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伦贝尔盟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2001年采用定点定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呼盟农区大豆疫霉根腐病平均发病率为3.01%;大豆疫霉根腐病病级与单株生产力、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筛选出适于当地种植或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20余份;筛选出防效较好的拌种药剂和种衣剂、生物肥、叶面肥,施用后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蔓延,使大豆产量增加10%以上.  相似文献   

2.
株粒重构成因素对大豆高产育种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大豆为材料,用生物统计方法研究了株高、株有效荚数、节粒重,株茎重、粒茎比和每荚粒数等株粒重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株高,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茎比和株粒重呈正相关,环境相关较小,说明其间的关系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可以作为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选择指标,其对大豆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径比等,因此,在合理密植的条件下,提高株有效荚数和节粒重,适当增加粒茎比有利于预大豆高产育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中间髓细胞呈狭长柱形,四周髓细胞发达,体积大、排列紧密.导致扁茎大豆不抗倒伏、光合能力下降以及结实率低的因素可能是:茎的表皮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凯氏带中没有淀粉鞘;叶片只有两层栅栏组织和叶片较薄、海绵组织稀疏;叶柄横切面面积较小.中国普通大豆吉育67叶片有三层栅栏组织,并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叶片的厚度均明显大于扁茎大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吉育67根的栓质化外皮层发达,对植物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豆的大面积种植,大豆病虫害发生率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质量和产量,危害较重的病虫害有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灰斑病,本文简述了如何有效防治大豆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5.
三十烷基磷酸酯钾对大豆的生理功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基磷酸酯钾(TPK)在大豆上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TPK可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23.37%~26.40%,其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5.44%~7.56%;提高光合速率9.63%~14.42%.同时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5.50%~16.90%,降低大豆下胚轴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16.51%~28.58%.TPK可促进大豆植株生长,使株高增加27.80%,茎粗增加37.30%,茎、叶鲜重分别增加99.20%,62.30%,增加荚鲜重 70.30%,可使单株荚数增加1.8个,瘪荚数下降0.8个,百粒重增加0.8 g,增产18.60%,提高了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6.
孙吴县又是大豆主产县,农民种植大豆的热情很高,大豆播种面积2002年已达到全县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其中重迎茬面积占大豆面积的70%以上,迎茬面积占50%以上,扣除新开荒地以外,我县大豆已无正茬可言。部分山区地块重迎茬已达13~15年,与此同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大豆重迎茬问题。1危害问题1.1加重了病虫害大豆根蛆,大豆孢囊线虫和大豆根腐病是造成我县大豆重迎茬减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重迎茬年数越多减产越大。据推广站的西兴乡平度村调查根蛆蛹,重茬比迎茬多8头,在调查的几个乡镇中,所有地块都有根蛆,孢囊线虫,根腐病的危害。逊比拉河、辰清…  相似文献   

7.
镉离子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大豆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处理,获取有关形态解剖学方面的数据,并由此得出相关曲线以比较不同浓度镉离子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危害程度。形态学数据包括根长,茎长,侧根长,侧根数以及干重,鲜重等。  相似文献   

8.
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砷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加砷盆栽大豆实验,利用氢化物发生-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和土壤的砷含量,以研究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砷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根、茎和籽粒砷含量均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并呈根〉茎〉籽粒的规律.大豆收获后,土壤砷含量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砷的残留率在82%以上,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对数相关.大豆根、茎和籽粒的富砷量均与土壤加砷呈极显著的二次函数相关关系,大豆茎的富砷量是根富砷量的3.4~8.1倍,是籽粒富砷量的2.8~4.6倍.大豆吸收的砷有82%以上存在于地上部分,但大豆对土壤加砷的利用率只在万分之几.大豆富砷量和大豆对土壤砷的利用率均以茎最高,而富集系数则为根〉茎〉籽粒.总之,大豆砷含量受土壤砷水平决定,籽粒含砷量最低有利于砷污染土壤的利用,土壤砷污染具有长效性.  相似文献   

