一种网络互联的网络。它连接分布在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与问题 随着 Internet发展,Internet的用户呈指数形式增长,对Internet网络的带宽要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断出现的Internet网络应用,必须加快建设宽带城域网。 宽带城域网是一个以IP(Internet Protocol)和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xDMD、 SDH电信技术为基础,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的高速(Tbps级)、宽带(Gigabit级)、多功能、多业务接入的、可发展和开放式多媒体通信网络。 …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和机关团体都建成了Intranet网络,且与Internet网络实现了互联,另外有更多的单位正在做类似的规划。笔者近来从事了较多这方面的工作,对于如何把Intranet接入Internet有了一些经验,现把其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一、Internet接入方案:双绞线接入技术、光缆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 1.Internet接入技术 Internet接入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双绞线接入技术 双胶线接入技术依赖于电信部门的公共电信网络,主要有以下几种: DDN数据专线接…  相似文献   

5.
人网络联结图的邻接矩阵出发,提出了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直接构造网络最短主树的一种方法--节点子树剪枝法,在无约束条件和有约束条件,给出Internet最短主树算法,该算法用于计算Internet环境下可扩展的IP路由表具有较高效率。  相似文献   

6.
朱留存  秦景明 《扬州科技》1996,4(2):37-38,14
国际网络Internet网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网络信息工具功能强大,正吸引关 多用户,本文介绍Internet网络信息工具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Internet:一个全球用户和资源最多的互连网络陈通宝Internet这个在发达国家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对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很陌生。互连网络Internet诞生于1969年,是美国国防部一项实验的产物,是由美国政府出资将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计算机互连...  相似文献   

8.
INTERNET上化学CAI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et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化学化工资源,从Internet网络上检索可获得大量有关资料。本文介绍了如何从Internet上得到有关化学CAI的资源,及在检索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一些国外较优秀的化学CAI网址。  相似文献   

9.
系统介绍了国家建立的四大网络系统和Internet网在中国的延伸,同时也讨论了用户连接Internet网络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EmbeddedInternet的体系结构及其ONDC模型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基于EmbeddedInternet的体系结构,提出一种解决Fieldbus与其他类型网络互连的方法,并建立了ONDC模型·通过该模型,实现了将Fieldbus上的现场设备接入了Internet的目的·以Web和Java技术为主要方法,使得从不同子网、不同的物理区域实现对Fieldbus网络现场设备的监控、诊断、管理、维护及下载驱动程序等功能得以实现·EmbeddedInternet体系结构的提出为众多不同类型的网络和Internet的互连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在电化学预处理的玻碳(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GC电极经过高电位阳极氧化,随后反复循环扫描的预处理,可使GOD的吸附能力大为提高,吸附GOD与该电极的直接电子传递近乎可逆。讨论了电化学预处理增强GOD吸附及直接电子传递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半乳糖氧化酶(GAO)进行了生物电化学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半乳糖氧化酶的酶活性中心深埋在酶内部,所以该酶在铂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较难观察到,而二茂铁甲醇作为介体能明显地改善酶活性中心的电子传递,加快电子传递速率。且测定了半乳糖氧化酶与二茂铁甲醇之间的反应速度常数Ks为1.2×10~5L·mol~(-1)·s~(-1)。  相似文献   

13.
多壁纳米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报道了一种多壁纳米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并表征了它的电化学特性.经酸处理后的纳米碳管表面有碳酸根基团存在,当它被修饰到电极表面时会产生一对氧化还原峰.该修饰电极对发生在它表面上的电极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生物物质多巴胺的氧化还原具有稳定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对比了将过氧化氢酶(CAT)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Nafion膜中,制备MWCNT-Nafion/CAT电极的方法,发现固定在Nafion膜中的MWCNT能在CAT和玻碳电极之间有效地传递电子,能实现MWCNT修饰电极上CAT的直接电子转移.CV测定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过氧化氢酶辅基血红素Fe(III)/Fe(II)氧化还原峰,其峰电流随扫描速度(0.050~0.210 V/s)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氧化峰电位(Epa)、还原峰电位(Epc)、式量电位(E0)′均随着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但其斜率不同,表明CAT的电子传递过程中质子化作用不是简单过程.用计时电流法考察MWCNT-Nafion/CAT电极对H2O2的响应速度和检测灵敏度,结果良好,且实验表明,该电极于4℃保存20天后,其伏安响应仍能保持8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一种电催化合成重铬酸纳的绿色新技术.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催化合成过程阳极液铬酸钠溶液在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确定了不同温度下电荷传递系数、扩散系数、电极反应速率常数,初步讨论了温度的影响.求得了电极反应活化能.表明了该电极具有很稳定的电化学性能,电极反应是主要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有机-无机杂化层状甘氨酸-N,N-双甲基膦酸锆被合成并成功的用于固定血红蛋白.层状甘氨酸-N,N-双甲基膦酸锆/海藻酸钠/血红蛋白成功的电沉积到金电极的表面.血红蛋白的电子转移系(α)和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分别为0.91和0.647 s-1,表明了血红蛋白酶和金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速率较快.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响应电流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在1.4μmol/L to 3.5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7×10-7mol/L(S/N=3),传感器具有好的灵敏度、重现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恒电位法一步将氧化石墨烯、过渡金属Co和聚吡咯(PPy)三者共固定于碳毡电极表面,制备了复合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对复合电极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并将其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阳极和阴极,考察了其对MFC产电性能的改善作用. 结果表明:碳毡电极表面经修饰后,在三者协同作用下碳毡电极的电容显著增大. 这种修饰有效增加了电极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减小了电荷传递阻抗,提高了电极的电子传递效率. 同时,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使藻菌MFC产电功率增大了3.1倍,且内阻减小了76%.  相似文献   

18.
用水热法合成了硅基有序介孔分子材料SBA-15,研究了细胞色c(Cyt c)在SBA-15修饰玻碳(GC)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7.0磷酸缓冲溶液中(PBS),细胞色素c在SBA-15修饰电极表面表现出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差ΔE为87 mV,式电位E0′为0.275 V,峰电流的大小与循环伏安扫描速度成正比,说明细胞色素c在电极表面过程是受表面控制.固定在电极上的细胞色素c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催化还原,显示出较高的亲和力,为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HF从头算计算NAD+及NADP+及其还原产物NADH及NADPH分子的绝对能量、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偶级距、键长、电子自旋伸展空间,并讨论了空间构形与电子传递的关系,提出了NAD+及NADP+在电极和生物氧化过程中传递电子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镍铬合金为基体电极,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银微粒电极.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基体电极电沉积前后的形貌特征.利用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该银微粒电极对血红蛋白(Hb)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立体结构的银微粒对血红蛋白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实现了血红蛋白分子的直接电子转移.在1×10-6 mol·L-1~2×10-5 mol·L-1范围内,Hb氧化峰电流和Hb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该银微粒电极制备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可有望用于蛋白质的分析测定和实现Hb在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