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奶牛良种选购、奶牛产奶期饲养管理、干乳期饲养管理、平时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对奶牛采取高产高效技术进行养殖,从而提高养殖效率的观点。并对奶牛养殖高效高产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呼和浩特为核心区域的乳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乳品产业的重要产业集群,从育种繁育技术、奶牛饲养技术、防疫技术、牛奶加工技术、产品开发技术以及运输中的物流技术形成一个重要的技术系统,支持着乳品业的发展。从乳品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问题,使乳品业的技术体系更清晰,区域创新体系对乳品业发展的支持更有力。  相似文献   

3.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冬季奶牛饲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饲养措施。  相似文献   

4.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冬季奶牛饲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饲养措施。  相似文献   

5.
任俊  莫义平 《汉中科技》2009,(3):27-27,38
论述了奶牛干乳期、泌乳盛期、泌乳后期和围产期几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奶牛饲养管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冬季奶牛饲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饲养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业存在以小规模散户养殖为主,养殖观念落后,单产量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占我国总体奶牛数量的比重仍很小,饲料搭配不合理,奶产量低,乳制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RFID的智能奶牛养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参与,节省人力成本;通过对奶牛个体监测和实施按需饲养来节省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陈斌武  马玉坤  李喜 《科技资讯》2010,(25):142-142
TMR是根据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战略,按照营养专家计算提供的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科学的混合,供奶牛自由采食的全混合日粮。本文概述了TMR饲养技术的内涵,介绍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应用TMR技术的优点和关键,并对TMR饲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奶牛行为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奶牛养殖业中的奶牛行为进行监测,研究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奶牛发情与健康监测系统的模型架构及其相关技术,介绍了奶牛行为监测仪、无线读写控制器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等模块的功能设计及实现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辅助饲养管理员对奶牛发情和健康状况做出及时有效地处理。  相似文献   

10.
提高奶牛单产,最大限度的增加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是规模化奶牛场管理的关键。从育种、饲养管理、乳房护理三个方面总结了提高奶牛单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工业微生物育种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对某种具有特定生产目的的菌株进行政造,去除不良性质,增加有益新性状,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一种育种方法.工业微生物的育种技术已从常规的突变和筛选技术发展到基因诱变、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等,育种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大提高了微生物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婧  周艳  辛培尧 《广西科学》2023,30(5):855-860
本文从栽培技术、育种方法两方面总结了中国杜鹃花(Rhododendron)的保育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我国杜鹃花保育工作方法单一、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小、目标选育不够深入等不足,提出重点研究复合育种技术、加强野生杜鹃花保育研究,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种、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选育等建议,以期为今后我国杜鹃花的保育和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香椿的生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繁育技术,详细介绍了香椿蔬菜露地移植栽培与日光温室定植栽培的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4.
林木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国内外林木抗旱性研究现状,综述了林木抵御干旱的机制、抗旱性指标、抗旱性鉴定技术、抗旱树种和优良种质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林木抗旱性研究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机理性研究、常规方法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根系研究、林木抗旱性选育、林木抗旱性的动态跟踪分析等与林木抗旱性相关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提高花卉定向育种的效率和精准度,其中转基因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花卉定向育种技术,基因编辑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在花色、花香、株型和抗性育种中的应用,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花卉目标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开发方面助力花卉育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利用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花卉定向育种进程的研究方向与建议,以期为定向培育出具有新奇花色、花香、花型、抗性的观赏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子育种是指利用与性状相关的DNA标记进行选育,也称标记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育种,广义上还包括基因工程育种和基因组学辅助育种。林木分子育种为早期选择和加速育种提供了极具潜力的高效手段。笔者对林木分子育种研究的基因组学信息资源进行了进展综述和前景展望。近30年来,林木分子标记技术从早期的低通量方法发展到目前基于微阵列芯片和新一代测序的高通量技术,如测序分型、转录组测序、重测序、扩增子测序和外显子组测序等,并广泛用于连锁作图、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等林木性状相关的DNA变异检测研究。随着2006年毛果杨基因组序列的发表,已有50余个树种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基于连锁作图和关联研究检测了林木10余个属生长、材性和抗逆及非木质产品品质等性状相关的大量基因组位点,主要趋势表现为:① 表型广泛,涵盖经济性状、生理指标和代谢成分等;②标记数量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覆盖全基因组;③转录组和降解组等多组学的分子变异开始应用;④ 利用大群体以提高位点检测的精度;⑤ 重视环境的影响,大田试验设置多个地点,解析QTL与环境、年份的互作效应;⑥ 结合参考基因组序列和/或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挖掘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建立了桉属、松属和云杉属等主要造林树种的基因组选择模型。此外,积累了泛基因组、相关软件和算法、功能基因、基因组编辑技术及网站和数据库等其他信息资源。林木分子育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① 如何获得稳定性好的性状相关基因组位点和基因组选择(GS)模型;② 缺乏自动化、无损和高通量的表型测定技术;③对大基因组的针叶树和一些多倍体树种,仍难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序列;④ 标记辅助选择增加了常规育种之外的费用,且存在不确定性;⑤多数树种的加速育种仍较困难。后基因组时代的林木分子育种将有效结合到常规育种程序中,显著促进遗传增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场地的准备、日粮配制和加工、肉狗的饲喂技术与管理要点等方面对肉狗的实用养殖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栽种实验,从苗床整地、基质配置、播种、幼苗装袋、苗期管理等环节研究了云南拟单性木兰容器育苗的培育,观察与研究了一年生容器育苗的年生长节律及二年生以上苗木的培育方法,并总结了云南拟单性木兰的生长规律、繁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鱼类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害是限制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目前尚缺乏优良的抗病养殖鱼类品种。鱼类功能基因组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筛选鱼类抗病相关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提供了机遇。基因转移、分子标记和基因标记等分子育种技术是培育抗病优良鱼类新品种的很有潜力的技术手段,已成为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应大力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结合笔者实验室的工作,对某些海水养殖鱼类抗病相关功能基因及抗病分子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20.
鳝鱼无土养殖可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类型。本文主要从鳝池的设计、苗种处理、日常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鳝鱼的静水无土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