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云南血竭及其提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对三叉神经节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急性分离的TRG细胞膜上,阻断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和钾通道,在-70mV的钳制电位下,从-60mV起,给予10mV步幅递增、80ms步宽的去极化脉冲刺激,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观察不同浓度的云南血竭及其提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对TRG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各种浓度的云南血竭均显著抑制TRG细胞膜上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并呈浓度依赖性,而血竭素高氯酸盐无此效应.结论:除了因消炎而止痛外,云南血竭尚可能通过直接干预TRG细胞的痛觉信息传入而发挥其镇痛作用,其有效作用成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观察了剑叶龙血素B(CB)对辣椒素(CAP)诱发电流和电压反应的影响.在-60 mV的钳制电压下,剑叶龙血素B快速、可逆地抑制了辣椒素诱发电流,并且该抑制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2 mmol/L;在电流钳条件下,剑叶龙血素B抑制了辣椒素诱发的去极化.0.38 mmol/L的剑叶龙血索B产生的抑制率为38.6士1.9%,而0.76 mmol/L的剑叶龙血素B几乎全部抑制了辣椒素诱导的去极化.这些结果表明:剑叶龙血素B对CAP/VR1反应的抑制可能用来解释一些血竭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竭总黄酮对小鼠三叉神经节(TG)细胞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确定血竭对TG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产生抑制效应的有效部位.方法:酶解法急性分离昆明种小鼠(1月龄)三叉神经节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TG 细胞TTX-S钠通道电流,观察血竭总黄酮对其影响.结果:在钳制电位为-90 mV时,3种浓度(0.001 %,0.01 %,0.1 %)的血竭总黄酮对锋钠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17.02±5.42 %,33.23±5.12 %,49.30±5.14 %(P值均小于0.05),抑制效应呈典型的浓度依赖性,血竭总黄酮对TG细胞TTX-S锋钠电流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01 3 %.结论:血竭总黄酮是血竭抑制TG细胞TTX-S钠通道电流的有效部位,该研究为血竭有效成分的提取缩小了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尼氟灭酸(NF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影响,探讨尼氟灭酸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时在脊髓水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采用如下方法:(1)制作CCI模型。(2)运用热板实验检测CCI组、假手术组术侧下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变化。(3)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CI模型组术侧、假手术组术侧、正常组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幅度。(4)记录尼氟灭酸对正常组和CCI组术侧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CCI组术侧下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缩短。(2)GABA(1~1000μmol/L)可以使DRG神经元产生浓度依赖的内向电流(P0.05,n=10)。(3)CCI组1~100μmol/L GABA激活电流幅值显著小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n=6)。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GABA电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FA(1~100μmol/L)对正常组、CCI组的DRG神经元上GABA激活的电流均有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且正常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n=5)。由此可知,NFA对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相比较正常组有所减弱,这可能是由于CCI模型的DRG神经元上钙激活氯通道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提出龙血竭能干预外周痛觉信息的传导而产生镇痛效应的新机理及其药理学研究为背景,对在传统药物研发中如何进行药理机制和药效物质研究这一基础性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针对传统药物一般为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及具有多种药理效应和多个靶点这些共有特征所造成的在阐明传统药物的药理机制和寻求其药效物质中的困难,建立传统药物药效物质的现代概念,发展传统药物研究的反向药理学模式的方法学,作为提出传统药物研发领域适当的科学问题,寻求接近问题本质的方法的尝试,并指出目前这一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检测、表达和分析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与其化学成分和成分的组合的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龙血竭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Dragon′s Blood,TFDB)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膜上酸敏感型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的影响,分析TFDB通过调控ASICs产生镇痛作用的机制,通过急性...  相似文献   

7.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N-n-butyl haloperidol iodide,F2)为本研究室改造合成的新化合物。前期研究发现F2作为L-型钙通道拮抗剂,能剂量依赖地拮抗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大鼠心脏损伤。研究F2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大鼠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的作用并探讨其保护机制。采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灌流SD大鼠心脏,标准酶解法消化分离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正常台式液灌流5min,立即灌流充90%N2-10%CO2的缺氧液,建立体外心肌细胞H/R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照、模型以及不同浓度F2(0.1、1、10μmol/L)对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观察H/R状态F2对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主要是抑制外向电流;H/R引起钠钙交换体电流增大,尤其是外向电流的增大。F2呈浓度依赖地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钠钙交换体电流I-V曲线上移。以上表明:F2能抑制钠钙交换体电流,尤其是外向电流,防止H/R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8.
