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欧洲航天局8月25日宣布,天文学家利用欧洲XMM牛顿天文望远镜在宇宙深处发现了已知最大质量的星系团,这一发现可间接印证宇宙中暗能量的存在。当天发表的公报介绍说,专家日前用XMM牛顿天文望远镜对天体进行观测时,意外发现了目前编号为“2XMM J083026+524133”的庞大星系团,它包含的星系质量总计大概相当于1000个银河系。  相似文献   

2.
话说暗物质     
陆琰 《科学世界》2012,(11):1-1
人们所知的物质,其质量主要由质子、中子提供,这种普通物质也称重子物质。75年前,兹威基(F.Zwicky)发现在大星系团中星系运动速度非常大,用星系团中所有看得见的物质算出的引力也远不足以束缚住它们,除非将星系团质量增大100倍以上。这个发现首次暗示有大量区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引力透镜,NFW质量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星系团Abell2218的NFW质量分布模型在强引力透镜的应用,估算了星系团的质量及个别背最星系的红移,并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1933年F.Zwicky利用光谱红移测量了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系相对于星系团的运动速度。发现它们的速度弥散度太高,对应的质光比在100以上。因此星系团中应该存在大量的不可见物质,这开启了现代暗物质研究。之后陆续有支持暗物质存在的研究结果出现,1970年V.C.Rubin和W.K.Ford对仙女座大星云中星体旋转速度开展了高精度的光谱测量,探测到了远离星系核区域的外围星体绕星系旋转速度和距离的关系。观测结果表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星系外围的星体的速度是恒定的。这意味着或者牛顿引力定律是不正确的,或者星系中有大量的不可见物质并不分布在星系核心区,并且其质量远大于发光星体的质量总和。由此开始,星系及星系团中暗物质存在这一假说逐渐被天文学界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5.
基于哈勃空间望远镜的CLASH巡天观测数据,对其中23个大质量的、红移范围在0.18z0.89的星系团的物理性质(质量、中心区域的熵等)与其最亮成员星系(最亮团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活动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最亮团星系的恒星形成率与其宿主星系团的质量、中心区域的熵值存在明显的相关:质量越小、中心区域熵值越低的星系团中其最亮团星系的恒星形成率越高,而与最亮团星系本身的物理性质(如恒星质量)几乎不存在相关。研究结果意味着:造成中等红移最亮团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活动的冷气体来源于其宿主星系团内的热气体冷却,而不是星系本身。  相似文献   

6.
通过反投影分析方法,对XMM-Newton观测的Abell 1835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星系团中心的X射线性质:温度成分及分布,冷流,强引力透镜(r≈153 kpc)的质量,星系团的总质量,投影质量,并与弱引力透镜质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系统整理了星系团A2142的光谱和测光数据.利用花树算法得到的子结构,将星系团视场中的星系分为非子结构、子结构和外围星系3类.通过研究它们的分布、产星活动、Dn4000等物理信息,发现了A2142星系团中的星系存在明显的径向演化趋势.星系从星系团外围落入团中心的过程中,其演化不仅受到星系团内介质的影响,还受到子结构自身的调制.   相似文献   

8.
运用团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富性的星系团子样本二维分布的几何结构。发现富性高的星系团相对于富性低的星系团具有更为明显的大尺度“成团”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处在茫茫宇宙中本超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猎户座旋臂上太阳系中地球的某一个角落里,恰如沧海一粟。"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浩瀚宇宙中,人类到底身居何处?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过的疑问。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相似文献   

10.
探索暗物质的物理本质是当前天体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的共同核心任务之一.质量落在keV能区的惰性中微子是热门的暗物质候选粒子之一,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辐射衰变,keV惰性中微子释放出一个单色光子,其能量恰为惰性中微子能量的1/2,这一性质对惰性中微子的探测提供了可行的途径.2014年,一个国际合作团队利用XMM-Newton卫星数据在近邻星系团中探测到了峰值能量为3.5 keV的弱发射线信号,并提出这是惰性中微子暗物质的衰变信号.然而,对此发现的后续研究由于现有X射线数据信噪比的限制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独特的大视场巡天将覆盖若干近邻大质量星系、星系团,对3.5 keV信号获得高置信度的探测或有效排除,并可对暗物质在keV能段的可能信号开展高灵敏度搜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Sloan巡天的光谱观测使近邻富星系团Abell 2199的成员星系数目增加了近两倍.基于该星系团1.5 h-1Mpc范围内的366颗成员星系的位置和红移信息,对其动力学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中心cD星系的本动速度为(189±45)kms-1,说明cD星系在星系团完全维力化之前就形成了.从这些星系的空间分布和局域视向速度分布中,发现了三个明显的子团.这些子团的并合现象表明,星系团Abell 2199远未达到动力学平衡状态,从而支持了星系团形成的等级模型  相似文献   

