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根据1996年~1998年巴盟春小麦区域试验结果资料,对参试的10个品种进行了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地点以及品种X地点互作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参试品种中,河优2号小麦品种表现优良,将成为目前对照品种永良4号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水方式对冬小麦耗水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小麦品种科师22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下,冬小麦的耗水量、耗水系数、产量不同。干旱处理的耗水系数最低。相同灌水次数下,随灌水总量增加,耗水系数、耗水量增大;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少量多次灌溉方式的耗水量、耗水系数则降低。不同灌水处理间冬小麦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灌水各处理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早处理(不灌水)的产量。冬小麦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加大而下降。相同灌水量下,分期灌溉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的模拟优化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灌溉制度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率。以农田水量平衡模拟模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和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以灌溉日期为决策变量的非充分灌溉制度模拟优化模型,利用单纯形搜索法来确定最优灌溉制度(以作物产量最高为目标)。针对北京1999年冬小麦返青后的实际情况,利用以上方法对冬小麦灌溉制度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最优灌溉制度下的田间腾发量和冬小麦产量也相应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却逐渐减小。在灌溉水量不足的条件下,应首先保证抽穗初期的灌溉,然后考虑在拔节期进行灌溉,可以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适于新疆北部种植的8个不同品质类型的春小麦品种植株不同器官干物质,探讨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以期为新疆专用优质小麦栽培以及品质生态区域的划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8个品种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从开花至花后30d,各品种干物质积累均呈上升的趋势,不同品质类型品种相比,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为新春21号,其次为新春12号,干物质积累量最低的是新春17号。干物质在不同营养器官中的分配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茎部干物质分配率最高,其次为颖和穗轴,叶片和叶鞘分配率相对较低;各品种之间比较,成熟期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最高的为新春17号。中强筋品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大于强筋和中筋品种,而穗数却为最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序为穗粒数(r=0.3190)千粒重(r=0.3156)穗数(r=0.3037)。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可以有效地促进产量的提高。不同品质性状受环境和基因型影响程度不同,对小麦生产来说,应该在掌握不同春小麦品种品质形成特点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栽培措施,使小麦能够发挥最大的品质潜力,促进优质专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灌溉和旱作两种水分条件下,选择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在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进而对其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溉处理下燕麦鲜、干草产量分别较干旱处理增加了13.3%、13.43%;坝燕4号品种干重和鲜重均高于其他品种(P0.05);在干旱条件下,坝燕4号籽粒产量最高,白燕7号、内燕5号次之,且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灌溉条件下,白燕7号品种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从籽粒产量角度考虑,蒙燕1号、内燕5号、坝燕4号和白燕7号品种的抗旱性指数均达到"极强"水平;从生物产量角度分析,保罗和燕科1号抗旱性指数达到"极强"水平;坝燕4号、蒙燕1号等品种达到"强"水平.因此,综合产量及抗旱性指数评价结果,蒙燕1号、白燕7号和坝燕4号等3个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丰产性,适合作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饲用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选用春小麦品种宁春15号分别研究了在不同施氮量、不同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籽粒产量随着施氮肥时期的后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生物产量呈持续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马军  马海兴 《科技信息》2011,(29):24-24,18
节水灌溉技术对于用水户而言,同劳动和土地一样,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灌溉技术本身并不是水的替代品,但它们可以促进相对不稀缺的要素对稀缺要素的替代。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在不减少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减少灌溉水的使用;或者在供水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作物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节约灌溉水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用水户的生产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8.
李童生 《广东科技》2014,(10):112-113
勐腊县大沙坝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为合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使水利工程在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农业增效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节约人力和能源、促进农村和社会和谐稳定诸方面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9.
田福荣 《科技信息》2007,(31):601-606
通过在固海扬水灌区进行的四种作物(玉米、油葵、春小麦、大麦)6种水质(黄河淡水、1.0g/L、1.5g/L、2.0g/L、2.5g/L和3.0g/L)处理,3次重复共计72个小区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四种作物均可采用黄河淡水与地表咸水掺混灌溉,且混合水矿化度在小于3.0g/L时四种作物均能安全生长。通过四种作物的产量性状及生育动态进一步分析得出,春小麦、玉米混合水灌溉,安全丰产的灌溉水矿化度在2.0g/L以下,大麦、油葵安全丰产的灌溉水矿化度在2.5g/L以下。土壤盐分会因灌溉水的矿化度增高而升高,但冬灌利用黄河淡水轮灌洗盐,土壤积盐与脱盐水平相当,且第二年春季基本不存在返盐现象。  相似文献   

10.
1997年至2000年,研究了PYB1.6多功能移动式节水补灌机在半干旱偏旱区海原县兴仁镇春小麦的补充灌溉指标。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平作、垄沟栽培、穴播栽培、膜侧栽培等栽培方式下,利用该补灌机在小麦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补充灌溉,当预期产量为1050kg/hm^2时,其补充灌溉指标依次为58mm,42mm,38mm和35mm,节水率(以平作补灌为对照)依次为0,27.6%,34.5%和39.6%。  相似文献   

