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7月12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告别寄居了12年的突尼斯,在妻子苏哈的陪同下,返回故乡加沙定居,从而结束了长达27年的流亡生涯。同他10天  相似文献   

2.
大事记     
1983年12月26日—1984年1月10日26日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抵达阿拉伯也门。同日,一批巴解战士分别抵达阿尔及尔和巴格达。28日,巴勒斯坦最高军事委员会举行会议,阿拉法特批准巴勒斯坦今后作战行动计划。30日,阿拉法特抵达突尼斯。1月3日,巴勒斯坦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开除阿  相似文献   

3.
在中东形势剧烈变化、以色列加紧军事进攻和巴解组织内部出现分裂的情况下,巴勒斯坦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以阿拉法特率所属部队撤出特里波利为标志,巴勒斯坦的斗争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最近,阿拉法特在也门和突尼斯等阿拉伯国家.召开了巴解组织和法塔赫的一系列会议,研  相似文献   

4.
11日黎巴嫩不承认以色列宣布的“完全撤军”。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讨论巴勒斯坦形势的最新发展。12日巴解组织拒绝以色列10日提出的中东谈判五点方案计划。15日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哈尼·哈桑说,美国同意会晤巴解代表参加的约巴代表团。16日巴解在突尼斯发表声明拒绝交出防御性武器。17日贝鲁特难民营冲突各方在大马士革达成一项全面结束武装冲突的停火协议。18日贝鲁特巴勒斯坦难民营停火联合协调委员会在贝鲁特举行  相似文献   

5.
加沙海滨是那样惬意,金灿灿的阳光,蓝湛湛的海水。沙滩上,零零散散矗立着十几座用椰枣树叶搭起的伞状凉棚。11月18日中午也像往常一样,几位当地居民带着家人围坐在海味餐厅凉棚的餐桌旁,一边欣赏着大海美丽的景色,一边品尝着餐厅拿手的烤鱼。这里距巴勒斯坦全国自治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办公楼——“巴勒斯坦”旅馆仅一步之遥,阿拉法特常同夫人苏哈来此散步。突然,一阵急剧的枪声打破了这一派和平景象,只见阿拉法特的办公楼前许多人匆匆跑进跑出,忙成一团。紧接着从城中心方向传来阵阵救护车的警报器声……  相似文献   

6.
“苏哈列夫卡”是莫斯科苏哈列夫卡广场上的市场,在十月革命以后的最初年代里,它成了投机倒把、牟取暴利的黑市活动中心。当年,伟大列宁坚决地把它封闭了,同时深刻地指出:“被封闭了的是苏哈列夫卡广场上的旧时的‘苏哈列夫卡’,封闭它并不困难。可怕的是活在每个小业主心灵上和行动中的‘苏哈列夫卡’。必须封闭这个‘苏哈列夫卡’。这个‘苏哈列夫卡’是资本主义的基础。只要它存在,资本家就可能回到俄国来,就可能变得  相似文献   

7.
5月3日深夜,坐落在开罗市中心的埃及总统府——独立宫灯火通明,巴以首脑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引导下,缓缓走进会议大厅。随后,穆巴拉克退场,拉宾和阿拉法特进入秘密会谈。这是自去年9月13日巴以自治原则宣言签署七个多月以来,拉宾和阿拉法特的第二次会晤。开罗时间5月4日上午11时40分,拉宾和阿拉法特终于正式签署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的最后协议。中东和会两主持国代表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和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些读者来信希望了解“法塔赫”内部分歧的情况,现简介如下,供参考。最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最大成员“法塔赫”内部的分歧公开化並一度发展为武装对抗。这一事件引起了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地区的关注和严重不安。据报道,这次分歧爆发的导火线是:“法塔赫”的50名军官拒绝服从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将他们从黎巴嫩调往突尼斯的命令。5月中旬,在这批军官中,以“法塔赫”革命委员会成员阿布·穆萨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27日,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去世八年后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一天,阿拉法特位于拉姆安拉的墓地被打开.在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的安排下,来自瑞士、俄罗斯和法国的专家提取了阿拉法特的尸骨样品.八年来,围绕着阿拉法特死因的猜测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次的开棺验尸,不过是好莱坞式大片《阿拉法特之死》的第二季而已.其背后的种种悬疑和猜测,牵扯出了复杂的政治图谋和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阿拉法特”、“死亡”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我刊上已不止一次。2002年熏阿拉法特被软禁在拉马拉官邸后,我们就做过有关阿拉法特命运的两个“封面话题”———《感悟死亡》、《和平生死一线间》……10月29日,在本刊第22期即将截稿的时候,传来“不死鸟”病重的消息。也许,他如以往那样还能带来“不死”的传奇?也许,他还能笑着回到拉马拉?也许……我们同许多人一样,守望阿拉法特的生死一线间。11月11日传来消息:阿拉法特已撒手人寰。阿拉法特的死同他的生一样传奇。此时,我们的杂志已付印。自然,留下的是遗憾的空白。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看到人们对他的追思,我们让自己沉下心来,梳理思绪,通过和中东专家座谈,在本期推出了这个“封面话题”。一位西方记者曾说过,“如果说有谁的个人命运在如此长的时间里(40多年)对中东局势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那么这个人就是阿拉法特”。巴以问题错综复杂,除了当事者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外,还有大国的卷入,阿以问题的背景。那么,在腥风血雨中,阿拉法特是如何树起一面不倒的旗帜?在对手以色列、盟友阿拉伯兄弟国家以及美国面前,他又如何扬起这面旗帜?———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11.
龚正 《世界知识》2014,(23):42-43
<正>2004年11月11日,75岁的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溘然长逝,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尽管阿拉法特已经离世整整十周年,但关于他的话题依然不时出现在国际媒体的头条版面,尤其关于他死因的猜测近年来更是不绝于耳。2013年10月,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瑞士科学家的调查报告,认为阿拉法特系"放射性元素钋210中  相似文献   

