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以某电厂贮灰场为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刚体极限平衡法对火电厂贮灰坝的现状稳定性进行校核,预测贮灰场达到最终库容时的稳定性。研究表明:不管现状水位还是达到最终库容时水位,贮灰坡体地下水不会从外坡坡面流出;贮灰坝在现状条件和贮灰达到设计容量时是稳定的,能满足贮灰场安全运行要求;建议对贮灰坝体内的地下水浸润线进行观测,加强坝体外坡坡面巡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金昌电厂后建灰坝建筑结构及周围气候条件,详细分析了贮灰坝前水位偏高和贮灰场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了灰坝继续运行会导致的问题。并针对灰坝存在的隐患提出了稳妥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石化企业热电厂贮灰场粉煤灰的静力和动力三轴试验,分析了粉煤灰固结排水条件和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动模量与动应变关系和液化应力比与破坏振动次数关系.同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加高后的贮灰坝进行了静力分析,以及在Park Field波作用下尾矿坝的动力反应,并采用应力对比分析方法对该贮灰场进行了液化分析,说明相对密度对液化区面积有很大影响,相对密度越小,液化区越大.因此控制粉煤灰的相对密度对贮灰坝的液化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周仁冬 《工程与建设》2010,24(4):446-448,458
文章对灰场粉煤灰材料、初期坝体材料和粘性土材料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电厂贮灰坝加高渗流与稳定性进行研究,揭示了贮灰坝渗流场和贮灰坝边坡稳定性规律,为灰坝的设计、施工、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燃煤电厂贮灰场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测贮灰场环境地质问题,采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对选定的贮灰场场地进行了渗漏性评价,对贮灰场渗漏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比选贮灰场中,磨其山贮灰场场区渗漏问题非常严重,由于渗漏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比长立庄贮灰场严重,总的来说,长立庄贮灰场场址优于磨其山贮灰场.该成果对此类工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阻率法在区分堤坝隐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明确堤坝介质所具有的地球物理前提的基础上,利用电阻率法区分堤坝中不同性质的隐患,确定引起堤坝渗漏的地质原因和坝体内隐患的存在部位.通常隐患处介质和非隐患处介质电性差异不大,为提高电阻率法的探测效果,采用反射系数K法对ρs 资料进行解释,能进一步提高堤坝隐患探测的分辨能力,为堤坝隐患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开拓了电阻率法的应用领域,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热电厂贮灰场大坝堵漏工程施工工艺.主要是采用风动潜孔锤同步跟管钻具造孔,可控灌浆技术进行灌浆堵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铺盖条件下希德拉顿颗粒的防渗效果,堆建了3座内含不同渗漏隐患的土石坝模型.将不同铺盖厚度和不同铺盖面积的希德拉顿颗粒铺盖在坝面渗漏处,并统计渗漏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铺盖希德拉顿颗粒后,3种渗漏模型的渗漏流量都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接触带渗漏模型的渗漏流量下降速率最大,库底渗漏模型的渗漏流量下降较...  相似文献   

9.
以岩石岭水库总干渠三门头段渗漏调查为依托,考虑到渠道处于岩溶发育区,提出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查明隐患的原因及分布.在分析综合物探技术探查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基于并行电法技术可快速收录海量的地电数据体,为堤身二维渗漏探测和堤底隐伏缺陷提供数据支撑,结合雷达映像图可有效识别出溶洞的发育特征.现场应用表明,不同高程的二维电阻率图像反映出堤身渗漏隐患体的范围及埋深,并勾勒出隐患区在堤身上的空间连通性;并行电法的三维成果揭示出溶洞在渠底的立体结构形态,有效避开了常规伪三维电法布置的复杂问题;地质雷达法能有效高分辨识别出溶洞发育的范围;成果有效揭示了三门头段堤坝渗漏主要与该段存在隐伏型充填溶洞有关,并且溶洞在堤底以及堤坝上下游已形成渗漏通道.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技术和地质雷达可有效查明岩溶区堤坝渗漏的病症,为堤防隐患的有的放矢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探测土石坝集中渗漏隐患的可行性,在实验室内制作均质土石坝集中渗漏模型。采用热红外灯作为热激励模拟太阳光照,利用M7500型红外热像仪测量模型表面的温度场。实验结果显示,在热激励下,模型表面温度升高;但是土石坝模型表面集中渗漏区域的温度比正常区域要低。实验中采用了不同的水头,随着水头的提高,温度场的异常变得更明显。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进行土石坝集中渗漏的渗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集中渗漏区的坡面温度比正常区域要低,水头提高时,这种温度场的异常也更明显。