11.
补充供水对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大田试验设11个水分处理,包括不灌溉(对照)和灌1、2次水、灌时期分别为春小麦三叶期、拨节期、抽穗斯和开花期。试验结果表明:三叶期灌溉的4个处理消除了苗期水分亏缺,通过提高小穗和数穗粒数而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小麦生育期不灌水(W0)和拔节期灌水(W1)两个水分处理下,研究了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水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但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不灌水处理.相同水分处理下,不同施氮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240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在拔节期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存在"灌浆小高峰"现象,这可为最终提高籽粒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适宜的水分处理和合理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河西武威绿洲春小麦节水高产高效优化灌溉制定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河西武威绿洲为对象,采用试验和调研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该洲春小麦节水高产高效优化灌溉制度体系.主要结论是:明确了该洲春小麦高产的资源潜力和生育期水分供需及时段供求关系;明确了春小麦耗水关键期及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亏缺反应规律;通过动态规划顺序递推、逆序决策分析,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节水高产高效优化灌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水氮互作对新春6号春小麦旗叶渗透调节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2400m3/hm2(W1)、3200m3/hm2(W2)、4000m3/hm2(W3)3个灌水处理;设置450kg/hm2(N1)、600kg/hm2(N2)、750kg/hm2(N3)3个氮肥水平。试验通过小区控制试验,分析测定了小麦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于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增施氮肥则降低了渗透调节物的含量,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度水分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含量不断的提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使得渗透调节物含量增加比较缓慢。水氮运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性状的调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其中以W3N3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788.90kg/667m2,增产显著。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灌水量4000m3/hm2、施氮量达750kg/hm2能有效促进滴灌春小麦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氮肥调控下测墒滴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浆动态的影响,通过2013-2015年的大田试验,在3个施氮水平(90 kg·hm~(-2)、240 kg·hm~(-2)和350 kg·hm~(-2))下,于冬小麦的播前、拔节期及开花期通过测墒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以全生育期0灌溉及漫灌作为对照,分析了滴灌对冬小麦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田间耗水量随滴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贮水和降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著下降,灌溉水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的籽粒产量最大,达到10 109.79 kg·hm~(-2),WUE和IUE分别比漫灌显著提高50.52%和68.01%.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强势粒的灌浆速率均明显高于弱势粒,灌浆参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测墒滴灌能有效增加冬小麦的终极生长量,并且提高平均灌浆速率,提升灌浆能力.综合看来,施氮量为240 kg·hm~(-2),测墒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较高,籽粒的灌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小麦临优2069和临Y7287为材料,研究了4个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积累动态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从返青期到开花期,随追氮时期推迟,两个小麦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拔节期追施氮肥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氮显著提高了小麦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延长了稳定时间,追施氮肥时期过早(至起身期)或过晚(至开花期)均不利于品质的提高.增加后期施氮比例,对清蛋白、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对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施硫水平和3个灌水水平,选用兰考矮早8号和豫麦49-19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硫量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硫处理中,以60kg/hm^2处理产量最高,并达显著差异水平,增产幅度可达19.7%.各灌水处理间,两小麦品种产量均以W2处理产量最高;分析水硫互作效应,2小麦品种产量均表现W1S60组合产量最高;两小麦品种籽粒总淀粉含量在不同供硫处理和灌水处理下均表现为S60和W0最高.以上结果表明,硫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干旱逆境胁迫,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丘陵旱地对冬小麦进行了大田和原状土柱模拟耗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情况下,小麦4500~6000 kg/hm2产量水平,耗水量216.3~345.2 mm,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分别占总耗水量的25.9%~36.9%,22.0%~31.1%,31.9%~52.2%,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小麦拔节以后耗水量和耗水强度明显增加,拔节期、灌浆期是小麦两个重要的水分需求期.原状土模拟情况下,冬小麦总耗水量中,丰水年型自然降水占77.2%,平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7.1%,缺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4.0%.从作物阶段耗水测定结果看,丰水年型情况下,冬小麦存在奢侈耗水现象;平水年型自然降水能基本满足冬小麦水分需求,突出问题是阶段性、间隙性水分缺乏;缺水年型情况下,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冬小麦的水分需求,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水分状况制约着冬小麦正常播种和出苗,二是水分供应状况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9.
The emission of microwave sulfur lamp is mainly composed of visible light. The sulfur lamp, producing little infrared radiation, has high efficiency, long duration of illumination and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probe the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 of the lamp,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wheat (cv. Yangmai 158) to emphatically study illuminating effects of xenon or sulfur lamp on tillering, jointing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during tillering and jointing perio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almost no difference i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wheat leaves growing under different lamps. Xenon lamp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e time of jointing, decreased number of tillers, number of total leaves per plant and leaf size, as well as inhibited root growth. In contrast with xenon lamp, sulfur lamp evidently delays the time of heading and grain maturation, increased number of heads per plant, head length, total number of grains per plant, head weight and total grain weight per plant, according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yield per plant. Strong infrared radiation might be the main cause to influence jointing and tillering.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under sulfur lamp were much similar with those in natural condition.  相似文献   

20.
水肥耦合作用对土壤养分变化及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肥耦合最优饱和试验研究表明,在辽西半干旱区,低水量条件易引起N肥以氨态N挥发损失,当灌水量超过460mm时,高量施N可能会导致硝态N深层淋溶,高量施用P肥,土壤表层中OlsenP增加不明显,且灌水量变化对OlsenP在土壤各深度层次中含量影响不明显,N肥是影响春小麦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主要因子,水分对春小麦株高的影响在生育前期不明显,至灌浆期时跃居主导地位,N、P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春小麦旗叶面积和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