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自问世以来不断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人们对它的研究大部分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层面着手.在研究内容这一领域,人们对它的解读首先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入手的.毋庸置疑,《金色笔记》叙述的是女主人公安娜的精神发展历程,不可避免地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存在,但是,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不仅是因为作品的女性视角,更重要的是作家莱辛站在“入”这个更广泛的角度来探索主人公的精神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刘贺 《科技信息》2009,(13):189-189
多丽丝.莱莘于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金色笔记》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以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金色笔记》,剖析导致女主人公安娜陷入困境的根源,探索女性自我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3.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作家,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已到望九之年。她阅历丰富,著作等身,然其代表作为《金色笔记》。阅读了解《金色笔记》,是了解多丽丝.莱辛和其作品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十分独特的作品,本文尝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来分析《简.爱》,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揭示小说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又来了·爱情》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晚年时的力作。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作品中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男性中心主义"占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遭受男权摧残和压迫的事实。解读作者推翻父权制世界观,解放女性和自然,建立一个男性、女性及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莱辛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态伦理启迪。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以女性作家为主人公,以作家自身的自传经历为依托,向读者呈现出女性作家在成长与发展中融合其自身存在的"男性气质"的过程,以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的阿尼玛("女性气质")与阿尼姆斯("男性气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金色笔记》中的女主人公在男性社会中从彷徨、恐惧到融合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进行创作的过程。小说深刻地揭示出:要想真正面对自己,完整地生活,女性作家必须融合其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叶,莱辛的《金色笔记》描绘了一名徘徊于女性"绝对自由"的幻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英国女性安娜,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塑造了一个因战乱和权威的打压而不断逃亡的中国女子桑青。安娜与桑青均被作家置放在一个分裂与重构的人生舞台上,演绎了一种必需先与现实妥协才能重构"自由"的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8.
多丽斯.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内容上实现了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契合,在形式上实现了"形"散而"神"不散,充分贯彻了柏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直觉理念,也体现了在破碎的生活中寻求生命完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9.
戴茗柯 《科技信息》2009,(11):104-104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以华裔背景为依托,以女性为主题,描写了处于双重边缘华裔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以作者为代表的华裔女性意识的觉醒。表达了摆脱男权社会的强烈愿望,对男女平等的渴望以及女性应该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其作品《女勇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作家按照男性标准去塑造的,这种形象带有性别偏见与误解。因此,从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分析女性形象对解读女性主义是大有裨益的。在美国文学史上,《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坚韧不拔的女强人形象。米切尔夫人通过其生花妙笔去诠释其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本文通过分析斯嘉丽的价值观以及对待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态度来解读女性主义的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对男权统治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艾丽斯·沃克1983年曾随美国女作家代表团来华。除《紫色》及一两个短篇外,艾丽斯的其他作品在中国译介不多。她的最新小说是《在我父亲微笑的光芒下》(1998),该小说采用了多重的叙事角度,讲述了性与精神、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尤其剖析了几代人的不同观念。评论界的反应不是很热烈,可见艾丽斯·沃克还没有成功地超越自我。但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别的黑人女作家,超越《紫色》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所以《紫色》在今天大家还在读。她在其小说《紫色》中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为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通过对《紫色》中女性主义思想的解析,体现出黑人女性解放道路上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为丁玲赢得了文学声誉,但她在延安时期创作的作品如《夜》等,极其深刻地揭示了革命以后新的政权建立而女性命运仍然没有改变的现实,体现了她一以贯之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书写。从这个角度说,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代表了她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随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完成,女性主义作家丁玲彻底转变成了一个无产阶级作家。  相似文献   

13.
王洋 《科技信息》2012,(13):261-261,255
萨拉·奥恩·朱厄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因乡土文学作品而闻名。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关于新英格兰当地的乡土风情,反映当地滨海村民与渔民的朴实的日常生活。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朱厄特的三部作品:《一只白苍鹭》,《乡村医生》以及《尖尖的枞树之乡》。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期受到父权主义的"菲勒斯中心"的压制,女性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多丽丝.莱辛在其代表作《金色笔记》中从叙述方式、结构布局以及女性本真体验方面揭示了父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奴役,让女性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使得女性回归到了言说主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以肖邦的《她的信件》为例分析作家是如何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借鉴莫泊桑父权制传统文学形式,成功塑造一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追求独立主体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也包括男性生命个体在父权社会的制约之下生存空间萎缩、直至消失的悲剧命运,从而颠覆了男权主义思想和男性视角,开启女性主义创作的历程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6.
夏文静 《奇闻怪事》2007,(2):50-53,57
作为多丽丝·莱辛的扛鼎之作,《金色笔记》自30年前面世以来始终在文坛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要地位。它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方式。本文立足于苏菲主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本百科全书般的作品。小说主人公安娜的自我完善之旅经历了由自我放逐、自我启示到自我完善的过程。但由于小说写于作者转向苏非主义的转折点,这也就决定了主人公安娜在其寻求自我完善的探求中无法进一步深入。她可以重获完善自我,但无法经历那种永恒的转变与上帝合而为一。无论怎样,莱辛毕竟通过“推石者”的比喻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光明的未来,这点是值得赞许的。  相似文献   

17.
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曹野 《科技信息》2012,(2):465-465
伊迪丝.沃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真实地再现了纽约上流社会的浮华艳影以及人性的美丑善恶,更为突出的是她将自己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和对女性生存现状的反思也融入到《纯真年代》的创作中去,成就了一部典型而深刻的关注女性命运的文学作品。本文主要以作品中特征鲜明的三位主人公的形象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作品中映射出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9.
阿特伍德是当代加拿大的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其小说《浮现》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女权主义意识和生态意识的作品。本文在考察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渊源的基础上,研究《浮现》中阿特伍德对男权社会的批判,探索她对女性与自然的推崇精神,从而进一步揭示阿特伍德对女性与自然的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梁明清 《科技信息》2011,(10):I0174-I0175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及小说家。《到十九号房间》发表于1963年,是作家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文中讲述了苏姗,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在杂乱无序的家务中迷失了自己并试图找到真实的自我,她的自我探寻之旅以她的疯狂和死亡告终。本文通过文本中几个重要空间意象的探讨,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及莱辛对二战后现代西方社会时代风貌及其精神弊端的敏感与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