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我国现行钢管混凝土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状况,提出了用于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的新型连接节点形式非穿心暗钢牛腿方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节点,采用了X型加载试验方案,制作了1∶3的试验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相关的钢筋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和相应的滞回曲线,通过对试验结果节点破坏的机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节点具有可靠的受力性能,与常规的连接方式相比相对简捷而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方钢管混凝土柱-工字钢梁竖向加劲肋式节点的抗震性能,对两个方钢管混凝土柱-工字钢梁竖向加劲肋式节点试件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节点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延性、应力分布和传力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及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竖向加劲肋式节点的梁端弯矩大部分通过竖向加劲肋传递给柱钢管腹板和核心混凝土,另一部分梁端弯矩由梁端翼缘直接传递给柱钢管翼缘和核心混凝土.节点破坏模式为靠近竖向加劲肋端部的梁翼缘出现严重的局部屈曲,梁翼缘变截面最窄处形成塑性铰,而柱钢管、竖向加劲肋、梁端部均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很好地实现了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原则.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建筑造型中设置钢管混凝土斜柱的要求,在结构中形成了钢管混凝土斜柱与环梁相交的抗剪环-环梁节点。检验这种斜柱抗剪环-环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个2/3缩尺比例的钢管混凝土斜柱抗剪环-环梁梁柱组合体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环梁的合理配筋构造,即使试件最终破坏发生在环梁内,仍能够使组合体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由于钢管混凝土斜柱与环梁节点承载能力相对独立,即使环梁最终发生破坏,对钢管混凝土斜柱的纵向承载力也不致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齿状钢板连接节点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有限元数据得到了试验结果的支持,结果表明计算模型适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性能分析,从而从计算和试验两方面均得出新型钢管混凝土节点满足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对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竖向加劲肋式节点建立了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单调加载下节点的受力性能,较为精确地分析了节点区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由有限元模型所得的位移曲线与试验所得的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骨架曲线相符,由有限元模型所得的应变分布和发展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竖向加劲肋式节点的梁端弯矩一部分通过竖向加劲肋传递给柱钢管腹板和核心混凝土,另一部分梁端弯矩由梁端翼缘直接传递给柱钢管翼缘和核心混凝土;节点的破坏模式为梁翼缘变截面最窄处形成塑性铰,最终梁受压翼缘出现严重的局部屈曲,而柱钢管和竖向加劲肋均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很好地实现了强柱弱粱、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原则;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性能符合斜压杆受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抗剪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剪屈服问题,建立了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剪受力模型。该模型在试验的基础上,将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剪受力过程分为协同工作、共同工作、屈服强化和极限变形4个阶段,抗剪受力由钢管腹板和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共同承担,其中核心区混凝土又以平面抗剪和压杆模式分别对抗剪承载力作出贡献。综合考虑这三者的作用,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使用该模型可对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剪和变形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郑博  李明  张沛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3):5262-5268
为分析内加强环式方钢管混凝土柱-钢蜂窝梁(IATCFSST-SCB)中柱节点的力学性能并探讨其抗震性能,对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模拟前,采用前人内加强环式方钢管混凝土柱-实腹钢梁(IATCFSST-SB)中柱节点试验数据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IATCFSST-SCB中柱节点中核心混凝土、钢管、钢蜂窝梁和内加强环的受力特征,对比了其与IATCFSST-SB中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差别。结果表明:IATCFSST-SCB中柱节点的最大应力主要发生在混凝土的中心区域、钢管的中心区域、钢管与钢蜂窝梁连接的上下翼缘处、钢蜂窝梁的开孔外围处、钢蜂窝梁与环板的连接处;IATCFSST-SCB中柱节点的最大承载力可以达到IATCFSST-SB中柱节点承载力的90%,且蜂窝梁能更早地进入塑性阶段,形成"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IATCFSST-SCB中柱节点具有良好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剪屈服问题,建立了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剪受力模型。该模型在试验的基础上,将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剪受力过程分为协同工作、共同工作、屈服强化和极限变形4个阶段,抗剪受力由钢管腹板和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共同承担,其中核心区混凝土又以平面抗剪和压杆模式分别对抗剪承载力作出贡献。