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振宁说:“科学的创造不只是从每一个方向去发现和了解那个方向的规律,更需要的是通过想象,通过灵感,一下子同时了解每一个方向的规律,这种更高一层次的了解就不只是逻辑思考所能达到的了。”[1]爱因斯坦也十分重视想象力。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我们认为,想象乃是一种多重交叉、对撞思维,又经过比较之后的逻辑思考。根据近期的“思维输入”,我们对经络的纵深做了再思考。 一、关于组织中心与14条 经脉线的关系问题 物理生物化学告诉我们,生命粒子的运动、组合和化合,都遵守物理定律。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孩子们是最富有想象的,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程好 《科技信息》2012,(6):359-359
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用头脑去想;象,就是图像、形象或画面。想象力,就是动脑筋,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用形象进行思维和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黑格尔也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怎样才能让学生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来呢?我想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又如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试试看:  相似文献   

4.
爱国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足见想象力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今天,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才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然这样,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私下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创设有利于想象的环境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我们有时会看到,在部分家庭和学校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特见解;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鼓励孩子把成人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不保护和激发孩子天性中潜在的兴趣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掌握知识,更要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智慧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潜能和智慧需要激发的载体,学生的思维需要自由挥洒的空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要阻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它不仅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努力,使我们预言未来,看到可能产生的后果.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想象力最丰富.  相似文献   

8.
张文广 《科技信息》2008,(19):210-210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思维是人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创新思维是加快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正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文离不开想象,阅读也离不开想象。阅读文章时,想象是阅读文章的翅膀。张开想象的翅膀,可以穿越时空隧道,让遥远如在眼前,化抽象为形象,变概括为具体,加深理解,并受到熏陶。那么,怎样展开想象呢?  相似文献   

10.
孩子虽然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知识经验,但却可能秀富有想象力,因为他们更少有固定的“答案”与“思维模式”。想象力成长所需要的土壤是宽容的、放松的、自由的与多样的。因比,如果孩子对一个你早已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思考时,请允许他的“奇思妙想”。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