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种族主义是亚非会议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茂物会议公报指出:种族主义是一个“对亚非国家人民具有特别利害关系的问题”。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都是帝国主义横加在亚非国家人民身上的祸害。帝国主义利用种族主义来进行殖民地征服和巩固它的殖民统治,而殖民主义又反过来加深了种族主义的毒害。亚非国家绝大多数不是现在仍然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便是不久以前还曾经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些国家的人民具有身受种族主义祸害痛苦的共同经验,因此亚非会议讨论种族  相似文献   

2.
种族主义作为一种野蛮和不平等的代名词正在经历着非法化的过程,然而,“现代种族主义者”却以反对恐怖主义的新面孔出现。文章通过对种族主义定义的解构、文化的缔造和对其背景思想的追问,揭开现代种族主义的本来面目,警示全球化中的文化陷阱。  相似文献   

3.
法国人有一个自我评价:“法国人是种族主义者”。今年3月法国人权协商委员会公布了这样一项民意测验结果:94%的法国人认为种族主义在法国极为普遍;42%的法国人承认他们“有点或有不少”种族主义;只有1/3的法国人表示他们没有种族主义。  相似文献   

4.
论批判法学与批判种族主义法学之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下,批判学派成为后现代主义法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对同为批判学派的批判法学与批判种族主义法学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批判法学与批判种族主义法学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5.
夏黎红 《科技信息》2009,(22):I0115-I0115
本文介绍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英里森的早期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对其中几住主要人物的分析,揭示了莫里森在书中所描写的种族主义内化现象对非洲裔美国人,特别是对非洲裔美国妇女和儿童所造成的伤害,并进一步指出对种族主义内化现象的研究,在帮助弱势群体争取权益这一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跨文化交际冲突中备受争议的种族主义和权势问题,解释了何谓种族主义和权势,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由种族主义以及权势观念差异而产生问题。从而对英语专业和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面对欧洲长期盛行的反犹思潮,乔伊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尤利西斯》中不但批判了存在于爱尔兰人心中的这种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地方主义思想,而且塑造了一位典型的犹太人形象--布卢姆,以此展现了自己开阔的视野与胸怀。  相似文献   

8.
张立平 《世界知识》2008,(13):38-39
我们在观察美国大选政治时,时不时要扪心自问:是我们心中有性别主义、种族主义的魔障,还是美国选民有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的魔障?否则我们会看花了眼,得出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南非黑人矿工大罢工是在全国矿工工会的领导下进行的,规模空前。它再一次沉重打击了南非经济和种族主义政权,并显示出南非黑人矿工是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蒋芳 《科技信息》2010,(32):162-162
《土生子》因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理查德·赖特在小说中谴责了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和种族压迫,探讨了白人对于黑人的压迫如何造就如别格·托马斯之类的复仇形象。由于被剥夺了尊严和人格,别格的内心变得阴郁、恐惧和充满仇恨。从误杀玛丽到故意杀害贝西,再到行刑之前与麦克斯的交流,他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发展过程。为了反抗种族主义以取得自我实现以及独立人格,他唯有付诸暴力和犯罪。  相似文献   

11.
以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黑魇》为核心,参照同一类型散文作品中的其他几篇,再辅之以同时期的几篇文论,进行文本细读,来理解和叙述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思想重心、感触接点、精神踪迹和文学理解,特别描述出其精神迷失的具体情形,并强调其文学理解的庄严,从而论述沈从文作为一个作家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其小说《赫索格》中,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文明带来的困惑所进行的思考。小说主人公赫索格内心的困扰和忧虑与外在的行为方式、辐射式思维与人格中对立双方冲突相互对应,形成了该作品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以前只看到社会关系对人的决定性,片面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忽视人的主体创造性.事实上,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互动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制约着人的活动及其才能的发挥;人的实践活动又在不断改变着社会关系的状况.社会关系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贾宝玉的痴与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玉是古今第一大情人,也是天地间第一大痴人。他的痴是一种对美对生命的追求和眷恋,更多地表现在对大观园内女儿们的关怀上——即他看重的是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他经过了情惑、情悟的体验,最终是上了”情绝”——“悬崖撒手”、“归彼大荒”之路。贾宝玉从痴到悟,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那个时代的黑暗与腐朽。贾宝玉的悲剧结局是时代的必然,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在老舍的小说中很难找到新女性(时代女性)形象,这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切入社会人生的方式以及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怀旧情愫所导致的特殊审美心理有关。老舍是一个心态极其矛盾复杂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肌体的强健和没有疾病,而且是指心理上的和谐完善,即个体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更为重要。那么,怎样衡量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呢?笔者认为,对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从个体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绪状况、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衡量。  相似文献   

17.
梁氏小说思想的建构是特定的社会现实与文化语境的历史产物。从其精神渊源来看 ,它体现了传统儒家诗教理想与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传统批评体用理念与现代科学实用理性的梁式会通 ;从其理论体系来看 ,它表现了梁氏试图会通小说的现实使命与审美特性的价值取向 ;从其现实启迪来看 ,强烈的批判精神、积极的新变观念、鲜明的现实品格、自觉的开放意识是其思想创建中可资批判汲取、创造扬弃的重要的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8.
张爱萍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神剑将军”,而且多才多艺,在书法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和一定的影响。其书法墨迹包含着浓浓的乡子情结:书写内容传递着眷恋故乡的真情;书作动机蕴寓着回报故乡的深情;书艺风格融汇着乡土乡民的关学崇尚;书道品格追承着故土父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鲍廷玺是《儒林外史》中一位“性格发展”的戏子形象.作者吴敬梓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细致的白描手法,叙写了鲍廷玺随着家庭环境及生活处境的恶化,由“聪明伶俐”的“气质”少年逐渐迷惘、堕落,最终成为“打诨说笑”的“篾片”鲍老爹.  相似文献   

20.
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法国表现主义画家乔治·卢奥追求崇高艺术理想的逐梦之路进行研究。从求学、追梦、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四个方面深入解析了卢奥表现主义艺术风格的成因、特色以及个性鲜明、成就斐然的艺术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