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公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诉求,各种不和谐因素,归根到底,就是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就是实现资源或利益的平等分配,尤其是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同时,社会公正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反映了和谐社会中构建公正思想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关系近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都以全新的意识涌入市场经济浪潮中追求自己的利益,在改革的不断推进中,中国社会悄悄地形成了有各自利益要求的利益群体,而这些利益群体间围绕利益分配的博弈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不少的矛盾问题,所以,要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正确认识和面对不同利益群体及其不同的利益需要,以正确的方法来协调各种利益的合理分配,实现利益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和分化,影响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指导,合理调整当代中国利益格局,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对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利益失衡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加。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机制就是要主动调节利益分配格局和协调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理论思考。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观点认识基本分配制度;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中的利益关系;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差距;用联系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回顾和总结江泽民同志的收入分配思想及其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明 《科技资讯》2006,(16):234-23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到党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其中之一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基础上的多种社会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长期共存。那么正确兼顾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之所在。而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安排人事的职能以及统一战线广泛性的特点,决定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起点的不公平加上规则的不完备,以及纠错机制的缺失,其结果自然就是各阶层利益的严重失衡。利益失衡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加。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机制就是要主动调节利益分配格局和协调利益关系,建立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它包括利益调控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共识达成、制度安排科学的社会;社会转型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基本确立,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利益大变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运用全方位、多渠道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以利益引导、利益约束、利益调节、利益补偿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各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经历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和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能否协调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严峻考验着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不仅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当今,利益主体多元化,各种利益冲突加剧.要实现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坚持做到:强力反腐,纯洁党的组织,维护好人民利益;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代表好人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好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利益矛盾的协调,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又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利益矛盾协调的过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协调的路径,一是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二是加强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三是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促进和谐社会的税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科技资讯》2010,(28):252-253
构建和谐社会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直至和谐的过程,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税收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密切的关系,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税收的一项重要职能,税收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税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引导资源的地区间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税收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在社会内部,利益矛盾的运动不断推动着利益的分化和整合。就个人而言,利益动机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同时也在塑造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对利益矛盾调控的水平将直接决定着社会的稳定状况、发展趋势和自身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考察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不难看出:评判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归根结底看的就是这个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5.
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造成的利益关系的变动与利益的失调,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利益矛盾.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这样和谐社会才会由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张贤 《科技资讯》2006,(19):170-170
构建和谐工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工商部门既有很大的作用空间,又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工商部门即要依法行政,又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我认为构建和谐工商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7.
利益协调能力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施政能力,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与否。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政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利益协调能力,解决这些矛盾,才能够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说到底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正视社会利益矛盾,并且要善于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同时要建立起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本文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值得高度关注和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关系不和谐,社会关系难以和谐。实现社会和谐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与各种利益关系、改革与各种利益关系、提高执政能力与各种利益关系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