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基于2014—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条件、自我发展、生活保障三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运用空间统计工具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1) 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逐年改善,贫困发生率逐步降低;生活保障维度指标对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而经济条件与自我发展维度指标的贡献度趋于上升. 2) 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类城市群、各级城市的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东部地区、国家级城市群、规模大的城市减缓幅度较大. 3) 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分布呈现一定的空间依赖性,低-低集聚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部地区. 4) 农民工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等个性特征与流入地财政支出、医疗服务供给、信息化建设等外部因素均影响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农民工自身教育水平和流入地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能有效发挥减贫效应,而且该效应还呈现一定的空间溢出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中原城市群中的194个县(市)作为研究单元,基于创新水平指标体系,运用Jenks Natural Breaks分类、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7年、2017年中原城市群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总体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东南-西北分异,高低区组合形成"一极三片区"的结构特点.②空间关联格局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显著HH区主要分布在以巩义市为核心的中部;显著LL主要在南部、东南部形成低值连片区.③从影响因素看,科技实力对创新水平分异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经济实力和科技投入分别发挥着动力支撑和关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南乡村旅游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有效利用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以及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等定量方法从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密度等方面探讨河南省乡村旅游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旅游点的整体空间分布趋于凝聚分布;各地市之间乡村旅游点分布不均衡,空间集聚区有明显的等级特征;市域范围空间分布不均匀,呈多核心带动式发展;空间分异格局受经济发展、人口密度、交通条件、政策因素、资源禀赋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4.
5.
乡村旅游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有利于优化乡村旅游供给,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以广东省259个文旅特色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2)广东省文旅特色村呈多核心集聚发展态势,可分为珠三角双核心区与粤东单核心区,3大集聚区均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珠三角双核心区已形成连绵发展态势;(3)在地形、水文、交通、人口密度等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下,广东省文旅特色村呈现出南密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传统村落是一类保留大量历史痕迹的特殊聚落空间,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区域性农业文明。借助空间聚类与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流域传统村落的价值遗存与流域范围的空间耦合关系。利用ArcGIS平台与层次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解读传统村落价值空间的流域性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空间聚类有较高内部耦合性,内陆河、松辽流域的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缺乏现行认定标准下的保护价值,具有区域的代表性;长江、东南诸河、珠江是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流域,拥有较多数量的中国传统村落,价值同质化较强。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民宿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选取黄山市黟县为案例地,采用ArcGIS、SPSS等分析软件,并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和特征价格模型,研究民宿产业定价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民宿房价整体呈现以碧山为代表的资本主导型民宿高值区,以塔川、南屏、关麓、卢村和屏山景区为核心的传统村落型民宿次高值集聚区.2) 不同等级民宿区位选择偏好不同,中低档民宿主要依托旅游景点呈现多组团集聚分布,而高档民宿较为分散,未形成明显的集聚.3) 民宿房价的空间分布与旅游吸引物、区位特征、场所空间、户外景观、原生态环境等因素高度相关.4) 房源特征对民宿定价的影响最大,经营投入、品牌声誉和景观特征等因素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8.
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老龄化系数等指标、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显著,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且老龄化程度呈全面升级态势,县级市和县的老龄化内部差异小于市辖区。(2)整体集聚格局较为稳定,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梯度差异,老龄化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老龄化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热点区自鲁东地区向西迁移,冷点区由西部向东部和南部迁移。(4)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异是自然环境、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年龄结构惯性是其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设施、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出发,利用地理探测器来分析黄河流域城市旅游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明显,各省及各市间旅游收入相差悬殊,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收入高于西北地区,且呈现以古都为中心的多核心热点区。(2)星级酒店数量、星级景区数量、人文景观数量、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路网密度、PM2.5、第三产业比重、自然景观数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旅游经济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效果明显。(3)各因素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规律均不相同,除了PM2.5浓度对地区旅游总收入的影响相对破碎化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基本呈现东西走向或者中心向两端走向的递增或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吴凡;彭宝玉;聂孟洋;平重俊;申争辉;张博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1):56-66
基于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地理探测器及Spearman秩相关等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梯度差异显著,自上游到下游发展水平递增,且下游发展速度最快;数字普惠金融空间集聚显著且不断增强,呈现“西冷东热”的空间格局,冷点区域范围扩大,热点区域范围缩小.(2)经济因素是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主导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与服务业发展、财政实力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利的自然地理因素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高程的负向影响最为突出;社会因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显著小于经济因素.(3)加快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需要根据上中下游实际,采取差异化措施,推进实体经济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注重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电磁环境是制约特高压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对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导线对地高度、相间距离、分裂导线数量、分裂间距、双回路导线相序布置方式和接地避雷线设置等因素对工频电场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乌鲁木齐市各类餐饮业的基础上,从文化地理角度,运用空间分析、比较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总结该市餐饮业的空间特征.结果得出乌鲁木齐市规模大、档次高且经营类别多的餐馆主要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这些城市中心地区,并且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减的态势,总体呈圈层式发展.餐饮业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水平、人口分布、交通便利程度、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刘文刚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0,(6):107-111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陕西五所高校的4774名新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发现,女生在大多数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大多数因子分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学生逐渐降低的趋势,文史类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工和艺术类学生。说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区以及专业差异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生源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借助TOPSIS模型、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关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地形分布差异:中南部偏东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北部偏西地区次之,西部丘陵区发展滞后;2)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区域趋同性比较明显,河北南部以高高集聚(HH)类型居多,北部以低低集聚(LL)类型居多;3)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在揭示农业机械化水平空间非平稳性方面具有优势。在研究所选的自变量中,地形因子对县域农业机械化的影响较大且均为正向,耕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但整体上为正。建议在高原县域采取适度增加耕地经营规模,调整作物种植比例等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平原县域通过改变其他经济因素来提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结合前人实证研究,论述了遗传基因、家庭教育氛围、社会文化环境、年龄、智力、练习等因素对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探讨了通过提高心理旋转能力以提高人们的空间智能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心理旋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上满足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外出旅游。本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结合有关经济学理论,借助于Eviews软件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检验并修正模型,最终得到一个模型,进而进行一些分析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沙漠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虽然有关沙尘运动和沙纹形成方面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有关沙漠扩散过程定量描述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沙漠面积较大,气候环境较复杂的地区进行研究带来许多困难。本文尝试从沙漠一绿洲之间的作用关系入手,分析交错带沙漠化的特征,对沙漠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相应的微分模型,并给出了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界实施知识管理的成功典型模式,并结合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征,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的3种模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涡北煤矿存在地热异常现象,测温孔地温梯度高达3.33℃/hm。为揭示矿区地温场特征,根据测温孔资料和矿山生产地质资料对主采煤层82煤底板温度与埋藏深度之间关系及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26,F22断层对地温分布控制作用明显,该区地温异常的原因是深循环地下水上升引起局部地温增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