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爱霖 《科技信息》2011,(20):51-52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愈来愈逼近人们的视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时代意义亦日趋凸显。本文结合河南省安阳市民间艺术博物馆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当下非遗保护展示在综合类博物馆中展示位置的日益靠前的普遍现象中,论述非遗保护、研究、收藏,尤其是展示中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可以复现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数字化服务不仅表现为对展品和展览的数字化处理,还可以通过构建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完善非遗数字资源库、提供经纪服务、官网接入购物端口等实现培育非遗市场需求,服务数字内容产业,背书地方非遗及服务名优品牌等目的。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被称为代表我国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基因.针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主要研究了数字媒体技术在青海非遗保护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以及青海非遗保护中采用的主要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了资源数字化采集的标准,构造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了系统的技术路线,描述了应用系统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本目的是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资源,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丰富,将其进行创新设计是保护和传承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具设计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皖西非遗的种类和现状,结合设计案例,探讨了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家具设计融合创新中可借鉴的六种方法,然后采用以上方法,通过分析、提炼、再设计、深化设计四个过程阶段,设计出既简洁耐用又有销量的皖西非遗家具作品,达到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目标;最后,从材料、造型、功能结构方面,探索皖西非遗与家具设计融合创新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与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其展览与传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活态性""整体性"等特点以及多样的种类、表现形式,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带来了深刻挑战。本文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为例,剖析新时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理念、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构建方法、实现途径和有效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方法和借鉴。方法在分析关中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关中西部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的必要性,设计该平台的整体逻辑模型;参照软件工程理论,从需求分析入手,进行开发工具的选择、数据库的详细设计。结果采用基于切割的大图实时浏览算法、VRML插件等方法,实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结论该平台能够对关中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实现非物质文化有效传承、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是关中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特殊文化形态,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017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新时代如何在传承、传播、创造、创新中推进"非遗"工作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基于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调研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安徽省非遗项目涵盖到名录中的全部10种类型,传统技艺类占比最高;(2)安徽省两级非遗项目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典型的强集聚型分布特征;(3)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遗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分别形成了“一核多团”与“一核两带”的分布特征;(4)在安徽省非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价值、资源稀缺与独特性等指标权重排序靠前,是影响安徽省非遗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因素;(5)安徽省非遗综合评价值为2.715 5,旅游开发价值较高,但非遗的社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徽雕文化是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对于这项非遗的现代化传承记录探究以文字和图像为主,能够通过艺术展示的手段来系统化呈现徽雕的历史及当下文化价值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实践,该文根据其文化的特质进行针对性的展示方法研究,使其更能够系统地为参观者所理解,也为其它非遗文化的展示提供借鉴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逐渐成为对非遗进行数字治理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方式。随着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通过对广东、浙江、山西、福建4省非遗数字化保护整体情况、典型案例的总结分析,得出可供甘肃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应当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非遗新路径,从而促进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非遗项目级别认定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诸多制度、规范、标准并不完善,各地在非遗项目遴选和申报时缺乏完善的非遗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难以有效地保障非遗项目评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建构一套适宜的"申遗"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贵州省从江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对非遗项目的类别及构成、濒危状况、保护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从非遗的品质评估、价值评估、濒危度评估、保护评估四个维度构建了非遗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价结论分析各类非遗资源的申遗价值与重要级别,划分出不同性质非遗资源差异化保护的形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项目申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重庆市旅游纪念品市场无序开发的现状,意在探讨如何利用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及适应消费者更高审美需求的旅游纪念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提炼与分析,结合旅游纪念品设计实践来实现对其进行图像化表达,总结出在视觉文化时代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像化解读的方法,具体提出以具象的图形、文字和造型以及提炼抽象的文化符号两种策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像化;所以,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之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提升,实现其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文化的转化与再生,都是值得持续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沉积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佐证,其文化信息空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历史与人文知识信息。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多样,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这些资源的文献种类繁多,是图书馆建设自身特色文献的重要来源。利用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讨、分析和研究大理地方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和服务,更好地体现民族地方图书馆的重要价值,促进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展示边疆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遗产,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和绩效,积淀馆藏特色文献资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搭建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宣传展示平台,加大互联网传播力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研究本课题的宗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以VC++6.0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具有收录数据、修改数据、数据资料可视化、数据转换、数据共享等功能的管理系统,以实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福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日渐紧迫和艰巨.对此,在分析福建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基础上,提出用标准化保护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一步阐述这一方法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运用"围栏式"非遗标准化模型论证了标准化在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有效性.最后,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方法研究,构建了"点三角"模型和"圈—轴"模型.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技术以其存储方便和传播迅速的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交流和展示工作中,以往单一的文字记录正逐步转向文、影、音、图的立体化数字媒体记录。然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仍然受限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探讨数字技术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进而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蜡染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分析其艺术特色、现存状态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术,同时对蜡染艺术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四川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有不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的状态.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巴蜀文化的精髓,在发展四川的特色旅游的同时,对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来保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家级"非遗"常州梳篦个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传承保护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潍坊学院学报》2014,(4):51-5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主体、客体、内容、期限等进行必要的扩张和创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值得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