12.
星系团相关函数的标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描述引力系统演化的伏拉索夫方程的标度关系探讨了宇宙中星系团分布的一些标度律,并结合一个宇宙加速模型进行了讨论发现,若宇宙膨胀因子α∝t^1.3,则能很好地解释观测到的星系团相关的标度律.  相似文献   

13.
刘大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832-8835
根据哈勃定律v=H0r,计算超星系团所受斥力,考虑到超星系团在宇宙中分布可以认为是均匀的,证明,在宇宙的大尺度上,两个超星系团之间的斥力与二超星系团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我们得到了邻近星系团Abell 2634中心区域的198颗成员星系在B、V、R三个波段的光度函数,并且分别用Schechter函数和Gaussian函数及其组合进行了拟合.我们将所得到的光度函数与其它星系团的光度函数以及场星系的光度函数进行了比较,发现与Conma星系团的光度函数一致,而与场星系的光度函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星系团的环境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0,(8)
南风车星系——M83M83是离我们最近和最明亮的旋涡星系之一。它位于长蛇座,用双筒望远镜就能看到。因为它具有壮丽的旋臂,因此 M83赢得"南风车星系"的雅号。远在250年前,天文学家就已经发现了 M83。不过直到本世纪初,天文学家才弄清楚 M83和我们的银河系很像,是个棒旋星系,而不是一团雾蒙蒙的云气。这张 M83的照片,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用甚大望远镜(VLT)拍摄,并于最近刚公布的影像。M83是它所在星系团中很显眼的成员,这个星系团的成员包括半人马座 A 和 NGC 5253,这些星系和我们之间的距离约有1500万光年。到现在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在 MB3找到6颗超新星。最近天文学家又在 M83的核心区,发现了一个双层的拱核环,但  相似文献   

16.
环球     
正在阿贝尔2597星系团最明亮星系的核心深处,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ALMA),见证了这场从来没有见过的宇宙气象事件——在距离地球10亿光年的一个巨型星系的中心,星系际气体云正成群结队像下雨一样倾泻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之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邻近富星系团A2199中心区域一个Abell半径范围内的343颗成员星系在g、r、i 3个波段的光度函数,发现与以前研究的星系团的光度函数并不完全一致,而与场星系的光度函数不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星系进行分类,证实星系光度函数与其颜色分布和局域数密度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星系团Abell 2255中184颗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通过对这些星系的形态分类,发现星系光谱在4×10-7m处的跃变程度对区分星系类型非常有效.该星系团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和星系所处的环境有关,并且不同形态的星系随投影距离的变化趋势遵循不同的规律.此外还确认了团星系的金属丰度与恒星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推断星系团Abell 2255是在单个星系形成后,经过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一结果支持了等级成团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21-21
[国家天文台]近日,国家天文台博士生文中略等人从国际巡天数据库SDSS中发现了星系团强引力透镜系统,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从观测数据中发现引力透镜现象。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由于观测手段的长足进步,许多高能天体物理现象接连发现,从而开创了天体物理的新领域。为了解释这些高能天体物理现象,提出了各种各样学说,黑洞理论就是其中极重要的一个。利用黑洞来解释某些天体现象的模型,虽然很多,但是这些都还只能看作是一些假说而已,因为关于存在黑洞的预言,至今向未能被观测最终证实,因此当今天文学的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寻找黑洞。从许多事实可以间接推断出黑洞可能是存在于甚至大量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天体,例如维里定理和运动数据所算出的星团、星系以及星系团的动力学质量一般比由光学观测所推算的质量大,其中不能被光学观测所记录的物质中就可能有黑洞。再如,E型星系的质光比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