综合考虑这三者的作用,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使用该模型可对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剪和变形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加强环式节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钢管混凝土柱由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节点的研究显得还不够完整和充分。本文中研究了2个钢管混凝土加强环式梁柱节点的力学行为,分析了梁、钢管壁和加强环的应变分布规律。试件均采用钢梁,并采用构造不同的环间加劲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加强环式节点力学性能良好,节点刚度大;环间加劲肋的构造对节点的受力性能影响不大;加劲肋可以看作加强环梁的弹性支座,可有效地降低环梁的跨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环板式节点抗剪性能,以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试验尺寸为参照,建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环板式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精细有限元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混凝土材料在循环荷载下的损伤退化、钢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有限元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此后研究柱宽厚比、核心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和节点核心区高宽比等因素对节点的影响,提出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环板式节点的核心区剪力-剪切变形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性,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立旗  袁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4):5752-5759
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是在钢管混凝土桁架拱上取消斜腹杆的拱结构。本文采取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的平面内稳定性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管混凝土圆管拱模型,与实验进行对比,证明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其次,推导出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的换算长细比,并基于ABAQUS的分析结果,采用考虑矢跨比的轴压稳定系数公式,发现该公式能预测有限元计算结果。再次,对跨中加载和半跨加载分别进行一阶线弹性分析,研究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中压力和弯矩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均匀轴力和不均匀弯矩对压弯设计公式的影响。最后,推导出空腹拱的全截面塑性弯矩公式,根据二分法原理利用python语言求出全截面塑性弯矩的数值,并根据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提出压弯共同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的设计公式,使其能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钢管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结构在造价、耗材、施工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目前存在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指出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混凝土强度为 ( 54~ 1 1 6) MPa的钢管高强混凝土的一些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该强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经钢管约束后 ,强度大幅度提高 ,延性大幅度改善 ,强度提高的幅度与套箍指标 Φ 成正比。在此强度范围内 ,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增强效果无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假设核心混凝土刚性很大,通过压杆和圆柱壳两种模型,假定了位移函数的三角函数形式,用能量法求解圆钢管混凝土柱在轴压下局部屈曲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相同。结果表明,核心混凝土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钢管管壁抵抗局部屈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验室试验 ,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向受力失效时的基本特征 ,测试了其轴向抗压承载能力 ,并与单一的钢管和单一的混凝土承载能力相比较 ,证实了钢管混凝土承载能力“1+ 1>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施工方案的选取对桥梁的建设与运营安全是十分有必要进行考虑的,关系整个桥梁全寿命期的安全可靠性。本文以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两种不同施工方案采用MIDAS/CIVIL空间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受力进行计算,将不同施工方案过程中的应力值进行对比,准确掌握拱桥结构的受力情况,为该桥的施工方案选取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金相法,电子探针及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对承德钢厂生产的20管坯和荒管(包括200个夹杂及气体试样)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及氧、氮含量作出了定量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提出了改进冶炼操作和脱氧工艺的措施。为减少冶金缺陷、净化钢水、提高产品全格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依据力学分析和工程实践,提出了筒形结构物折叠式爆破时上段爆破缺口的设计方法与飞石防护的有效措施。对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超滤法生产柠檬澄清汁的可行性,探讨了膜孔径、温度、压力对澄清汁透液通量和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切割分子量为3万的聚丙烯腈膜,在温度50℃、平均压力0.22MPa条件下,能得到稳定的、色泽风味俱佳的澄清汁,其平均透液通量为18.16kg/m2·h。污染的超滤膜用化学清洗液低压湍流清洗,在1小时内,透水通量能恢复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