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Pro/E的特征造型功能高效地进行齿轮设计,采用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数据库技术以及32位开发工具VC 6.0的MFC对Pro/E的加工模块以图形界面形式进行二次开发,并利用Pro/Toolkit提供的C/C 程序函数库,可以在用户设计的C/C 程序中检索、修改和创建Pro/E的齿轮特征对象,开发出基于Pro/E的齿轮专用CAD/CAPP/CAM集成应用系统.采用参数化尺寸驱动技术,根据用户选择的基本设计参数,零件调用直观方便,用户界面友好,可应用于齿轮的系列化开发.标准件库的建立及齿轮的变形设计,实现了CAM系统工艺信息的自动化获取和数控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CFD技术对柴油机缸体水套进行流场分析是缸体水套设计与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简化模型被广泛采以建立流体几何模型。为了实现真实水套的流场计算,在Pro/E软件中以现有缸体模型为参照采用布尔算法建立了水套三维几何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与Pro/E软件的无缝连接构建了水套无简化流体模型,并在ANSYS Workbench环境下进行了网格划分与流场计算。计算结果指出:采用合理的建模方法与有效的流场分析技术,依据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可精确完成无简化缸体水套流场的CFD计算,且计算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征事物元的计算机辅助工艺零件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件信息模型对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CAD/CAPP信息集成困难的问题,根据特征事物元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事物元的计算机辅助工艺零件信息模型.采用对象技术,用Visual C++语言,在Pro/ENGINEER系统中实现了零件信息模型的建立、识别与获取(extraction),最终实现了CAD/CAPP信息的高效集成.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用面向对象理论在CAD和CAPP之间建立一个信息模型系统,直接从三维图形文件中提取几何实体信息,通过专家系统识别出工艺特征。期间,对于难以识别或没有显示的特征信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予以输入。最后,依据CAPP系统的综合数据,生成了满足CAPP系统需要的特征信息文件。在利用现有的CAD的资源的基础上,实现CAD/CAPP的集成。  相似文献   

5.
钣金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三维软件在钣金工艺中的应用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质量。对现有三维软件在钣金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基于Pro/E的钣金工艺决策系统,通过对Pro/E二次开发,利用C++编程工具编写三维软件与二维CAPP的集成接口程序,在三维软件界面建立工艺交互窗口,通过交互窗口运行程序,实现调用二维CAPP中的钣金工艺,将三维软件Pro/E和二维CAPP集成为一体,实现了钣金件的工艺决策,提高了工艺决策的灵活性,减少了工艺人员的重复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Pro/E平台的CAD/CAPP/CAM系统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Pro/E软件的应用大多数集中在其CAD功能上,而Pro/E的CAM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以及CAD功能的应用中很多设计过程存在重复劳动的问题,研究了在Pro/E系统下运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实现CAD/CAPP/CAM集成的一般方法,并利用动态链接库(DLL)方式实现了使用VC 6.0的MFC类库对应用程序用户界面的开发.从系统总体设计及各功能模块的构建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实现了相关过程的自动处理,提高了Pro/E系统的实际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零件曲面测量技术的发展,曲面测量的完成通常依靠三坐标测量机.本文结合对非等价铣削圆柱凸轮廓面误差分析的研究,从Pro/E 3D建模、三坐标测量机试件坐标系的建立、测头补偿等关键问题,基于Pro/E几何模型对圆柱凸轮廓面进行实际测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征映射的CAD/CAPP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CAD/CAPP集成系统的特征映射技术,分析了从设计域到制造域的信息转换技术,通过特征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产品添加相应的非几何特征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进行特征识别,并应用于以液压集成块为实例的CAD/CAPP集成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CAD/CAPP集成系统的特征映射技术,分析了从设计域到制造域的信息转换技术,通过特征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产品添加相应的非几何特征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进行特征识别.并应用于以液压集成块为实例的CAD/CAPP集成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0.
斜轧磷铜球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斜轧磷铜球轧辊孔型曲面方程,通过VC 编程得到轧辊孔型曲面上的特征曲线.利用Pro/E的曲面建模功能建立了轧辊的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利用DEFORM-3D软件,采用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法对斜轧磷铜球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轧件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征技术的轴类零件CAD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借助Rro/Toolkit开发包在Pro/Engineer软件平台上开发一基于特征技术的轴类零件CAD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设计方便,高效,产品模型信息完备,为CAD/CAPP/CAM/CAE的集成提供了信息源,本文对本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特征定义,分类,并建立了特征库,且对PDM技术和设计智能化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2.
面向并行工程的 CAD 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并行工程的需求,提出了广义特征概念。基于Pro/EngineerCAD系统,借助于Pro/Develop开发工具二次开发了面向并行工程的CAD系统。特征造型后,该系统可对形状特征增加设计的后续过程所需的信息,便于实现CAD与后续过程的并行。基于广义特征和STEP标准,建立了集成产品信息模型。经特征识别和提取特征信息后,基于集成产品信息模型,可自动生成STEP中性文件,为实现了CAD与CAPP和DFM等后续过程的并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设计效率高,为实现CAD与后续过程的并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基于特征的产品信息模型的方法,包括主形状特征信息模型、辅形状特征信息模型、精度特征信息模型、管理特征信息模型、尺寸标注模型,通过这五个信息模型,实现了CAD/CAPP的集成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三维CAD技术,在Pro/Engineer中完成了一种16气门轿车柴油机中最复杂的零件-气缸盖的三产体造型,提出了缸盖设计的一般步骤,论述了小型高速直喷四气门柴油机气缸盖设计。  相似文献   