在新鲜分离大鼠DRG细胞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证明:(1)绝大多数DRG细胞对GABA(10~(-5)~10~(-3)mol/L)敏感(72/75),产生有明显去敏感的、浓度依赖性的内向流;(2)大多数受检细胞对可乐定(10~(-8)~10~(-4)mol/L)无反应(60/72),仅少数细胞引起很小的内向流(12/72);(3)预加可定30~120sec后,GABA-激活电流受到明显抑制(51/72),此作用可被育亨宾(10~(-4)~10~(-5)mol/L)所阻断。如可乐定浓度为10~(-5)mol/L时,抑制为44.35%;(4)预加10~(-5)mol/L的可乐定使GABA激活电流的量效曲线明显右移,而Kd值相近,最大浓度时的GABA激活电流抑制30.5%;(5)预加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0~(-4)~10~(-5)mol/L)对GABA激活电流无影响(n=9);(6)胞内预加H-7(10~(-4)mol/L),20个细胞中除1例以外,可乐定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地被阻断。本文结果提示:可乐定对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可能是由于α_2-受体激活后。通过胞内转导,而引起GABAa受体蛋白磷酸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胺对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进行.结果:实验观察到组织胺在DRG神经元可引起内向电流,并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在被检测的DRG神经元中,85%(30/35)的细胞对ATP敏感,可引起一浓度依赖性的去敏感的内向电流.预加10-8、10-7、10-6、10-5、10-4mol/L组织胺后,对ATP-激活电流的抑制分别是:(12.50±3.2%(n=5)、(24.49±3.5%(n=5)、(35.18±4.5%(n=6)、(32.62±5.8%(n=8)、(23.53±4.2%(n=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组织胺对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蝎神经毒素的应用为例,简要介绍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通过解析毒素与靶通道相互分子识别和作用的结构因素,设计高选择性和安全性的环保型生物杀虫剂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些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用膜片钳技术分析了棉铃虫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R)及其同源对照品系(S)不同龄期幼虫神经细胞电压门控Na^ 通道的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S幼虫神经细胞Na^ 通道的激活电压介于-50~-30mV,约70%细胞的Na^ 通道在-40mV左右激活.Na^ 通道电流(1Na)的峰值电压介于-30~0mV,约72%细胞的1Na在-20mV左右达峰值.R幼虫Na^ 通道的激活电压介于-50~-20mV,约60%细胞的Na^ 通道在-40mV左右激活,约30%的在-30~-20mV激活.2龄幼虫(R2)约76%细胞的1Na在-20mV左右达峰值.R3和R4均有60%以上细胞的INa在-10~OmV达峰值,即R3和R4多数细胞1Na的峰值电压向正电位方向移动.上述结果表明R幼虫神经细胞Na^ 通道功能发生了变异,同时也提示R幼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其Na^ 通道的表达不同.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MelitinisamajorproteininthevenomoftheEuropeanhonnybee,ApisMelifera.Itisapeptidewith26aminoacids,andanMWof2850.The...  相似文献   

13.
生物细胞膜片钳技术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在电生理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细胞分离及培养技术的原因,时至今日此项技术手段仍未普及. 本文综述了膜片钳技术和组织培养,主要内容包括钳技术,组织培养的历史发展以及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的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等的分离培养方面的进展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生物细胞膜片钳技术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在电生理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细胞分离及培养技术的原因,时至今日此项技术手段仍未普及。本文综述了膜片钳技术和组织培养,主要内容包括钳技术,组织培养的历史发展以及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的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等的分离培养方面的进展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用膜片钳全液泡记录方式研究了 H2 O2 对心灵美萝卜 (Raphanus satirus L.)液泡膜上 SV通道电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H2 O2 可以抑制 SV通道电流 ,且抑制作用随 H2 O2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半抑制浓度 (IC50 )为 0 .71mm ol/ L ,加入活性氧 (ROS)清除剂维生素 C不能够消除 H2 O2 的影响 ,提示 H2 O2 对 SV通道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一种改良豚鼠心室肌单细胞标本制备方法.运用此方法能获取20%~60%的具钙耐受性的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记录显示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时程分别为(-69.7±3.2)mV(n=70)和(515±116)ms(n=25),同时能检测到多种电压敏感型离子通道电流.以上结果与国外同类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塞来昔布对与心脏毒性密切相关的钠离子通道Nav1.5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塞来昔布对Nav1.5的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包括电流峰值、电压依赖性激活、电压依赖性失活以及恢复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塞来昔布对Nav1.5的峰电流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1.54×10-8mol/L;塞来昔布促进了Nav1.5的激活及失活过程,使其难以恢复到静息状态.塞来昔布对Nav1.5峰电流的明显抑制作用,表明其潜在的心脏风险可能与Nav1.5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上记录离子单通道电流的方法,研究了膜片钳实验的各个环节,研究了提高封接电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单通道记录的背景噪声取决于电极与细胞的封接水平。文中还讨论了实验系统的组装,电极制备和细胞分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表皮条生物分析、失水率测定及膜片钳实验研究谷氨酸过氧化物酶3(GPX3)能够调节保卫细胞质膜钾通道活性,并因此来介导H2O2诱导的拟南芥气孔关闭过程.与野生型Col-0相比,gpx3缺失突变在气孔开度和细胞失水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全细胞膜片钳模式下,1mmol/L的H2O2处理使野生型保卫细胞质膜钾离子通道外向电流从50pA左右激增到240pA左右,而gpx3的电流则变化不大.单通道电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gpx3不能像野生型一样对1mmol/L的H2O2处理产生明显反应,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单通道电流差距高达10倍以上.据此推断GPX3是通过特异地调节外向钾通道来介导H2O2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去极化激活的外向电流的特征.结果表明,短时去极化至-60mV以上电位可引发快速上升的外向电流,之后缓慢衰减至一平台.当保持电位改变时,该峰电流与平台电流的幅度均会发生变化,但前者较后者变化显著.试验中测得峰电流与平台电流的逆转电位分别为-(76.1±5.97)mV和-(83.6±4.13)mV,与用Nerst方程计算出的本试验细胞外液与电极内液的钾离子平衡电位Ek=-88mV接近,说明该外向电流是钾电流,且提示此外向电流包括两种成分.试验结果还表明,此外向电流的衰减过程可用双指数方程很好地拟合,而在500ms预脉冲刺激后再经去极化激活的快成分的失活过程则适合用单指数方程进行拟合,从而进一步证实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外向钾电流包括快慢两种成分(IA和IK).IA的稳态激活和失活过程均可用Boltzmann方程进行拟合,半数激活和半数失活电压分别为(7.40±3.01)mV和-(66.27±3.62)mV,但其稳态失活在测试电压范围内(-100mV至+30mV)不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