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播技术随着高带宽一对多多媒体应用的普及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技术。IPv6中通过组播代替了IPv4中的广播,更加坚定了组播技术的地位。研究IPv6下组播技术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组播地址,组播管理协议,组播路由协议,以及有关组播安全等,从而为IPv6环境下实施组播技术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了IP组播的基本原理,分析了IPv6组播的新特性,对IPv6组播核心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从而为这些技术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IPv4到IPv6过渡时期因特网的组播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适于基于网络地址翻译和协议翻译(NATPT)的可扩展组播过渡方案(TMS).该方案将原边界路由器上实施的NATPT技术进行了扩展,并与IPv6域内的中心节点路由器(RP)进行消息通信以支持过渡网络中的组播服务.在通信过程中,NATPT路由器充当中继节点,连接IPv4方的应用层组播和IPv6方的网络层组播.利用佐治亚理工开发的网络拓扑生成工具GT-ITM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TMS方案可以明显的降低组播成员的传输延迟,降低网络的链路强度,能够较好的支持组播服务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4.
基于Nat-Pt的应用层组播过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Nat-Pt和scatter cast的IPv4与IPv6组播的过渡方案.该方案利用scattercast组播体系基于proxy实现的特性,将IPv4的应用层组播和IPv6的IP组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组播过渡体系.通过在Nat-Pt的两侧设置关键SCX节点,限制了通过Nat-Pt建立的组播通道数量.为提高组播网络的鲁棒性,引入多Nat-Pt协同的连接方式,并设计了多Nat-Pt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组播方案能够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并比单纯的应用层组播有更高的效率,同时网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单播技术是IPv4网络下视频传输的主要手段。在诸如视频会议的多客户端应用中,单播耗费了很多网络带宽和服务器资源。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及视频业务的飞速增长,单播技术构建的视频传输系统已无法满足这类业务在带宽及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使用IPv6组播技术进行多点数据传输,能有效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并极大减少网络及服务器负载。基于IPv6组播和微软DirectShow视频处理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视频流媒体的组播传输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IPv6网络下实时视频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在切换过程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阶层式组播技术的方案,从而改善了移动IPv6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组播通信可以节省带宽、减少网络拥塞、避免网络资源浪费,是一种特殊的、高效的通信方式。介绍了IPv6组播通信机制,提出了基于IPv6的PIM—SN协议的实现方案,说明了IPv6组播编程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8.
袁婧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145-145
网络带宽一直是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IPv6组播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彭春燕 《甘肃科技》2007,23(4):68-70
基于IPv6组播技术的特性与原理,对校园网流媒体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实现了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分析双栈和隧道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IPv4/v6拓扑发现新算法.即在IPv4网段中根据ARP表活动主机的地址信息捕获网络拓扑,对于IPv6子网采用组播、分层等方法进行拓扑发现.IPv6分层拓扑发现方法的思想是根据测试层与目标层距离的远近寻找中间层.同层交换机端口采用顺序遍历.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拓扑发现效率提高了10%,端口丢失率小于2%.减少了冗余.  相似文献   

11.
IPv6由于其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层次化的地址结构、高速的路由、更强的安全性、对移动性和服务质量的更好支持等特性,是替代IPv4协议、解决目前Internet面临的困境、为下一代Internet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的最佳协议。文中详细论述了IPv6的地址体系结构,IPv6地址的种类及其与接口的关系,IPv6地址模型及IPv6地址、地址前缀、地址类型的详细格式和压缩格式的表示方法,并较完整地论述了IPv6单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和组播地址的地址格式、地址范围及其用途,对于布署IPv6网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龙冬云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4):31-32,90
主要讨论目前IPv4佰地址空间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方法,即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IP协议(IPv6)。对于IPv6的介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IPv6地址空间的大小、格式,IPv6中地址的类型(单播、组播和任播),以及IPv6地址空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3.
IEEE 802.15.4的嵌入式IPv6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越来越多的IEEE 802.15.4设备的使用需要一种开放的网络层标准以实现互连互通.通过分析IEEE 802.15.4特性和IPv6协议,本文选择IPv6作为IEEE 802.15.4的开放性网络层标准,提出了基于IEEE 802.15.4的IPv6地址配置机制、IPv6组播地址和MAC映射机制、被动式重复地址检测机制和中间层分片组片机制,简化并改进了地址解析功能.这些机制降低了系统功耗和协议复杂度,改善了系统性能,使IPv6在IEEE 802.15.4上的实现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14.
姜维正 《科技信息》2007,(34):68-68
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v4协议作为核心技术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面临着地址匮乏,迫使我们必须引入下一代INTERNET协议——IPv6。采用IPV6协议后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成数倍的增长、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组播功能的进一步加强,使远程教育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IPV6的主要技术特征,并提出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IPv6协议测试,给出了一种用于多媒体组播的密钥改进技术.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密钥更新策略对加人节点后的系统延迟有很好的提升,能应用于视频会议和视频点播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基于SIP的组播接入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播业务的实施离不开组播安全,而组播接入控制是组播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提出了一种使用会话初始化协议(SIP)进行组播接入控制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SIP协议身份验证机制、S/MIME加密与签名方法提供了组播用户身份验证、鉴权和安全通信. 该方法具有安全性高、运行稳定、扩展性好的优点,能轻松移植到IPv6下运行.  相似文献   

17.
IPv6中实现Anycast服务的一种通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IPv6提供任播(Anycast)服务时存在的扩展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Anycast通信模型,该模型采用DNS域名分层技术以及以Anycast组成员提供网络服务的TRT以及RTT等参数做为度量单位的Anycast通讯方式,不仅解决了Anycast的扩展局限性问题,同时也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注销,以及Anycast组成员信息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最重要的是此模型可以支持大规模的Anycast组的建设.该模型在IPv6模拟环境下的实验数据充分论证了其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代理移动IPv6(Proxy MIPv6,PMIPv6)实现组播侦听者发现功能时存在的切换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布式组播锚点(Distributed Multicast Anchor,DMA)的组播数据切换方案.给出了相关的移动性管理策略及实现所提方案的信令扩展方法,推导了所提方案的时延,并依此进行性能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链状隧道长度较大或快速切换不可行或组播会话到达较频繁时,所提方案在切换时延方面优于现有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文章结合互联网的发展,综述了IPv6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简单介绍了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重点介绍了IPv6核心技术、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技术和移动IPv6技术等IPv6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罗平娟 《科技信息》2010,(21):I0060-I0061,I0056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IPv4越来越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缺点,特别是地址空间的严重不足等问题迫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因此.IETF专家组设计了新一代的核心通信协议IPv6来替代IPv4。各高校已经把研究IPv4向IPv6协议的转换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基于此背景研究了各高校校园网的特点及过渡需求分析,以本校的校园网为例提出了IPv6在校园网应用的初级方案,为IP4/IPv6的长期共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