9.
选用6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茎粗与产量显著正相关;(2)单株荚数与分枝数、单株粒数、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苗期大豆对10%草甘膦水剂处理后的耐受性,以市售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沙培法,在大豆苗期(第3复叶期)的茎和叶涂抹10%草甘膦水剂,测定幼苗的形态指标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用10%草甘膦水剂处理大豆苗期不同部位,幼苗生长缓慢,且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升高,但是茎和叶下降、上升的程度不同。大豆不同部位对草甘膦的敏感程度不同,叶比茎更耐受草甘膦。本试验为草甘膦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及诱导幼苗抗根腐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诱导大豆对大豆根腐病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1.0mL/L壳聚糖处理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1.0mL/L的壳聚糖诱导效果最好,达65.45%,在诱导处理后第5d表现出最高诱导效果;0.1-2.0mL/L的壳聚糖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用三叶木通、白木通和五叶木通进行不同栽培密度和修剪方式试验,结果表明:3株,1.5m2~7株,1.5m2栽培密度下,3种木通的萌梢部位、单株萌梢数和地茎节新梢长度均没有显著差别.但11株/1.5m2栽培密度下,三叶木通单株萌梢数和地茎节新梢长度比五叶木通显著减少,白木通单株萌梢数比五叶木通也显著减少,说明五叶木通比三叶木通和白木通更耐高密度栽培.2/8或4/4修剪对3种木通地茎节新梢长度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母茎粗度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修剪能促进三叶木通母茎粗度生长,但对白木通和五叶木通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特异株型大豆与普通大豆比较,茎、叶、花的形态有着较大的区别,表现为:茎的中下部为圆形,上部为扁形或棱形;叶片的着生状态既有对生、互生也有轮生,而且多数叶片生长于茎的中上部,叶柄较短;花集中生长于茎的顶端呈现一大荚簇.特异株型结构使大豆在生殖生长时期的源库供应关系较为合理,降低了大豆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14.
大豆属4种类型植物离析导管分子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导管分子离析及光学显微技术,对大豆属4种不同类型植物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构学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半野生、半栽培和栽培大豆茎离析导管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即: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的导管分子长度依次缩短,直径依次增大,根据导管分子演化原理,认为野生大豆导管分子较原始,栽培大豆导管分子的演化地位较高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田试验研究配方肥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分析。论述了化肥配施有机肥能促进大豆的生长,适当促进物候期的提前,增加株高和茎粗,显著改善大豆的产量构成,降低空秕率,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6.
大豆离体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大豆茎尖为实验材料进行大豆离体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6-BA浓度为2mg/L时对诱导大豆茎尖芽增殖最为有效,20d,多数茎尖均能增殖6~8个芽,增殖芽在1/2MS NAA(0.1mg/L)培养基中,100%生根,形成完整植株,移栽后成活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17.
黄腐酸对大豆内源激素的调控及结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腐酸提高大豆结瘤能力的作用机理,以辽宁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CCBAU 05525和冀豆17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究黄腐酸对大豆结瘤初期内源激素含量、分布及结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大豆结瘤数量最多,比对照组显著提高73.1%,同时该条件下激素含量和分布变化最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大豆根、茎、叶中玉米素(ZT)、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增加,根中脱落酸(ABA)含量减少,叶中ABA含量增加.而黄腐酸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则表现为抑制大豆结瘤. 上述结果为解析黄腐酸提高大豆结瘤固氮的机理、增加大豆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豆重迎茬种植与胞囊线虫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当地有代表性,不同轮作方式的地块,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大豆重迎茬种植与胞囊线虫病发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加,单棉胞囊数显著增加,从而导致相应的大豆生长发育受抑制,大豆根瘤数,侧根数降低,地上部鲜重下降,营养源供应不足,使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显著减少,导致减产17.5%-40.92%,采用大豆种衣剂26号,1号和拦种剂HF-I号和HF-II号拦种,防效均在75%以上,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豆种子包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种子处理新技术,也可看成是大豆增产带有突破性的单项技术措施。目前,我国生产的种衣剂多为复合型。在种衣剂中均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和某些微量元素等,不同型号的种衣剂只是使用的药剂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差别。l种衣剂的作用(1)能有效地防治大豆苗期病虫害,如第一代大豆抱囊线虫、根腐病。根潜蝇、蚜虫、二条叶甲等.因此可以缓解大豆重、迎茬减产现象。(2)促进大豆幼苗生长。特别是重、迎茬大豆幼苗,由于微量元素营养不足致使幼苗生长缓慢。使用种衣剂包衣后,能及时补给一些微肥,…  相似文献   

20.
小麦茎秆内有中央维管束和周缘维管束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央维管束数以基部第二、三伸长节间最多,第一和第四伸长节间略少;周缘维管束以第三、四伸长节间最多,第一、二伸长节间次之,穗下茎两种维管束数明显减少。第二伸长节间维管束敷与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第三伸长节间维管束数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第二伸长节问与穗下茎的维管束数存在着明显的直线回归关系,合理调控播种期和氮磷肥料,均可增加茎秆内的维管束数,从而达到壮秆、大穗、粒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