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姜岩 《科技信息》2001,(8):35-36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由反原子就可组成反物质。宇宙间的反物质藏在哪里?它们中的绝大部分真的消失了吗?近年来科学家开始探索反物质的奥秘,一些成果的取得有助于揭开反物质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粒子的名称及简单性质我们知道:早在罗蒙诺索夫时代,就已经提出了物质的分子结构学说,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到后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所组成(但原子已不能保持物质之原有的性质了)。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结构中最小微粒,把原子视为不变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居里夫妇在十九世纪末发现有些元素能够自动地射出一些带电或中性之粒子,这说明原子是由一些更小的粒子所组成,原子是能分裂的。这一现象称之放射性现象。它的发现给了当时对原子的形而上学的看法以有力的打击。原子的不可分割的学说,从此动摇了。在进一步对于原子性质的研究的基础上,卢索福提出了原子的结构模型,原子的中部是原子核,它的特点是又重又小,由不带电的中子及带正电的质子组成,在核外有带负电的电子绕其运动。这种原子结构的模型,由现代观点看来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当能量不停地注入某物体时,其基本粒子的动能将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直到足以使由电子组成的原子壳因气体的分子和原子不断碰撞而破裂,释放出负电子和正离子,这一由中性的、带负电和正电的粒子组成的混合体,称为等离子体。作为物质的第四个存在形态的等离子,它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太阳风是一种从太阳表面无休止地喷发出的磁化高能粒子流。这种粒子流处于极端高温状态,其中的氢和氦原子已分离成一种稀薄的由带正电质子和带负电电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是指当任何不带电的普通气体在受到外界高能作用后(如对气体施加高能粒子轰击、激光照射、气体放电、热致电离等方法),部分原子中电子吸收的能量超过原子电离能后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原子因失去电子而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这样原中性气体因电离将转变成由大量自由电子、正电离子和部分中性原子组成的与原气体具有不同性质的  相似文献   

7.
在等离子体系中,其中主要的粒子单元处理带正电的粒子外还有带负电的粒子,并且两者没有进行相互结合,在整个系统中,若带电粒子的类型不同,则其间也保持相互独立的状态。该文将量子等粒子体中波的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和探索,望给相关学者提出帮助。  相似文献   

8.
据英《新科学家》2003年1月25日报道 :以色列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PeterKral和MosheShapiro指出 ,如果使水一类的极化液体流过一个导电的碳纳米管 ,电子就会通过管壁在相同的方向形成电流。这种微型的电源可能有一天会导致新型的器官植入物品的出现 ,例如只受液体启动的心脏起搏器就可能采用这种碳纳米管制造。在极化液体的分子中 ,某些原子稍微带正电 ,而其他原子带与之相当的负电。当液体分子的正电部分接近单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时 ,它们就吸引纳米管内的电子随液体一起流动。由于电子只能沿纳米管的长度方向流动 ,就会产生一个微小但可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类比分析了元素超导体、合金超导体、氧化物超导体 ,有机物超导体的构成粒子 ,基于除去粒子在质量、半径、电子态上有差别外 ,可归结为负电粒子和正电粒子的事实 ,电性理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的负离子自然界中的空气是由氧、氮、二氧化碳、水蒸汽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这些气体分子由原子组成,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了原子,其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32年,海森堡(Heisenberg)就曾提出〔1〕:质子和中子本是同一种粒子,只是它们的带电状态不同罢了.这一观点并为大家所公认.但从实质上讲,这一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在解释重子一介子族的质量差问题上遇到了困难. 大家知道,重子族的同族粒子有一个质量差规律,这就是中性粒子的质量大于带正电粒子的质量,带负电粒子的质量又大于中性粒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较质子的质量大1.3Mev.就是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例.按照海森堡的观点,质子既然较中子多了带电  相似文献   

12.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黄铁矿、白铁矿和磁黄铁矿晶体的Mulliken布居、电荷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及前线轨道,并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黄铁矿和白铁矿晶体的铁原子带负电,硫原子带正电,铁-硫键之间主要以共价性为主,另外,黄铁矿硫-硫键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标题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对10种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的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10种化合物的生成热,总能量,分子轨道能级差,电子结构等与活性的关系,得出了当X,Y,Z相同,Rn不同时,生成热越小,总能量越高,分子轨道能级差越小化合物的活性越大,负电荷集中的原子上荷负电越多,正电荷集中的原子荷正电越少化合物的活性越大,化合物桥键上两个N-C键的键长越长,键越易断裂,活性越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电子的发现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最早提出"万物由原子构成"的原始原子论,到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1766~1844)提出"原子学说"的近代原子论,2000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1897年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曾将原子译为"莫破尘"也是取原子不能再分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地球自转变慢的事实,使刚性内核和地幔处于不同频幅的扭摆振荡状态。由地球温度分布和汤姆逊效应,知道地核带正电,地幔带负电。所以外棱正电荷的振荡是形成基本炀的原因。由此对地磁倒向规律作出物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在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后的一段时间,科学家只知道原子核是一个很小的带正电的团块,仅此而已。卢瑟福继续进行他的利用α粒子轰击原子的实验.结果在1917年又得到了一项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7.
<正> 考虑由N个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封闭的理想气体系统。假定容器是边长为a的立方盒子。 盒内理想气体分子可视为自由粒子。设分子质量为m,分子的哈密顿算符为:  相似文献   

18.
粒子加速器     
一、引言1911年,法国物理学家芦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切元素的原子都是由一个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而旋转着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后来,由于中子的发现,人们确定原子核乃是由中子和质子所构成,中子不带电性,质子带正电荷,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在原子核里,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原子核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形成这种稳定结构的力,称为核子力,这种核子力,即不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也不可能是两个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电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原子簇CoMn2B2的14种可能构型分别在二、四重态下进行全参数优化计算和频率验证,获得了6种二重态稳定构型,6种四重态稳定构型;分别对这些稳定构型的能量、电荷分布、不同构型磁矩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原子簇CoMn2B2所有构型中1(4)最稳定。原子簇CoMn2B2中各原子所带电荷受多重态的影响较小,Mn原子带负电,Co原子和B原子带正电。Mn原子的外层轨道布居数变化较大。Mn原子和Co原子的磁矩主要受原子簇的多重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张德安 《科技信息》2009,(18):301-305
本文提出了关于物质的从引力子到宇宙各个层次的形成、结构及它们相互子转化的试探性观点,主要有:1.引力子、光子、中微子、电子、μ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对π介子、重介质、核子、超子的结构提出了见解。2.小引子可形成引力子,引力子可形成多引力子体及光子,光子可形成多光子体及电子,电子可形成多电子体、μ子、π介子与核子3.预言了一些新粒子的存在,如多引力子体、多光子体、多电子体、多μ子体、中性电子、中性μ子、黑子、红子、篮子等。4,认为多光子体就是中微子,认为重介子应叫做多π子体,超子应叫做核介子体,原子核应叫做多核子体,分子应叫做中性多原子体,宏观物体应叫做多分子体。5.对原子、分子等重新进行了分类,例如认为原子可分正原子、负原子、中性原子三类。6.认为自然界不只存在“原子核反应”这一种核反应,还存在“光子核反应”、“电子核反应”、“核子核反应”等许多种“粒子核反应”。7.建立了新的宇宙模型-动态平衡宇宙模型。8.原子不是电中性的,它显正电性。9.物质(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不只有四种,一种力不一定只由一种粒子介导。并应用上述观点对粒子物理、结构化学、宇宙学等学科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