15.
CAD/CAPP/CAM集成环境下CAPP零件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螺旋孔型的钢球斜轧轧辊的结构分析,在ARX开发环境下,先利用MDT的API开发工具,从零件的三维模型中提取零件的轮廓信息,确定零件的类型和基本形状、加工特征和基本尺寸;再根据对应的二维工程图提取具体的工艺信息,最后根据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的对应关系,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自动识别.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斜轧轧辊的零件信息系统,实现了在CAD/CAPP/CAM集成环境下,从CAD系统中直接提取零件信息,并转化为CAPP系统的工艺信息.该方法也可以自动提取和识别一般的旋转类零件信息.  相似文献   

16.
数控机床自动编程技术又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以Unigraphics(UG)、SolidWorks、Cimatron、Pro/Engineer、CAXAME制造工程师等为代表的自动编程软件,在录入菜单中的尺寸录入窗口输入尺寸时,通常输入的是基本尺寸和公差,没有极限偏差也没有极限尺寸。按照我国国家标准,这样的已知条件是没办法保证加工质量的。经过研究发现,CAD/CAM系统自动编程软件录入菜单中的尺寸录入窗口输入的尺寸应该是平均尺寸,公差应该是平均公差。这样在精加工时刀具的刀尖点沿着平均尺寸的轮廓线运行,不需要通过刀具偏置量补偿就能保证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加工效率高、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Pro/Engineer的内燃机车三维标准件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利用Pro/Toolkit开发模块和Visual C+ +建立基于此的三维内燃机车标准件库的具体过程,对创建基于Pro/Engineer的实用CAD软件系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虚拟制造环境下的CAM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AD/CAPP/CAM/MPS(加工过程仿真)是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本系统针对非回转体零件,基于STEP标准,利用商品化CAD/CAM软件——Pro/E为平台,在完成CAM与CAD、CAPP、MPS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利用Pro/E的加工功能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并为加工过程仿真与NC代码仿真提供信息需求。本CAM系统通过获取CAD的零件建模信息,CAPP的工艺规划信息,对Pro/E的CAM信息获取进行重新设计,对Pro/E的加工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实现CAM与CAD、CAPP、MPS的无缝集成,完成零件的自动加工过程仿真,大大减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集成度高、柔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