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渗漏区的流速比正常区域要大,这可能是温度场出现异常的原因,红外热像技术通过检测表面温度场的异常来探测土石坝集中渗漏隐患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煤层注水中添加粘尘棒降尘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在煤层注水钻孔中,添加具有降低注水表面张力和防止水分蒸发双重功效的粘尘棒,提高注水效果的新方法。测定了不同注水方法润湿媒体的效果;分别采用浸润法和壁刻槽法测定了粘尘棒防蒸发性能;进行了普通注水与添加粉地棒注水降尘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水时添加粉尘棒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注入水分的蒸发,而且还可大幅提高煤层注水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铁路煤炭的运输方式,研制了煤炭抑尘剂喷洒适用的设备类型及单位平米的喷洒量,并对其抑尘喷洒量、喷洒作业方式及喷洒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摆臂式和龙门式抑尘喷洒设备的抑尘效果较好,通过使用该类设备实现煤炭表面均匀喷洒抑尘剂产品可以有效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矿井粉尘浓度,采用煤层注水这一从源头上控制煤尘产生的方法,可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通过分析煤层注水防尘机理与影响水在煤层中渗透的因素,建立了非饱和-饱和二维非稳定渗流的煤层长孔注水湿润问题的动态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数值解法求解。确定了长沟峪煤矿-140 m水平北一石门两翼4槽工作面煤层长孔注水的方式与注水参数。为长沟峪煤矿减小粉尘危害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能有效的降低工作面煤尘浓度,改善工作面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利用HY16429 粉尘云引燃温度实验装置,测定不同煤种不同粒径煤尘云的最低引燃温度,研究挥发分和煤尘粒径2 种因素对煤尘云最低引燃温度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煤种煤尘云最低引燃温度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当煤尘粒径≥250 μm 时煤尘云出现火星的温度受挥发分含量的影响较小,且不同煤种出现火星的最低温度相近;煤尘粒径较小时煤尘云最低引燃温度随挥发分含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ASP+ACCESS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SP技术对Access数据库的访问,主要隐患来自Access数据库的安全性,其次在于ASP网页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漏洞。笔通过对Access存储隐患,Access解密隐患,源代码安全隐患,程序设计安全隐患的分析及非常规命名法,ODBS数据源法,对ASP页面加密法,加密机制的讨论,给出了解决安全隐患的对策,使ASP技术对数据库访问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喷煤系统仓顶除尘器内部煤粉自燃是影响喷煤系统正常安全生产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通过缩小仓项除尘器内外温差,减少内部煤粉板结,减少与叶轮给料机的摩擦,可以有效控制仓顶除尘器内部自燃。  相似文献   

17.
煤层注水中粘尘棒溶液对接触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煤层注水中添加粘尘棒溶液降低接触角、缩短接触润湿时间的除尘方法.通过测定和分析粘尘棒溶液不同浓度下七种煤样的接触角和润湿时间,比较得出了七种煤样的临界表面张力,为35.0 mN/m,发现注入水的表面张力是增加煤层注水湿润效果的主要因素.该法可以大大提高煤层注水降尘效果,而且添加工艺简单,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利用重影点的概念,提出了重影点度数、广义多边形的概念和空间多个多边形平面边界投影后交的可见性偶边性理论,只需判别多边形投影交环上一个重影点的可见性,即可根据投影交环的偶边性依次判别出所有多边形边的可见性,并提出了基于几何原理的多边形消隐算法,与传统的消隐算法相比,具有算法简单可靠、占据空间小、计算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任楼煤矿首采面曾因隐伏导水陷落柱突水,引发淹井灾害,造成3.5亿元的重大经济损失。治水复矿后,1999年又在7218工作面机巷迎头出现淋水,初始水量不大,但依据水温、水质快速判识突水通道是隐伏导水陷落柱,运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探查方法确定了陷落柱位置,为地面布孔注浆彻底封堵陷落柱提供了保证,避免了一次重大突水淹井事故。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 5种不同的加料顺序 ,并改变混砂时间 ,研究了混砂工艺对粘土湿型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型砂各性能均随加料顺序和混砂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当型砂中不含煤粉时 ,采用先干混后湿混的工艺 ,型砂性能较好 ;当型砂中含有煤粉时 ,采用原砂和水先湿混 ,然后再加膨润土、煤粉的混制工艺 ,型砂性能较好 ;煤粉的介入与未加煤粉时比 ,除透气性外 ,其他各性能均有提高 ;随混砂时间延长 ,各性能均呈上升趋势 ,当混砂时间为 8~ 16 min时 ,各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