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测定水体中铁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滴定法、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于含铁量不太高的水样,用磺基水杨酸作显色剂进行光度法测定是一种准确可靠而又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氢氧化钠在650℃下熔融、盐酸浸出、动物胶凝聚沉淀分离二氧化硅,用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珍珠岩中的铁.结果表明,铁含量在0.7~14μg/L符合比尔定律,A=0.013+1.29C,ε=5.3×104L.mol-1.cm-1;r=0.999 5.该方法用于珍珠岩中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0.75%,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4.
5.
研究了Fe(Ⅲ)与5-磺基水杨酸反应生成的有色配合物定量吸附于树脂上的实验条件.试验表明、反应在PH9.00~11.00的氨性介质中显色,与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吸附达平衡.树脂相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3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7×104L·mol-1·cm-1,比水相灵敏度(ε=5.8×103L·mol-1·cm-1)提高15倍.铁含量在0~1.12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此方法测定地下水、盐酸试剂样品中的微量铁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磺基水杨酸显色,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含量铁的方法.在pH?1.80—3.00的缓冲介质中,铁与磺基水杨酸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90为1.7×103?L*mol-1*cm-1,铁含量在4.00—28.00?mg*L-1(或16.00—40.00?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测定范围广,适用于地质样、钢样中常量特别是高含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BPT-OP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方琼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1):63-64
BPT是一种很灵敏的显色剂,在提示条件下,Fe(Ⅲ)-BPT转变为Fe(Ⅱ)-BPT的速度很快,Fe(Ⅱ)-BPT的λmax=530nm,线性范围为0~35μg/25mL.该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的铁,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酸性铬蓝K为显色剂,同时测定海带中钙镁的方法.在pH=10~10.5的缓冲溶液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钙离子496 nm,镁离子506 nm.钙离子含量在0~6.00×10-5mol.L-1,镁离子含量在0~5.60×1 0-5mol.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经用本方法测定海带样品证明:每克干海带含钙量9.59 mg、含镁量1.41 mg.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海带产品的医用价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动力学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铁的方法.在pH=4.70的HAc-NaAc介质中,Fe(Ⅲ)对H2O2氧化番红花T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使溶液颜色褪去.该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铁含量在3.08×10-6~2.80×10-5 g/L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6×105 L.mol-1.cm-1,回归方程为:ΔA=5.6×105 CFe(Ⅲ)+0.02(C的单位为mol.L-1),相关系数γ=0.9999,检出限为3.16×10-6 g/L,同时也研究了多种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食品如大米、面粉中的痕量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青霉素和盐酸羟胺的反应产物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8.0的NH_3·H_2O-NH_4C l缓冲介质中,铁与青霉素和羟胺的反应产物生成亮黄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35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3.2×10~3L·mol~(-1)·cm~(-1),Fe(Ⅲ)浓度在0-5.5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碳酸钙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pH=70的NH4Ac缓冲介质中,非离子型OP微乳液存在下,Fe(Ⅲ)和2,4-二碘基苯基荧光酮(DSF)生成蓝色络合物,λmax=640nm,ε=162×105L·moL-1·cm-1,铁含量在0~5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工业己内酰胺中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稀盐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煌焦油兰褪色指示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痕量铁(Ⅲ)的新方法.方法的线住范围为0—2μgFe(Ⅲ)/25ml,检出限为3.23×10-10g/ml.方法用于人发中痕量铁(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稀H2SO4介质中,铁(Ⅲ)催化H2O2氧化中性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本方法测定范围为0~120ngFe(Ⅲ)/25ml,用于茶水中铁的分析,回收率为91~103%,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90%。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硼砂介质中,吡哌酸与四氯对苯醌生成稳定的1:1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3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70=3.3×104L·mol-1·cm-1,本方法测定药物制剂含量与文献方法一致,回收率为99.25~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1.22%. 相似文献
15.
2,7-双(4-安替吡啉偶氮)变色酸的合成及测定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 2 ,7-双 ( 4-安替吡啉偶氮 )变色酸 ,探讨该试剂与铜 (Ⅱ )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予的影响 ,建立了运用该试剂测定铜的显色反应体系 .在pH10 0 - 11 7范围内 ,铜 (Ⅱ )与新试剂形成 1∶1的稳定配合物 ,最大吸收峰 5 90nm ,表观摩尔消光系数 =5 1× 10 4 L .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3 0 μg/ 2 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 .方法用于粗铅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邓耀全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1991,(3)
本文将流动注射用于铁的示差光度分析。以1,10-二氮杂菲为显色剂,盐酸羟胺为还原剂,乙酸铵为缓冲剂,将它们与一定量的铁标液的混和液为参比并作载流;优选了测定条件;自动、快速地测定了铁矿石中的高含量铁。进样速度为120样/小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42%。 相似文献
17.
李善忠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详细讨论了 2 -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变色酸与Ni (Ⅱ )的显色反应 ,该试剂能与Ni(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带负电的 1∶4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55nm ,对比度为 1 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9× 1 0 4 L·mol- 1 ·cm- 1 ,配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 2 34× 1 0 1 7(2 0℃ ,μ0 1 )。加入NH4F和硫脲等掩蔽剂或预先分离可提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在碱性介质中,活化剂硫氰酸钾存在下,痕量Fe对H_2O_2氧化铬黑T的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检出限为3.9×10~(-11)g/ml,线性范围为0.80~31.92ng/ml的催化光度测定铁的新方法。用于人发、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R.S.D为1.3~2.0%,回收率为96~98.5%。 相似文献
19.
乙基紫标记分光光度法测定核糖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酸性条件下,采用乙基紫碱性染料标记核糖核酸,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标记反应的最佳条件,基于加入核糖核酸使乙基紫最大吸收峰在595nm处吸光度降低的现象,建立了测定核糖核酸的新方法,核糖核酸浓度在0~2.92μg·ml-1与吸光度降低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高活性干酵母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