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北京鸭红细胞提取的HMGs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脏压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选择培养,阳性筛选,克隆化以及冻存复苏,获得了三株稳定分泌抗HMG14的杂交瘤细胞株,经WwsternBlot鉴定,与其它几种HMG无反应,抗体为IgG1亚型。腹水HMG14单隆抗体经SephadxCL-4B亲和柱得到了纯化。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抗家蚕抗菌肽(一种小分子多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用FPLC纯化家蚕抗菌肽(ABP)获得了电泳一条带的均一样品;将它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以此偶联物免疫BALB/C鼠.以抗菌肽—牛血清白蛋白(ABP-BSA)做包被物ELISA筛选出5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冻存复苏后得到三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细胞株,抗体IgG亚型为IgG2a.统计了杂交瘤的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RT-28杂交瘤细胞分泌抗A红细胞单抗的工艺过程,包括搅拌剪切、通气方式及溶氧水平、连续灌注稀释率等条件,对细胞生长及产物分泌、葡萄糖代谢及乳酸产生的影响,得出了合适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7℃,溶解氧10~60%空气饱合度,搅拌转速30~60r/min,pH7.0~7.2。细胞密度达2.0×10~6cells/mL,单抗滴度述1:256。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对分泌抗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的2F7杂交瘤细胞生长、葡萄糖消耗、乳酸及氨的生成等代谢过程的影响。在细胞培养箱中,用含不同浓度谷氨酰胺的培养液培养2F7杂交瘤细胞,培养条件为pH 7.2~7.4,温度37℃,5%CO_2、95%空气。实验表明,适宜于2F7杂交瘤细胞生长的谷氨酰胺浓度为2.5 mmol/L,谷氨酰胺浓度与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呈反比,与乳酸生成浓度呈反比,与氨的生成浓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抗鱼(花鲢Anstichthysnobilis)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淋巴细胞杂交瘤的制备及鉴定方法,用佛氏佐剂乳化热溶花鲢鱼卵透明带,然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融合产生杂交瘤,经3次再克隆后,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一株抗鱼卵透明带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经免疫双扩散试验测得该种单克隆抗体为IgG1,经过染色体检查知其染色体数目在86~108之间,为93.6±3.81,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经检查发现有中间和亚中着丝点染色体,符合杂交细胞染色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编码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穿膜蛋白的一个400bp的基因片断被克隆到pATH表达载体上,此 重组的融合蛋白TrpE-Env8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而且包含有与BIV抗体特异性反应的抗原决定簇。我们用此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得到与BIV穿膜蛋白特异性反应的杂交瘤。此单克隆抗体在蛋白印迹法分析中与重组的TrpE-Env8有特异性反应,用免疫酶染色法可检测BIV在体外的复制。 相似文献
8.
用杂交瘤技术将基因工程人γ-干扰素(rIFN-γ)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了 3株抗 rIFN-γ杂交瘤细胞株。这些细胞株经两年多的传代培养仍保持稳定分泌抗体的能力,并与rIFN-γ及新型γ-干扰素呈特异性反应,可用于亲和层析纯化γ-干扰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Der p 2(屋尘螨Ⅱ类变应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的Der p 2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方法:用重组Der p 2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3次克隆化,制备出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Western blot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亚类、相对亲和力、特异性,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Der p 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B6为IgG1类,1G11、4B1为IgG2a类.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效价为104~105,腹水效价为105~106.Westernblot试验证明3株单抗与Der p 2蛋白均有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3株抗Der p 2的单克隆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为进一步建立Der p 2蛋白检测和纯化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等植物花粉母细胞间细胞融合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融合(cytomixi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现象,在植物的变异和物种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细胞融合现象的的规律、起因、机理和生物学意义4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笔者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一领域的限苦探索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BamHI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从重组质粒PsFll中回收5kb小鼠白血病病毒(MuLV)DNA片段,经光敏生物素标记后制备DNA探针,以斑点杂交法检测杂交瘤细胞、McAb纯品以及SP2/0细胞中的MuLv。结果表明:此探针灵敏度可达25pg,特异性好,在被检测的13株杂交瘤细胞和2株SP2/0细胞中分别查出5株和1株为MuLv阳性,McAb纯品中未发现MuLv。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热带假丝酵母野生株1045及其突变株SD1的原生质体分离、电击诱导融合的诸条件以及融合子的再生。得出了原生质体的最佳生成条件。用999kHz,240~400 V/cm的高频交变电场使原生质体横向电泳形成珠串,以脉宽 40 μs,幅值 1600~2 800 V/cm的直流脉冲可使原生质体融合,净融合率达65%。采用较低幅值的多个脉冲有利于融合。电击液中加入CaAc场、MgAc2及白蛋白可大大提高融合率,用光刻镀金方法设计了适用于微生物的多电极融合小室。对膜融合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以亲和层析纯化的免抗鼠IgG类抗体及其酶标物作为捕获及检测抗体进行鼠杂交瘤培养上清及腹水中IgG类单克隆抗体的ELISA定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小牛血清(BS)、免血清(RS)、马血滑(HS)、人血清(HuS)及非抗体产生细胞的培养上清对本项εLISA实验无干扰,使测定的结果较可靠,测定的鼠IgG各亚类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在5~100ng/ml之间,因此这个快速、可靠的方法可为鼠IgG类单克隆抗体的定量测定提供一种实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将堆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破碎、脱去孢子囊、纯化子孢子并将其超声裂解,最终离心得到子孢子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抗原样品的浓度为1.58mg/mL.将保存的杂交瘤细胞解冻,培养并利用其制备抗体.用制备的抗原对此抗体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鼠鼠杂交瘤2F7细胞(分泌IgG2,单抗),研究了普生卢内克(Ⅰ)、聚乙二醇(Ⅱ)、甲基纤维素(Ⅲ)、葡聚糖(Ⅳ)、聚醚多元醉(Ⅴ)与杂交留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添加限制浓度以及高速搅拌下添加剂对杂交瘤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0.05%~0.1%的Ⅰ、0.04%~0.02%Ⅱ、0.01%~0.02%的Ⅲ能较好地保护杂效瘤细胞;Ⅳ会抑制细胞生长;Ⅴ会分解细胞。在1.5L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添加0.10%Ⅰ于培养基,搅拌转速为70r/min时,细胞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对杂交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葡萄糖、谷氨酰胺、氨和乳酸对鼠鼠杂交瘤细胞G_5F_4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对于G_5F_4细胞,最适宜的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浓度范围分别为21~41 mmol/L和6~10mmol/L。乳酸是细胞生长的弱抑制剂,在正常培养产生的乳酸范围内(1.5~2.0 mg/InL),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氨是一种强抑制剂,其浓度在2.5~5.0mmol/L内,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超过5.0 mmol/L时,有严重的抑制作用,细胞生长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细胞膜双电层模型和电学、力学原理,推出了植物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细胞壁应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植物细胞壁厚度、细胞半径以及细胞膜上电荷面密度变化对细胞壁应力产生的影响.获得了细胞膜上电荷对细胞壁三个方向的应力都有影响。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细胞壁沿半径方向的应力增量比细胞壁另外两个方向的应力增量小得多;在细胞壁增厚过程中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细胞壁各点的应力的绝对值变小;细胞膜上电荷所引起的细胞壁应力与细胞壁厚度以及膜上电荷面密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细胞越大,细胞膜上电荷对细胞壁上的应力影响越大等几点结论.图5,参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