12.
当年,阿拉法特突破贝鲁特的包围后,有人问他向何处去,他满怀信心地说,“我正走向马勒斯坦!”如今在拉马拉的日子,他反复着:“真主将赐予我前往耶路撒冷的证书。”3月11日,以色列本已放宽了对阿拉法特的限制,但至3月29日凌晨,事态骤然逆转,沙龙政府以“向恐怖主义宣战”为借口,宣布巴以处于战争状态,以色列出动了四万大军,大举侵犯巴勒斯坦自治区,已先后占领了拉马拉、比特·杰拉、伯利恒等城市,迄今已逮捕了500多名巴勒斯坦人。更为严重的是攻占了阿拉法特在拉马拉的官邸,  相似文献   

13.
9月11日,沙龙内阁做出了原则上驱逐阿拉法特的官方决定。虽然沙龙在美国的重压下表示不会立即赶走阿拉法特,但他内阁中的几位鹰派人物却有点不耐烦了。这些人包括国防部长绍尔·莫法兹、工商部长艾胡德·奥尔默特、以及财政部长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等。他们对待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人的立场比起素来强硬的沙龙有过之而无不及。国防部长莫法兹1948年出生于伊朗,1957年移居以色列,1966年入伍,戎马一生。1998年出任以军第16位总参谋长,晋升以军最高军衔中将。莫法兹以枪不离身而享誉全军,无论是视察部队还是指挥作战,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支微型冲锋…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2月22日,突尼斯举行总统大选,世俗派政党"呼声党"领导人、88岁的埃塞卜西当选为突尼斯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的首位民选总统。这意味着突尼斯四年的政治过渡进程即将画上句号,同时也令对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化倾向忧心忡忡的西方松了一口气。如果从2011年1月14日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仓皇辞庙、2011年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开始算起,"阿拉伯之春"自爆发迄今已有四年时间。在这四年中,"阿拉伯之春"的首发国突尼斯诞生了一部被认为"最不伊  相似文献   

15.
时政·资讯     
巴勒斯坦:为阿拉法特开棺验尸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正式邀请瑞士放射物理学研究所专家,为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验尸。在征得阿拉法特亲人同意后,巴方坚持对阿拉法特遗体进行检查,以查明其是否遭人投毒暗杀。法新社报道称,主席阿巴斯希望专家进行进一步检验,以“揭示阿拉法特真正的死因”。  相似文献   

16.
“久违”了的阿拉法特的名字最近因其堂弟穆萨·阿拉法特被杀又频繁出现在报端上。9月7日,穆萨在加沙遭一伙武装人员袭击,身中24弹,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据袭击者说,之所杀他,是为了“替天行道”。阿拉法特一直被巴勒斯坦人民视为民族英雄而受到尊崇和爱戴。但在阿拉法特耀眼的光环下,有两个人一直备受争议,一个就是穆萨·阿拉法特,另一个是他的妻子苏哈·阿拉法特。  相似文献   

17.
拉斯基拉港     
在法国侵略军对突尼斯人民收回比塞大军事基地的正当要求报之以斌装挑衅和血腥屠杀后,7月21日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宣布,突尼斯政府决定封闭法国在突尼斯的拉斯基拉港(La Skhira)的石油设施,并接替了突尼斯境内的法国输油管。拉斯基拉港在突尼斯东南部、  相似文献   

18.
8月11日下午5点,突尼斯电台发表了一项非常惊人的公报:“突尼斯初审法庭宣判,由于瓦西拉的过错,总统夫妇离婚,并下令取消她这个‘自负女人’的‘第一夫人’称号,原因是她背着共和国总统和未经总统许可,多次发表的讲话和所持立场违反宪  相似文献   

19.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14):28-29
巴勒斯坦:为阿拉法特开棺验尸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正式邀请瑞士放射物理学研究所专家,为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验尸。在征得阿拉法特亲人同意后,巴方坚持对阿拉法特遗体进行检查,以查明其是否遭人投毒暗杀。法新社报道称,主席阿巴斯希望专家进行进一步检验,以“揭示阿拉法特真正的死因”。  相似文献   

20.
时延春 《世界博览》2014,(11):90-92
正友谊已成追忆每次与阿拉法特握手,我都留意他的形象举止。他高高的鼻梁,面容虽然有些清瘦,但亮眼炯炯有神,目光如剑。我记得与他在开罗欧鲁巴宫见面时,他显得特别热隋,他把我称为老朋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2004年11月11日,亚西尔·阿拉法特去世。阿拉法特生前担任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是巴勒斯坦人民公认的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