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务业中与制造业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现有理论充分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历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量化分析,发掘出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潜在规律,并为进一步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及推动制造业发展做好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
吴桥 《科技与经济》2018,31(1):96-100
对2005—2015年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特征、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集聚发展阶段,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技术业、科研技术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整体上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较均衡,但各分行业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市场需求、人力资本与对外开放程度对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政府作用、信息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对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了促进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服务业是典型的城市产业,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功能提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发展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快速提升北京市作为世界城市的功能,需要政府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拓展市场需求等方面下大工夫。  相似文献   

4.
付涛 《科技信息》2011,(12):I0066-I0067
生产者服务业在我国也称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在商品和其他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企业为企业提供的中间服务,是为进一步生产或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企业所提供的中间性服务投入。目前,辽阳市生产性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对一、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与一产业融合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与二产业融合,使其全面渗透到制造业的流程中,成为制造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辽阳市今后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最终形成具有辽阳市特色的基础性服务、价值链增值服务、智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松庆 《广东科技》2010,19(23):43-4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概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理论进展,分析了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必要性,进而从培育外包意识、扩大服务需求;调整差别性政策、重视服务业发展创新;加强CEPA下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文章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广西在目前经济发展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措施,以促进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强的依赖;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较广,生产性服务业对自身以及非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大的依赖性,发展空间较大.建议: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背景下,东莞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迫切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促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对东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东莞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落后于制造业发展、产业集中度不高、与广深差距较大等问题,并对东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产业,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现状,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说明安徽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意义,并提出安徽应加强与江浙制造大省的合作、加强自主创新机制的建设等建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需要.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散的理论与机制、空间格局及其与城市系统的关系、空间尺度与区域效应进行了理论综述与经验分析,探究相关研究进展与贡献,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一直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态势,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将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利用二级判断法,通过对中间需求率、非居民最终消费率和净流出量等统计量对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统计判断和比较分析.经计算,2007年和2010年各有7个行业被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分类结果与经验划分大致相符;不同年份的行业统计分类略有变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由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向外向型生产性服务业转变,批发和零售业由外向型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为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其他行业也有变动,对地区经济各环节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陈雯  胡际 《科技与经济》2012,25(3):106-110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从传统的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出发,加入服务贸易、生产者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等因素,构建了一个开放视角下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行业间的互动网络.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低层次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低端的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以及高层次生产者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存在明显的不同,生产者服务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另外,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内部因子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以近年江苏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结合同期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对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特征、影响力及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关系进行研究,并在解析制约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明代牙行法律制度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牙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明政府对牙行的管理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法律规范,从禁止到开放,使牙行在明朝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法律政策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定量计算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中间生产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行业集中度等指标,对1997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在增强,但与制造业融合深度还不够;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三产业服务,二、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波动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在不断优化,但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仍是制造业升级的瓶颈;仓储物流、商务服务和科学研究等为中间产品型产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和科技服务等为中间产品型基础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后向关联效应普遍较弱,金融、物流和商务服务业前向关联效应较强;五大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集中度较高,且大多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是衡量一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处于劣势地位,集聚程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需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依次降低,并针对相关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结构,并和周边省份进行了比较,提出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从思路、政策、聚集效应、人才和市场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