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COD与TOC之间的比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水深培养的生物膜上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量[TOC]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在0.3—1.3m水深范围内,自然水体生物膜上[COD]与[TOC]比值和理论值(≈2.67)无显性差异,即COD或TOC均可以用来表征生物膜上有机质的含量;但随水深的增加,膜上除碳以外的还原性物质相对含量显增高,且在自然水体生物膜的培养初期,膜上除碳以外的其它还原性组分的含量大干不能被K2Cr2O7氧化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用TOC作为自然水体生物膜中有机质含量的代表性指标,利用SSM-5000A型固体燃烧装置测定南湖培养的生物膜的TOC,通过对结果准确度,精密度的探讨,发现用此种方法测定生物膜上的有机质含量的稳定性较好、准确度较高,且操作过程简单,测定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省部分河流在不同时间采样, 测其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 用最小二乘法对二者进行线性回归, 并进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建立吉林省部分河流COD和TOC的定量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水体中COD与TOC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巢湖西区水体生物膜上有机物含量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测wCOD和wTOC进行数理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巢湖西区不同季节、不同水深水体生物膜上wCOD和wTO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842 4, P<0.01);季节因素对生物膜上wCOD∕wTOC的比值关系影响不大(方差分析,F=0.93,P>0.05);不同水深水体生物膜上wCOD∕wTOC的均数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方差分析,F=9.20,P<0.01),但在水深0.3 m与0.8 m的生物膜上wCOD∕wTOC的均数差别无显著性(q=0.00,P>0.05).因此在不同季节、一定水深范围内可用wCOD值来表征巢湖西区水体生物膜上有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长春南湖水培养生物膜,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含量变化对生物 膜吸附镉动力学、 热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镉的过程中, 生物 膜对镉的吸附随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含量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热力学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春南湖水体培养生物膜,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特性及pH值对生物膜吸附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影响. 结果表明, Freudlich方程、 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 生物膜吸附苯酚、 对硝基苯酚的过程中表现出对酸、 碱的缓冲能力, 具有两性表面特性. 生物膜对苯酚的吸附在pH=5~9范围内, 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 生物膜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中pH值的变化, 改变了酚类化合物的存在形态, 从而影响生物膜对酚类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2005~2006年内枯、 平、 丰不同水期对吉林省 的主要河流采样, 测定了其高锰酸盐指数(PV)、 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并用最小二乘法对PV TOC, COD TOC, COD PV进行线性回归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建立了吉林省主要河流不同水期PV TOC, COD TOC及COD PV的定量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在不同水期, 吉林省主要河流的PV和TOC之间、 COD和TOC以及COD和PV之间, 均存在显著的 线性相关, 但其相关关系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重庆紫色土硼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地区紫色土壤为对象,研究紫色土硼的有效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土攘有效硼含量在0.076~1.60 mg/kg范围内,平均值为0.183 mg/kg,参照<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进行评价发现,其中有87.16%的土壤样品有效硼含量很低,11.49%有效硼含量低,有99%的供试样品低于缺硼临界值.有机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母岩母质对其有效硼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pH≥6.5的范围内,有效硼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在pH<6.5的范围内却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减少,pH值的降低和CEC含量的增加,都会使有效硼含量随之增加,其中对硼有效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有机质.  相似文献   

9.
选择乐安河-鄱阳湖段等典型湿地为研究区,在乐安河流域共设置16个典型样点,于2012年采集水样、底泥沉积物等样品,进行Cu、Pb、Cd等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并对水体中p 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探讨水体p 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对重金属Cu、Pb、Cd等污染物在水体及底泥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影响.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中的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与水体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水体总氮含量与水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土壤中的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体COD含量与水样中的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体p H值和水体中的Cu含量和水样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黄浦江水体生物膜对有机氯农药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浦江水体生物膜对有机氯农药的富集特征和天然水体生物膜与有机氯农药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GC/ECD对黄浦江表层水体和生物膜中的2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表层水体和生物膜中的含量分别为87.28~148.97 ng/L和21.79~62.26 ng/g;生物膜对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富集能力较强,富积系数为164.67~417.92.组分分析表明,生物膜中的DDTs和BHCs主要为环境中的早期残留;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有机碳是影响生物膜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的重要因素.可以推断,生物膜参与了有机氯农药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火烧对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火烧对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为火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灾后1 a在火烧迹地和对照林地上分别设置20 m×20 m样地各5块,分层采集0~5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各层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火烧迹地土壤里含有的轻组有机质、易氧化碳、有机碳均比对照区域高,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2%~61.5%、9.6%~47.4%、3.9%~35.1%,且在0~10 cm土层的差异极显著(P0.01)。次生林火灾之后,轻组有机质、易氧化碳、总有机碳基本都存储于土壤表层,深度为0~20 cm。火烧迹地土壤0~50 cm的剖面中,含有的有机碳比对照区域高,上升的幅度约18.8%且差异显著。过火后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与土壤养分(全氮、水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天然次生林发生火灾1 a后,火烧迹地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养分的增加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影响因素及来源,加深对红树林湿地中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方法】测定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TOC和TN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OC/TN比值分析有机质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结果】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TOC和TN的含量分别为1.24%~3.81%和1.19~2.05mg/g,TOC/TN比值为11.6~26.3,TOC、TN含量和TOC/TN的平面分布均呈现出由陆向海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粒度效应。【结论】控制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粒度效应,而可能是其来源。沉积物中TOC和TN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红树林植物碎屑、养殖废水输入的有机碳和氮污染,以及海洋浮游植物碎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综合的监测有机污染物,及时全面地掌握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量,研究了松花江水中COD与TOC的相关性,用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有利于实现监测仪器化、自动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简化操作。通过研究吉林市松花江水中TOC和COD,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并通过进一步监测验证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强化混凝技术,研究了水力条件、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技术能有效地去除NOM,而且控制残余铝量不超标。TOC随Al2(SO4)3投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投加量大于0.2 mmol/L后,去除率基本保持稳定。在pH值为8.0时残余铝含量最低。调节pH在8.0,投加量为0.3 mmol/L,可控制水中有机物的TOC在1.4 mg/L左右,残余铝量在0.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5.
曝气生物滤池中TOC与CODCr相关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有机碳(TOC)能较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机物的污染程度,而且TOC测定仪操作简单,数据准确.以曝气生物滤池(BAF)再生水工艺为研究对象,对低基质浓度水样的TOC和CODCr测定值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了如下关系式:CODCr=7.2778TOC-31.946,相关系数r=0.9674,为BAF再生水工艺中以TOC值代替CODCr值,简化检测手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海水中溶解有机碳(DOC)的研究对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黄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溶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进一步丰富我国陆架边缘海碳循环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高温燃烧氧化法对2013年夏季南黄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水体中的DOC进行测定,初步分析夏季南黄海DOC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水文、化学、生物同步观测参数,探讨影响DOC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2013年夏季南黄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DOC的含量为0.24~2.37mg/L,平均值为(1.34±0.42)mg/L。整体而言,调查海区平面分布呈现北部浓度高,向南部逐渐降低,近岸浓度高远岸浓度低的分布趋势。DOC的垂直分布呈现表层高,逐渐向底层减小,在底层又有所增加的趋势。【结论】研究海区DOC的分布受水团物理混合控制作用十分明显,近岸DOC高值区的分布主要受鲁北沿岸流和陆源输入影响,南部的低值区主要受黑潮表层水及台湾暖流的稀释作用影响,而生物作用对DOC的分布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